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CT下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对9例肝脓肿患者作好行CT下定位穿刺抽吸引流术前术后的护理,观察引流的量、性状及颜色,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监测及控制血糖。如果脓腔消失,无脓液引出,可考虑拔管。结果9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均顺利治愈出院。

  • 标签: 糖尿病 肝脓肿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工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科103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资料,总结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论及时、谨慎的观察,适当到位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危险性。

  • 标签: 冠心病介入治疗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旋切术PLD)治疗腰间盘突出护理。材料与方法本组160例病人,年龄21—62岁。全部病人经影象学(CT,MRI,X线片)检查确诊。病史6个月—15年。其中L4/L5间盘突出32例,L5/S1间盘突出37例,L4/L5间盘突出合并L5/S1间盘突出89例。全部病人透视监视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旋切术。结果本组160例病人,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行PLD术,均取得了满意效果,无一例发生并发症。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探究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通过真实案例进行护理体会的分析,提高气管镜技术的使用频率。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近三年来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患者共计二十四例,以每组十二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气管镜介入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加以辅助,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性治疗及护理。研究结果数据表明,经过特殊护理及治疗下的实验组并发大咯血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而常规治疗下的对照组患者则相对较弱,本次研究的数据具有可比性。研究结论并发大咯血患者采用气管镜介入治疗效果显著,且经过相应护理下的患者在身体素质及病情的恢复速度较快,可以灵活的加以运用。

  • 标签: 气管镜 并发大咯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扫描对临床活检进行穿刺定位并采取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CT引导下,对28例患者进行诊断,20例患者进行治疗,12例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根据CT扫描,明确患者的穿刺位置、深度;局麻下进针,CT再次扫描获取针尖-预定部位再予以活检取材或者实施介入治疗。结果64个病灶共穿刺65针次,穿刺成功率高达100%,诊断率为96.43%,临床疗效88.46%,并发症率5.0%。结论CT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或者介入治疗,是临床微创伤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成功性高,不易产生并发症。

  • 标签: CT引导 穿刺活检 介入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6例宫角妊娠患者采取介入治疗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加强口腔护理;遵医嘱准确、及时留取血标本;指导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等措施;加强患者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患者均痊愈或好转出院。提示严密观察病情和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宫角妊娠 介入治疗 临床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抗凝与止血方法。方法收集我院于2004年5月至2013年12月,对施行582例次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465例次介入治疗(PCI)患者的资料及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1.58%,成功率100%。结论CAG和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部位的出血和血肿,抗凝合理、止血充分、观察仔细、处理及时是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介入治疗 抗凝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介入治疗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例胎盘植入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血管性介入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在术后4-5d给予清宫术处理,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9例患者止血处理均顺利完成,后均给予清宫术清除全部残留胎盘。患者在2-4个月间血HCG、性激素及月经周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介入治疗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其临床止血较快且术后植入胎盘清除较彻底,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胎盘植入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肺癌占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也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依据其发生部位,临床分为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对于大部分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或因病变,个人体质等无法手术的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全身副作用小,而且栓塞肿瘤供血血管,能抑制肿瘤生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病人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延长了患者的生命。2008年1月~2010年5月我院介入科对27例无法手术的肺癌患者行介入治疗,疗效满意,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术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 80 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 40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管理措施 + 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治疗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 护理质量评价 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 ( P < 0.05 ) 。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从而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具有高效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 介入治疗 术后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咯血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介入室护士根据大咯血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对其实施术前、前中、术后的心理护理,由单纯的配合手术过渡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结果减轻或清除了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增强其耐受力,使其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前平衡地渡过手术。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对大咯血介入手术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介入室护士 心理护理 大咯血介入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腹部介入治疗患者的受照剂量。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268例腹部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别分为A组(肝动脉化疗栓塞组228例)、B组(宫颈癌治疗组40例),针对两组患者受照剂量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A组(肝动脉化疗栓塞组228例)、B组(宫颈癌治疗组40例)受照剂量不一。结论在保证诊断结果的前提条件下需要进行调整,注意监测CD值与DAP值,采取科学的措施降低患者受照剂量,防止辐射对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危害。

  • 标签: 腹部介入治疗患者 受照剂量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栓抽吸导管在冠脉介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其中试验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40例,另外对照组40例为常规PC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TIMI血流分级。结果试验组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及回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vs.17%,P<0.05),血栓抽吸远端血流TIMI分级显著好转2级,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栓抽吸导管是治疗血栓负荷过重急性心肌梗死简单有效的方法,可提高PCI的治疗成功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减少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血栓抽吸 导管 冠脉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术后最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3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术的患者,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结果本组患者经滤器置入动脉溶栓治疗后,34例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我科采取的各项有效护理措施,促进了下肢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病情的康复。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介入术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