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心内科住院患者中选择302例,其中男性206例,女性96例,年龄50~7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1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后6、12、24h身体不适度的评分小于对照组,满意度为97.6%,对照组满意度为8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患者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冠心病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10月,随机将在此期间医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8例,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优质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纳入86例因患冠心病,于2015年01月—2018年05月入住本院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为标准分组治疗组43例予以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治疗,对照组43例予以单纯药物治疗,同时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展开不同疗法后,43例治疗组有效率为95.35%,43例对照组为79.07%,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后8例发生并发症,而治疗组仅1例发生,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予以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 介入治疗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不同冠脉介入路径的术后并发症和舒适度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采用冠脉介入治疗的10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桡动脉穿刺路径,对照组患者采用股动脉穿刺路径,观察分析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舒适度相关的生理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穿刺路径下的冠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术后的不适和痛苦的,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冠脉介入路径 术后并发症 舒适度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延迟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102例AMI患者被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组)和非PCI组,各51例PCI组于发病后平均13d行PCI术。随访两组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随访期间,与非PCI组相比,PCI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80%比27.3%,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42±6.9)%比(57.4±3.5)%,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后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减少患者的心脏事件发生,远期疗效显。

  • 标签: 心肌梗塞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癌动脉介入化疗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肝癌,并行动脉介入化疗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47例,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评估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SCL-90、QOL-BREF评分;比较二组患者干预前后肿瘤大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CL-90、QOL-BREF评分及瘤体大小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8周后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研究组8周后QOL-BREF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研究组8周后瘤体平均大小要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能明显缓解行动脉介入化疗的肝癌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理干预 动脉介入化疗 肝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放疗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5%,但两组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和放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良好,因而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标签: 介入法动脉灌注化疗 放疗 晚期食管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选介入栓塞术治疗的肝癌患者66例(2015年3月—2016年5月)简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肝癌中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肝癌 介入栓塞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和静脉化疗的效果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静脉化疗模式,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介入化疗,在实验时间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骨髓移植、肝肾功能损害及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次数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患者骨髓抑制、呕吐及肝肾功能损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介入化疗干预,对比静脉化疗,能有效的控制化疗的不良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中晚期宫颈癌 介入化疗 静脉化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早期介入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按随机分类分类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早期介入,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经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8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时进行早期的康复介入有利于患者中风症状的减轻,且有效减少了对神经功能的损害,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康复早期介入 急性缺血中风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与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介入治疗方式完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早期溶栓治疗方式完成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并比较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优于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低血压的护理分析。方法选择我科102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回顾分析并总结术中、术后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2例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对其采取了积极的抢救措施,症状均于1h内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冠心病介入诊疗并发低血压,大多是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所引起的,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则可能会出现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护理人员应提高认识,以便及时发现,配合医师进行相应处理,确保手术安全。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 低血压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过程中发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常规的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路径。针对两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AMI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应用CNP措施,为目前的整体护理体系改革及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及途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救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高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通过冠脉介入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30)患者通过单纯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n=30)患者通过冠脉介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一年之后的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24/3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年后的存活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一年后的存活率为80.0%(24/30),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通过冠脉介入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总有效率,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不稳定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PCI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行急诊PCI介入治疗的6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介入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周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PCI介入治疗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理干预 急诊PCI治疗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化疗结合介入疗法治疗耐药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年收治的耐药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41例为治疗组,以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耐药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EMA/CO全身化疗方案,化疗前后给予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给予EMA/CO全身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经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部分缓解、病情稳定、病情进展的比较,2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化疗结合介入疗法有利于缩短全身化疗疗程,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 标签: 化疗 介入 耐药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 简介:摘要对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性栓塞治疗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治疗,50例患者的肝血管瘤病灶均在一定程度的变小,在临床中没有出现极为显著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肝血管瘤 介入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微创临床路径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50例患者则进行微创路径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无论在平均住院日、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还是在住院费用和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中,采用微创临床路径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极大的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护理质量的保障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心血管介入 微创临床路径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就介入治疗致低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模式与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的136例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的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效果、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5.6±1.3)天,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5±3.8)天,t=9.1354,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1.18%,χ2=3.238,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两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后并发低血压患者接受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将使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 标签: 心血管介入治疗 低血压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