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伤治疗仪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6我科收治的90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和物理治疗组,物理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组的基础上辅以骨伤治疗仪及红光治疗仪治疗,术前3天,使用骨伤治疗仪消肿止疼模式治疗,每天2次,每次20分钟;术后骨伤治疗仪每天治疗频次及时间不变,第1至第3天,采用消肿止疼模式,第4至第7天,采用促骨痂生长模式,同时术后7天再加上红光治疗仪,每天2次,每次10分钟。观察两组患者在患肢疼痛、肿胀及伤口愈合方面的情况并记录。结果物理治疗组在患肢疼痛、肿胀及伤口愈合方面都比一般治疗组情况好。结论骨伤治疗仪和红光治疗仪对四肢闭合性骨折治疗有着促进作用,消肿止疼效果好,有利于骨折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行VAC引流术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8年4月,按照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接受多元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优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后,患者的的情感指数、健康指数以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优,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34.0%,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接受VAC引流术治疗的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接受多元化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手足功能得到了恢复,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元化护理干预 VAC引流术 骨科手 足外伤创面患者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86例患者均分为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内固定组的43例患者接受内固定治疗,外固定组43例患者运用外固定架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外固定组4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内固定组;外固定组43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内固定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外固定架与内固定术相比治疗效果更理想,安全性更高,在临床治疗中应首选外固定架。

  • 标签: 外固定架 内固定术 创伤骨科 中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科手、足外伤创面患者在行VSD引流术后实行多元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手足外伤创面且需行VSD引流术的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后进行干预,而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两组手术治疗后,对比其术后并发症及临床效果等情况,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中创面恢复情况有效的有19例,术后恢复效果为95%,与对照组的60%相比略有提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为18例(90%),较对照组的55%有明显增加,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多元化护理干预对手足外伤行VSD引流术后患者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多元化护理干预 VSD引流术 足外伤创面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对我科室2017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组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无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神经刺激器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下肢骨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