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7d后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5.0%(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丹参注射液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恩经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和电脑中频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月。治疗前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同时运用神经电生理检测受损神经的传导速度,并用徒手肌力检查法(MMT)分别评定患儿上肢肌肉肌力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的腋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增快(P<0.05),且治疗组的增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恩经复,同时结合运动疗法、电脑中频疗法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小儿 电针 穴位注射 恩经复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治疗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3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总有效率83.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儿在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但在住院时间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疱疹性咽峡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治疗,并给予肝酶诱导剂;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1—2mL/kg,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5d。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住院时间及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随着治疗的进展,胆红素水平不断降低,治疗第3天、第5天,治疗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定。

  • 标签: 中医药 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注射液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住院天数、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及发热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咳嗽、肺部音消失时间及发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缩短病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小儿 热毒宁注射液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穴位封闭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筛选96例急性腹泻小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喜炎平注射液足三里穴封闭,对照组口服思密达。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改善率为89.5%,对照组为81.3%,2组疗效相当。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单独穴位封闭治疗小儿急性腹泻见效迅速,效果显著。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穴位封闭 小儿 急性腹泻
  • 简介: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予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病毒唑治疗。两组均同时予以头孢噻肟抗炎和对症治疗。结果穿琥宁注射液与病毒唑在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体温下降、咳嗽、肺部眵音消失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穿琥宁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穿琥宁注射液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的手术方法治疗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以下简称马国)小儿先天性马蹄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60足)患儿采用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长腿管形石膏固定足踝部于矫正位、膝关节屈曲30°,抬高患足,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12~14d拆线,6周后拔除克氏针,更换短腿管形石膏固定,逐渐练习关节活动,带管形石膏下地功能锻炼。术后进行疗效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分别测量足跖屈角度、背屈角度及侧位X线片距跟角度。结果术后40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月至2年,平均16月,畸形矫正满意,未见复发,足负重行走功能良好。其中优34足,良15足,可11足,优良率达81.7%;术后末次随访时跖屈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背屈角度及侧位距跟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施行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术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翻足,只要手术操作过程准确得当,术后矫形处置得当,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在马国这种一次性手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翻足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三关节融合 小儿 马蹄内翻足 矫形术
  • 简介:目的:观察泻黄散治疗小儿湿热结型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在门诊就诊病人中,选取60例厌食症患儿,辨证属于湿热结型者纳入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泻黄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锌剂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重、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或P〈0.01。结论:在治疗湿热结型厌食症方面,泻黄散的疗效优于锌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泻黄散 厌食症 湿热内结型 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病例,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在C形臂X光机透视下,采用手法复位,然后选择1.5--2mm短克氏针2枚经皮按一定角度穿入骨折近远端,必要时在内侧或外侧穿入第3枚针固定。术后即作握拳锻炼。结果20例中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优点较多,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克氏针固定
  • 简介:就部分中药通过对癫痫状态下神经细胞钙离子的调节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进行综述,鉴于目前对抗癫痫中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学方面,对某些单味药或是复方发挥具体作用的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故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分子生物学研究,应用现代的生物、物理技术,阐明中药发挥作用的途径,以便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 标签: 中医药 神经细胞 钙调解 癫痫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维生素K1肺俞注射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双侧肺俞穴注射。结果治疗组短时间内控制肺部哆音的效果、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肺俞穴注射佐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缩短肺炎病程,并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喘息性支气管炎 肺俞 维生素K1
  • 简介:目的对比喜炎平与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喜炎平组和痰热清组各60例,2组患儿分别在静脉滴注上述药物的同时,均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5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咽痛消失时间、平均止咳时间、扁桃体肿大和白细胞复常的情况。结果喜炎平和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91.67%(P〉0.05);痰热清组的平均止咳时间短于喜炎平组(P〈0.05),2组平均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后白细胞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或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痰热清注射液在缓解患儿咳嗽症状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痰热清注射液 阿奇霉素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654-2注射液调和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口服颠茄合剂,3次/d,连服3d,同时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2-3岁0.5g/次,4-6岁1.0g/次,7-9岁1.5g/次,3次/d,连服1周。治疗组30例以654-2注射液调和云南白药敷脐,2次/d,4d为1个疗程,隔3d进行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腹痛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654-2注射液调和云南白药敷脐疗法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654-2注射液 云南白药 敷脐
  • 简介:总结了王素梅教授治疗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经验。认为急性ITP病机为素体脾肾亏虚,加之感受外邪,引起疾病的发生。以虚为本、外邪为标,临床施治应先驱除外邪,再补脾肾。外邪未祛,妄用补法,邪易留恋于体内,反而加重病情。临床上应辨证论治,依据病症特点,有是证用是药。

  • 标签: 王素梅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