学科分类
/ 19
375 个结果
  • 简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工程是近年来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成基因,已经合成了100多种"非天然”的天然化合物,为筛选新抗生素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以糖多孢红霉菌A226基因组DNA为模板,先用PCR扩增出红霉素合成基因eryKR6两侧片段,再用重叠PCR将其拼接成去除KR6的约3.2kbDNA片段,并克隆于pWHM3载体,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WHM2201.用PEG介导将pWHM2201转入糖多孢红霉菌A226原生质体.PCR鉴定和生物活性检测均显示pWHM2201已重组到红霉素合成基因位点.在无抗性R3M斜面上生长两代后,制备重组体原生质体,并涂R3M平皿.利用PCR筛选出KR6敲除的突变体糖多孢红霉菌M.

  • 标签: 酮内酯类化合物 3-去氧-3-羰基-红霉内酯B 基因工程 合成
  • 简介: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对于纯化培养条件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s)生存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自身免疫调节紊乱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抗小鼠Thy1.2抗体粘附两步纯化法,得到纯化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Thy1.2单克隆抗体联合神经微管蛋白-2多克隆抗体对RGCs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双标记法鉴定RGCs纯度。TUNEL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计数细胞。实验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观察IL-4和IL-12对RGCs的直接影响;然后观察在NMDA兴奋性毒性作用下IL-4和IL-12对于RGCs的影响。结果正常培养条件下,除10U/mLIL-4外,IL-4和IL-12其余浓度组的RGC存活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083);当有NMDA存在时,1、10、100U/mL的IL-4和IL-12浓度组的RGCs存活率分别为79.2%、87.2%、69.5%及77.5%、76.4%和73.7%,均较单纯NMDA处理组的RGCs存活率62.25%明显提高(P〈0.0083)。结论纯化的RGCs培养条件下,IL-4和IL-12不具有直接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具有增强细胞对抗NMDA兴奋性毒性损伤的作用,提示自身免疫调节紊乱可能损伤RGCs,与青光眼等发病有关。

  • 标签: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白介素 神经保护
  • 简介:人类的寿命一直呈现出稳步延长的趋势,据科学家预测,一旦抗衰老新科技研制成功,到2050年,人类寿命至少能延长20年,百岁寿星将不再稀罕。不过,这个福音的背后却包含着许多人们意想不到的变化,到时候,西方工业国家的退休年龄至少要顺延至85岁。

  • 标签: 人类寿命 科学家 退休 预测 工业国家 新科技
  • 简介:目的探索不同比例肝切除体积对巴马小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影响,为建立合适的小型猪大部分肝切除后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提供合适的方法。方法分别行75%、85%及95%肝切除,CT检查残留肝并记录存活情况,术前、术后1、3、5d和术后1、2、3周定期抽血检测肝功能,获取肝组织HE染色,检查肝病理情况。结果75%、85%及95%肝切除小型猪平均存活时间为(19.0±5.6)d,(17.3±5.5)d,(1.3±1.5)d,不同肝切除比例的巴马小型猪病理学评分分别为(5.67±0.52)、(8.17±0.82)、(8.50±0.71)。随着肝切除比例增加,肝功能衰竭发病率升高。85%肝切除可引起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总胆汁酸水平显著增高。结论85%体积肝切除可造成典型的小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

  • 标签: 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大部切除术 动物模型 巴马小型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CCAAT/enhancer有约束力的蛋白质α(C/EBPα)是transcriptional禁止细胞增殖的规章的因素,和其他的翻译开始生产二多肽,C/EBPαp30并且C/EBPαp42。由表示介绍,C/EBPαp30specifically禁止了基因的一个唯一的集合,这被揭示,包括MPP11,p84N5和SMYD2,它没被C/EBPαp影响42在两根QSG-7701hepatocyte房间线和QGY-7703hepatoma,cells.Semi量的RT-PCR分析独立地证实了这些结果。Chromatinimmunoprecipitation试金显示出30比C/EBPαp更强烈绑了在这些基因的倡导者的那C/EBPαp42。在C/EBPα是调整的down的临床的hepatoma在样品,所有三基因明确地由30在上面的C/EBPαp禁止了调整。然而,MPP11,p84N5和SMYD2genes的压抑可能直接不涉及C/EBPαp30-mediated生长抑制。我们的数据建议30调整的那C/EBPαp目标基因的一个唯一的集合并且多于C/EBPαp的dominant-negativeregulator42。

  • 标签: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 C/EBPαp30 C/EBPαp42 转录调节作用 表达模式
  • 简介:HLA-B27阳性患者人群中,内质网氨基肽酶1(ERAP1)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密切相关。内质网中,ERAP1可有效剪切抗原肽,使其成为适合HLA-Ⅰ类分子提呈的寡肽。ERAP1基因多态性决定N端抗原肽修剪功能的正常与否以及HLA-B27分子的稳定表达。细胞水平的研究表明,不同ERAP1等位基因组合对于抗原肽底物的修剪能力决定了B27分子能否在细胞表面稳定表达。但是,功能型与功能异常型ERAP1如何影响HLA-B27抗原肽加工、B27稳定表达,以及如何影响AS疾病进程和免疫病理学改变等均未得到阐明。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内质网氨基肽酶1 HLA-B27
  • 简介:真菌感染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问题,两性霉素B作为一种广谱抗真菌制剂,被誉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因而限制了其临床的使用。而脂质体独特的靶向作用,极大的减少了其毒副作用。已经广泛应用于深部真菌感染治疗,获得较好疗效。锋克松作为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独家国产制剂自上市以来,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为临床医师和患者都带来了更好的选择。为了交流临床治疗和用药经验,《中国真菌学杂志》与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此次征文活动。

  • 标签: 两性霉素B 临床应用 脂质体 注射用 杂志 中国
  • 简介: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新型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分别接受三联治疗(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伏立康唑,n=10)和传统的两联治疗(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n=10),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在降低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的幅度以及临床症状缓解、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三联治疗患者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下降率明显高于两联治疗患者(下降率分别为0.743和0.408,P=0.009),三联治疗患者头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时间短于两联治疗者(分别为12d和20d,P=0.009),两组在2周、4周、8周及12周时的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与伏立康唑能有效降低脑脊液中隐球菌计数,可作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诱导期的治疗选择。

  • 标签: 伏立康唑 隐球菌脑膜炎 艾滋病
  • 简介:ThekinematicsofturningmaneuversofstartledCrucianCarp(Carassiusauratus)arepresented.AllescaperesponsesobservedareC-typefast-starts.Thepositionofthecenterofmassandthemomentofinertiaofthefisharecalculated.Theresultsshowthatthepositionofthecenterofmassisalwaysat35%ofthelengthofthefishfromtheheadandthepositionofthecenterofmassandmomentofinertiacanbeconsideredunchangedduringC-startofCrucianCarp.HydrodynamicanalysisoftheC-startisgivenbasedonthekinematicsdatafromourexperiments.TheC-startconsistsofthreestages.Instage1,thetailfinoffishrapidlyflapsinonedirection,andalargemomentactsonthefish'sbody,whichrotatesaroundthecenterofmasswithanangularacceleration.Instage2,thetailfinflapsmoreslowlyintheoppositedirectionatslowerspeed,thefish'sbodyrotatesaroundthecenterofmasswithangulardecelerationandthecenterofmassofthefishmovesalonganarc.Instage3,themomentapproximatelyequalszero,thefish'sbodystopsrotatingandthecenterofmassthemovesalongastraightline.

  • 标签: 欧洲鲫鱼 回转动力学 力矩 质量中心 惯性矩
  • 简介: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广泛表达于人和哺乳动物等的细胞中并受到严格调控,通过蛋白之间相互作用、与DNA相互作用及其酪氨酸激酶活性在一系列的重要生命活动中发挥调节作用。在应激损伤反应如DNA损伤反应中.c-Abl的Ser^465被ATM和DNA-PK磷酸化而激活,通过与Rad51、p53和p73等分子的相互作用参与DNA重组修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的调控,不同信号途径之间的平衡决定细胞的生存和死亡。

  • 标签: C-ABL 应激反应 细胞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生命活动 DNA损伤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成立于1926年,是由当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系主任林可胜教授发起创建的,至今已走过了85年的历程。为此,中国生理学会定于2011年10月21日~23日在中国生理学会的发源地——北京,举办“中国生理学会成立85周年庆典活动”,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庆典活动 医学院 发源地 北京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成立于1926年,是由当时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系主任林可胜教授发起创建的,至今已走过了85年的历程。为此,中国生理学会定于2011年10月21日~23日在中国生理学会的发源地——北京,举办“中国生理学会成立85周年庆典活动”,同时召开“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十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庆典活动 学术会议 学术论文 医学院 发源地
  • 简介:C/EBPs增强子结合蛋白是核转录因子,其作用范围广泛,既参与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又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其作用方式多样,对转录有正、负调控作用。C/EBPβ是其第二位成员主要通过对靶细胞基因转录的调节,参与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肿瘤的发生与凋亡等重要生命活动;其功能受到蛋白酶降解、磷酸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种途径的调控。本文就C/EBPs的调控机理及其与肿瘤的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C/EBP增强子结合蛋白β 肿瘤 磷酸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Uponactivation,naiveT-helpercellscandifferentiateintotwomajordistinctsubsets,Thelper1(Th1)andThelper2(Th2),asdefinedbytheireffectorfunctionsandcytokinesecretionpatterns.CytokinemilieuandcostimulatorymoleculeshavebeenshowntoplayanessentialroleindeterminingThelperdifferentiation.However,itisstillunclearhowtheeffectsofsignalsofco-stimulatorymoleculesandcytokinesareexertedduringThelperdifferentiation.Weshowevidencesuggestingthatwhilecytokinesignalsinitiatedifferentiationprogram,theselectiveactionofdeatheffectorsdeterminestheendpointbalanceofdifferenti-

  • 标签: TH1细胞 TH2细胞 细胞凋亡 TRAIL CD95L 交互表达
  • 简介:热激蛋白90(HSP90,heatshockprotein90)广泛介导了胁迫信号的传递,在控制人体细胞正常生长和促进肿瘤细胞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HSP90已成为细胞免疫、信号转导以及抗肿瘤研究的前沿课题。但植物HSP90的生理功能研究起步较晚,最近的研究发现HSP90在植物发育、胁迫环境的应答以及抗病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系统综述了植物HSP90分子作用机理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在改良植物抗性上的应用,以期为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良作物抗性提供参考。

  • 标签: 植物热激蛋白90 分子特性 作用机理 抗病性 非生物胁迫抗性
  • 简介:ThemuscleproteinmyosinbindingproteinC(MyBPC)isalargemulti-domainproteinwhoseroleinthesarcomereiscomplexandnotyetfullyunderstood.MutationsinMyBPCarestronglyassociatedwiththeheartdiseasefamilial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FHC)andtheseexperimentsofnaturehaveprovidedsomeinsightintotheintricateworkingsofthisproteinintheheart.WhilesomeregionsoftheMyBPCmoleculehavebeenassignedafunctionintheregulationofmusclecontraction,theinteractionofotherregionswithvariouspartsofthemyosinmoleculeandthesarcomericproteins,actinandtitin,remainobscure.Inadditicn,severalintra-domaininteractionsbetweenadjacentMyBPCmoleculeshavebeenidentified.Althoughthebasicstructureofthemolecule(aseriesofimmunoglobulinandfibronectindomains)hasbeenelucidated,theassemblyofMyBPCinthesarcomereisatopicfordebate.ByanalysingtheMyBPCsequencewithrespecttoFHC-causingmutationsitispossibletoidentifyindividualresiduesorregionsofeachdomainthatmaybeimportanteitherforbindingorregulation.Thisreviewlooksatthecurrentliterature,inconcertwithalignmentsandthestructuralmodelsofMyBPC,inanattempttounderstandhowFHCmutationsmayleadtothediseasestate.

  • 标签: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 结构异常 肥大型心肌病 肌原纤维蛋白 免疫球蛋白总科 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