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参照组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参照组基础上加行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发现,参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讨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封闭式引流 尿激酶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辽宁何氏医学院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简称护生)在临床技能培训课中皮注射操作考核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提高临床技能的教学质量。方法对本校2015级护理本科学生进行皮注射(青霉素试敏)的操作考核,随机抽取的200名护生的考核成绩,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持续改进。结果护生在该操作中对于未向病人解释用药目的占48%、抢救药品准备不全占49%、进针固定皮肤不紧占48%、进针角度过大占34.5%,对病人人文关怀及沟通较差43.5%。针对学生在皮注射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基本要点的培训和讲解,使学生明确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加强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结论护理实践教学中要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讲解及考核,考核过程中应以模拟考核与标准病人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操作目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应对能力。

  • 标签: 护生 皮内注射 错误分析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儿童白血病鞘注射治疗中运用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期间我院共收取25例儿童白血病患儿,所有病患均实施116次鞘注射,将所有鞘注射次数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常规组(12例,56例次)和干预组(13例,60例次);常规组在实施鞘注射时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实施鞘注射的整个过程中给予干预护理,将对比两组应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常规组穿刺成功率低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常规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远远高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常规组无痛远远低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常规组鞘注射后头疼头晕、恶性呕吐、腰背痛、下肢麻木疼痛远远高于干预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儿童白血病鞘注射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患儿与护理人员的感情、亦能为顺利实施鞘注射治疗打下夯实的基础,是降低患儿疼痛感、增强依从性的重要措施,故该种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护理干预 儿童白血病 鞘内注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儿童白血病鞘注射治疗中运用护理观察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期间我院共收取25例儿童白血病患儿,所有病患均实施116次鞘注射,将所有鞘注射次数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12例,56例次)和观察组(13例,60例次);对照组在实施鞘注射时给予优质护理,而观察组在实施鞘注射的整个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将对比两组应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对照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远远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对照组无痛远远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对照组鞘注射后头疼头晕、恶性呕吐、腰背痛、下肢麻木疼痛远远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儿童白血病鞘注射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患儿与护理人员的感情、亦能为顺利实施鞘注射治疗打下夯实的基础,是降低患儿疼痛感、增强依从性的重要措施,故该种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护理观察 儿童白血病 鞘内注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输注与鞘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2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8例神经外科术后颅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输注美罗培南治疗)24例,实验组(给予静脉输注与鞘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24例,对比2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术后颅感染患者,给予静脉输注与鞘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加上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美罗培南 神经外科术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将异烟肼与胸腺五肽联合应用在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中,研究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资料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纳入诊断以及治疗的80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分组方式依据治疗药物不同,一组入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实行在参照组,异烟肼与胸腺五肽联合治疗实行在实验组,统计并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合计率、治疗6个月后的转阴合计率。结果参照组患者治疗有效合计率相较于实验组患者相关数值,P<0.05,显现计算值检验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转阴合计率相较于实验组患者相关数值,P<0.05,显现计算值检验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实施异烟肼与胸腺五肽联合治疗得到较优临床效果,展示应用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异烟肼 胸腺五肽 复治菌阳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给予肾囊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26例经肾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B超明确肾囊位置,然后将40mg甲基强的松龙分别注射入两侧肾囊中下级,2次/周,共10次。对照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以及血压指标等。结果26例患者中,尿蛋白明显减少或转阴性为22例,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明显改善,血肌酐水平显著降低,24h尿量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临床治疗安全,未发生明显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副反应。结论肾囊注射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可有效避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甲基强的松龙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鞘注射小剂量吗啡对产妇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及吗啡用于鞘注射的最佳剂量,并观察穴位贴敷三阴交穴对其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180例行剖宫产手术,随机分成6组(各3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照组(A组)用0.5%的布比卡因2.0ml(10.0mg)+50%葡萄糖溶液0.2ml,B、C、D、E组为吗啡处理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吗啡0.1、0.3、0.6和0.9mg,F组在C组基础上使用穴位贴敷方法。评价新生儿情况、术后VAS评分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新生儿1min和5min时Apgar评分在正常范围(P〉0.05)。与对照组比较,鞘加人吗啡可使术后无痛时限明显延长(P〈0.05)。术后各吗啡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与剂量相关,D组和E组病例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组与C组相比镇痛效果显著(P〈0.05),能减少吗啡的使用量,并能显著减少使用吗啡后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吗啡鞘注射能有效延长剖宫产术后镇痛时间,对新生儿无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白芥子膏三阴交敷贴能减少吗啡的使用量,同样能达到镇痛效果,并能显著减少使用吗啡后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注射 脊髓 吗啡/投药和剂量 穴位贴敷法 剖宫产术 疼痛 手术后/药物疗法 镇痛
  • 简介: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是肺、胸膜或其他许多全身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正常机体胸腔的液体分泌和吸收保持着动态平衡,任何病理原因加速其产生和(或)减少其吸收时,就会出现胸腔积液.

  • 标签: B超 CT X线 病因 胸腔积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肺癌即出现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治疗当中,患者接受IL-2、干扰素及复方苦参注射液共同治疗的效果及相应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当中收治的28例肺癌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开展分析,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均分为常规组与结合组,常规组患者接受IL-2及干扰素治疗,结合组患者需在上述基础上同时接受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远好于常规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较少,双方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患有肺癌并出现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治疗中,患者同时接受IL-2、干扰素、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效果较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肺癌 胸腔积液 恶性 干扰素 IL-2 复方苦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拇指屈肌腱腱鞘炎(dequervain,stenosynovitis,DQT)患者腱鞘注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以便更多患者乐于接受腱鞘注射(tendinoussheathinjection,TSI)治疗。方法收集咸水沽医院疼痛门诊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行TSI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使用4号针头注射治疗,B组使用6号针头注射治疗。结果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疼痛减轻,痛苦小,心率波动范围小,表情痛苦少,体动少(p<0.05)。结论4号针头行腱鞘注射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更加安全,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疼痛 拇指屈肌腱腱鞘炎 腱鞘内注射 4号针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胸腔积液肿瘤的比例、病理类型、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纳入的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所有资料,均开展病理切片检查、免疫组化分析,了解恶性胸腔积液肿瘤的比例、病理类型、病理特征。结果肺腺癌组织中的Calretinin、CEA、NapsinA、TTF-1等阳性表达率对比恶性间皮瘤,统计学具有数据参比分析意义(P<0.05)。结论恶性胸腔积液中最为常见的是肺腺癌,恶性间皮瘤次之,采取细胞团块收集器对脱落的细胞收集,病理切片之后了解细胞形态,采取免疫组分析可提升检出率。

  • 标签: 恶性胸腔积液 免疫组化 细胞团块收集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中运用肩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联合康复综合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病例数为14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肩部综合训练,观察组接受肩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肩部综合训练,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分数与对照组分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0.528,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t=1.319,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采取玻璃酸钠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康复综合训练的模式效果较好,有利于缓解患者肩部疼痛。

  • 标签: 康复训练 肩关节 脑卒中 玻璃酸钠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两点注射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两点注射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关节积液量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与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两点注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两点注射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辅助治疗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某医院收治的30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15例。一组用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光凝术,作为对照组。另一组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辅助治疗。治疗前后七天、一个月、六个月分别测量视力与眼部压力,在术后六个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眼压明显处于下降的趋势。对照组手术后的七天、一个月、六个月眼压要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符合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成功率要低于观察组[87.6%(13/15)比71.9%(11/15)](P<0.05)。结论对于视网膜光凝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是眼压控制更有效,提高视力,改善近期疗效的一种方法。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雷珠单抗 玻璃体腔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治疗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中联合应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与左氧氟沙星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研究对象选取于2015年2月到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84例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并通过随机法将84例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与44例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与吡嗪酰胺治疗,实验组应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与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与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空洞闭合率、治疗后6个月、9个月的转阴率、随访1年的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与空洞闭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9个月的转阴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一年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联合应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与左氧氟沙星对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转阴率,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异烟肼 利福喷汀 左氧氟沙星 初治涂阳肺结核 疗效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与开胸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固定术对连枷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19日~2017年12月3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连枷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开胸后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固定术治疗;观察组60例,在胸腔镜下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93.42±25.42)min、(124.34±32.74)min;引流管留置时间为(7.32±1.96)d、(9.14±1.45)d;镇痛药物用量为(70.73±23.42)mg、(98.48±31.86)mg;住院时间为(16.84±5.17)d、(24.62±3.48)d(P<0.05)。结论在连枷胸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胸腔镜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回归家庭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连枷胸 胸腔镜 开胸 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钛镍合金接骨板固定(电视胸腔镜辅助)和传统开胸手术,在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面进行优缺点的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4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式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钛镍合金接骨板固定术治疗,并对比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对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可进行统计学上的比较。与此同时,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2%,因此,我们认为VATS治疗更佳有效。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下钛镍合金接骨板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钛镍合金接骨板内固定 多发肋骨骨折 开胸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理疗、关节保护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VAS评分、Lvsholm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Lvsholm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以及Lvsholm关节功能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在临床上具有大力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膝关节功能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与骨肽注射液两者联合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7年12月期间骨病科的所有住院病例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从属于四肢骨折病例中随机抽取126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B两个组,每组的病例数为63例,A组采取普通钢板固定术,结合常规治疗方法;B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结合骨肽注射液的治疗方法,经过不同方案的治疗后,对A、B两组总的有效率、骨折愈合的时间以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总的有效率A组为52.38%(33/63),B组为85.71%(54/63);骨折愈合的时间A组为(95.77±8.24)天,B组为(80.14±6.52)天;出现并发症的几率A组为19.05%(12/63),B组为6.35%(4/63),上述的观察指标两组均存在着差别(P<0.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的患者选择加压钢板固定术与骨肽注射液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案,一方面可使总的有效率明显的升高,另一方面骨折愈合的时间显著的缩短,且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降低了,因此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案可在四肢骨折患者中推广。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骨折 疗效 骨肽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