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施培毅同志不是诗人,以前在社一起工作的时候也没见他写过诗,只知他酷爱读书,手不释卷,对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样样都欣赏,文化底蕴深厚,文史知识丰富,是个才华横溢的大脑袋才子.最近看了他在临终前几天出版的(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才知道他不仅是个老记(者)、老编(辑),而且还称得上是位诗人.

  • 标签: 生活经历 写作风格 诗人 思想感情 施培毅 《文革打油诗存》
  • 简介: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伯2511号敦煌写卷,首部残缺,尾部题为“诸道山河地名要略第二”,该残卷自发现之日起就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罗振玉根据伯希和提供的原卷,影写入《呜沙石室佚书》中,将之刊布流传,并在《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中据《新唐书.艺文志》部地理类所着录的“韦澳《诸道山河地名要略》九卷。

  • 标签: 地名 敦煌写本 《新唐书.艺文志》 史源 敦煌写卷 图书馆藏
  • 简介:《宋王长转念功德碑》,收入《新中国出土墓志·重庆》一书。据是书介绍,碑石长108厘米、宽46厘米。碑文14行,满行40字。正书。1987年四川省荣县富东乡王序村出土,现藏荣县文物管理所。为对比论述方便,兹将原书所录碑文转抄如下:

  • 标签: 功德碑 大藏经 札记 史料 出土墓志
  • 简介:台湾是一个海岛,其本身就是中国海洋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透过台湾岛的历史,为我们打开了了解中国海洋主权形成发展历史的一扇窗口。

  • 标签: 发展历史 海洋主权 台湾史 中国 脉络 解读
  • 简介:本人已就《黄金》一书也存在后人续作问题著有专文①。在此基础上,本文就罗卜桑丹津生活、写作时代和《黄金》一书的成书年代这一人言人殊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就教于国内外专家。一研究《黄金》的成书年代问题,不能不首先确定作者罗卜桑丹津生活和著述的大体时代。我认为,罗卜桑丹津主要生活和著述于17世纪,因而他应是17世纪的人。现将理由阐述于下:为搞清楚罗卜桑丹津的生活和著述时代,首先必须解决罗卜桑丹津的师傅究竟是哪一位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的问题。W.海西希认为是卫拉特的纳木海嘉木措(1599-1662)。沙·比拉认为,应当是喀尔喀的罗卜桑普仁莱(1642-1715)。在以上两种说法中,究竟哪一种

  • 标签: 罗卜桑丹津 《黄金史》 成书年代 五台山 生活时代 17世纪
  • 简介:本文概括归纳了田余庆先生的《拓跋探》一书的学术贡献和治学方法,指出此书在探讨拓拔早期历史方面的独到见解,以及在研究方法上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最后提出一些值得进一步讨论和补充的问题.

  • 标签: 《拓跋史探》 早期历史 重读 力作 阐释 治学方法
  • 简介:清代的喀喇沁部与玛公旗──读札记宝日吉根(Borjikin)一、清代的喀喇沁部据《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喀喇沁部总传》:喀喇沁部落贵族姓乌梁罕氏(亦作兀良哈)。入清后,喀喇沁部隶属于卓索图盟。清朝政府向内蒙古东部地区,特别是向卓索图盟、哲里木盟...

  • 标签: 喀喇沁 《大清会典事例》 天聪汗 内蒙古东部地区 科尔沁部 察哈尔
  • 简介:邮电部的一些同志,在编写《华北交通邮政史料汇编》的时候,老朋友孙志平同志把他们已经编出的部分草稿送给我看了看,然后邀我去同他们谈谈。下面是1990年8月14日上午同他们谈话的提纲。我想,编写其他方面的史料,也可能遇到这些问题,特将那次谈话的提纲介绍在这里。

  • 标签: 专业史 地方志 中国 编纂工作 史料
  • 简介:1973年,一位学者撰文批评功能人类学,得出结论说:社会形式及其类型转变的历史学研究,及对帝国主义的有体系的研究,本应是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而顺理成章,人类学本应是这门社会科学,但它一向未研究这些方面。

  • 标签: 人类学史 近代 社会科学 历史学研究 批评功能 社会形式
  • 简介:本文评介《贵阳邮政》一书在贵州史学著作中地位。对作者在叙述了贵阳邮政百年发展和运用历史资料中的方式方法以及编纂中的得与失。客观地指出不足和失误。并适当地进行介绍、推荐作者及其书。

  • 标签: 贵阳 邮政 发展 历史
  • 简介:本文通过晚清时期笔者的一位在京城有一定书法声名的族人(浙江昌化人)法云和尚故事的钩沉,对如何认识民间传说以及如何让微观和地方史研究走向总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民间的传说未必全然无据,而正式的文献记载也不见得全然可靠,传说或口述,固然不可尽信,但也一定不能忽视作为钩沉史实线索的意义。从地方的案例中,我们不仅可以观察到一个时代生活的日常性,而且也可能藉由对社会的相关网络,也即日常生活舞台和背景的方方面面的探究,来分析概括出一个时代和地区中人们生活的“常识”,并从“常识”采透视和捕捉一个区域乃至国家的时代风貌和特性,使地方与微观史研究达致总体或全面的目的。

  • 标签: 法云 民间传说 日常生活 地方史 全面史
  • 简介: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与《北》被认为是"目前的最佳版本",但存在的问题还有不少。本文仅就其点校方面的问题举20例予以辨正。

  • 标签: 《魏书》 《北史》 点校 商正
  • 简介:在明代中后期中国社会与早期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碰撞过程中,东西方文化交流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态势。以往人们更多地关注到明代科技成就是如何的吸收西方先进的文明,而很少涉及中国文化也在这一国际碰撞的过程中向西方传播。明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具有两个层面与两种途径,即由西方传教士及中国上层知识分子翻译介绍到欧洲的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文化,以及由沿海商民迁移海外所传播过去的一般民众生活方式的基层文化,而由沿海商民迁移海外所传播过去的一般民众生活方式基层文化的传播途径,实际上成了18世纪以后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主流渠道。

  • 标签: 明代 文化交流 对外传播
  • 简介:<正>《呼和浩特蒙古文献资料汇编》共6辑。大约150万字。所编入的史料,时间上从1580年左右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给女真巴图尔汗的国书开始一直到解放前夕。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本书的编辑出版是对蒙古族文化遗

  • 标签: 呼和浩特 蒙古文 资料汇编 喇嘛印务处 阿勒坦汗 蒙古族
  • 简介:《增订中国史学资料编年》四卷本出版后,虽得学界诸多好评,但仍然留下一些尚须梳理的问题。作为该书的作者之一,本人有五点新的认识:《宋书》、《魏书》皆属于官修史;《资治通鉴纲目》的编纂中,赵师渊的贡献其实不大;明代《咸宾录》一书之刘一焜《序》内的星岁纪年,是依据汉代刘歆的《三统历》,这通过民间学者刘坦的著述可以破解;而清入关前纂修的太祖实录,书名有过几次变化;康熙年间之戴名世文字狱,促使王鸿绪匆忙地进呈《明史列传稿》。这些关于中国史学方面的认识,值得关注。

  • 标签: 官修史 《资治通鉴纲目》 刘坦 戴名世
  • 简介:<正>现在出版的这部《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是在侯外庐先生的旧著《中国近世思想学说》下卷(1945年由重庆三友书店出版)的基础上重新编订成书的。书名也是侯先生亲笔题写的。遗憾的是,他没有来得及为本书留下一个序言便告别了人世。因此,我们只好在本书前面重刊他在1944年写的《中国近世思想学说自序》和在1955年写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自序》。这两篇旧序,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有关本书写作和出版的背景。抗日战争时期,侯先生在重庆一面从事抗日宣传,一面致力于学术研究,是他在学术上

  • 标签: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思想史 早期启蒙思想 侯外庐 学说史 出版社
  • 简介:民间体育游戏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所表现出的趣味性、游戏性、娱乐性、健身性和随意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深受学生喜爱。学校体育教学的角度,运用综合分类法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分类,将其分为走跑类、跳跃类、投掷类、对抗类、负重类、娱乐表演类、杂艺助兴类、集中注意力类、放松类、室内类等十类游戏。

  • 标签: 民间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课 民族文化遗产 学校体育教学 集中注意力 体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