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瑞戈非尼三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mCRC患者28例,时间范围2022年1月至12月,实施瑞戈非尼三线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8例研究对象疾病控制率为78.57%,治疗后患者CA199、CA242、CE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43%。结论:予以mCRC患者瑞戈非尼三线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转移性结直肠癌 瑞戈非尼 三线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十二五”结核病防治规划期间西藏自治区肺结核病登记与治疗情况。方法2011-2015年期间通过“全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的西藏自治区肺结核病发现和治疗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2011-2015年期间,西藏自治区肺结核病可疑者检查人数和肺结核病登记数量逐年减少,肺结核病治疗成功率逐年提高,特别是涂阳肺结核病治疗成功率逐年提高较明显,为遏制结核病的传播与流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西藏 肺结核病 登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博路定)联合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对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影响。方法13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为恩替卡韦(博路定)和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对照组68例为单用恩替卡韦(博路定),疗程均为12个月,每3个月分别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DNA。其中40例患者(每组20例)进行治疗前、后两次肝穿活检。结果在治疗12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BVDNA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的HBVD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大部分患者肝组织病理有改善。结论恩替卡韦(博路定)联合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CHB的疗效,而其对HBVDNA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HBV DNA 恩替卡韦(博路定) 抗乙型肝炎转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解救治疗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所有患者均实施多西他赛治疗,分析患者的耐药性、临床疗效、毒副反应以及生存情况等。结果①耐药性80例患者中,原发耐药率为40%,继发耐药率为80%;②治疗效果客观缓解率达到65.0%,临床获益率为87.5%;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③毒副反应主要以IV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III级白细胞计数为主;④生存情况原发耐药患者的PFS为(2.74±0.45)月,继发耐药患者显示为(5.72±1.32)月,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紫杉醇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经多西他赛解救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获益以及客观缓解效果,而原发耐药性患者对多西他赛治疗的反应差。

  • 标签: 多西他赛 紫杉醇耐药 转移性乳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转移瘤的效果及预后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筛选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科室治疗的18例颅内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手术效果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18例颅内转移瘤患者肿瘤病灶全部切除,术中无死亡,手术成功率可达100.00%,随访12个月,死亡3例,占比16.67%,1例原位复发,其他2例因颅外病变死亡;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转移瘤临床效果较优,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显微外科手术 颅内转移瘤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脑放疗联合补充精确放疗与单纯全脑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诊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脑放疗,试验组采用全脑放疗联合补充精确放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21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中有15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9.7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患者实施为期3年的随访发现,试验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4.55%,中位生存期为(12.35±2.38)个月,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24.24%,中位生存期为(9.42±2.11)个月,试验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补充精确放疗对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全脑放疗 补充精确放疗 肺癌脑转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B)在评估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手术中行SLNB和超声定位的可疑淋巴结活检,对 SLN、可疑淋巴结分两组标本行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差异。 结果 SLNB检出率为 93.5%,可疑淋巴结检出率为 99.3%。术后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阴性 118例,腋窝淋巴结阳性 21例,其中 SLNB阳性 17例, SLNB联合可疑转移淋巴结活检阳性 21例。 SLNB有 4例假阴性,假阴性率 19.0%(4/21),敏感性 81.0%(17/21),准确率 96.9%(126/130)。 SLNB联合可疑淋巴结活检预测腋淋巴结状态未见假阴性,敏感性 100%(21/21),准确率 100%(139/139)。较单纯 SLNB, SLNB联合可疑淋 巴结活检能显著降低假阴性的发生,两种方法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01。 结论 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可疑淋巴结联合

  • 标签: 乳腺癌 可疑淋巴结活检 超声引导导丝定位 前哨淋巴结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D2-40标记的淋巴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收集的30例乳腺良性病变及50例乳腺癌组织中D2-40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D2-40阳性表达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管浸润阳性率显著高于为转移组(P<0.05)。结论D2-40标记物染色效果好,标记淋巴管特异性较强,是可靠的淋巴管标记物。淋巴管浸润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依据。

  • 标签: 乳腺癌 D2-40 淋巴管浸润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替吉奥与阿帕替尼单药二线治疗晚期胃癌伴肝转移的临床应用比较。方法:把我院从2019年1月开始,截止到2021年1月医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伴难治性瘤周脑水肿的疗效。方法:60例样本均选自2020.8——2021.8之间,样本均为我院收录的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性的将这60例样本划分为两个组别,并基于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优,组间相较P<0.05。两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组间相较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伴难治性瘤周脑水肿的疗效显著。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难治性瘤周脑水肿 贝伐珠单抗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辅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对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后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并对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近期疗效,观察组的总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西他赛 顺铂方案 肺癌脑转移 神经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奈达铂联合用于晚期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2年4月本科接诊晚期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病人58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奈达铂,对照组用氟尿嘧啶和奈达铂。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数据72.41%,和对照组48.28%相比更高(P<0.05)。关于不良反应,试验组的发生率24.14%,和对照组51.72%相比更低(P<0.05)。结论:晚期复发转移性宫颈癌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奈达铂,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疗效更高。

  • 标签: 宫颈癌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不良反应 奈达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MBC)的疗效、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30例患者给予卡培他滨采用500mg,3次/d,连续口服第1~4天;多西他赛35mg/m2,静脉滴注持续1h,第1、8天给药;每21d重复。针对化疗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30例中CR3例,PR14例,SD7例,PD6例,RR为57%(17/30),DCR为80%(24/30)。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白细胞下降、关节肌肉酸痛及手足综合征,Ⅲ度不良反应少见,无Ⅳ度不良反应。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及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

  • 标签: 卡培他滨 多西他赛 节拍化疗 转移性乳腺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介入化疗加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采用立体定向加介入治疗腹膜转移瘤50例,采用-腹腔动脉化疗,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插入1.22-1.83mF的导丝,行腹腔动脉肿瘤供血支插管药物灌注化疗,鳞Ca给予顺铂60-80mg、丝裂霉素10-20mg、阿霉素60-80mg,腺Ca给予甲酰四氢叶酸钙300mg、氟尿嘧啶1000-1500mg、顺铂60-80mg、阿霉素60-80mg,TAI后或2次TAI间歇期给予立体定向放疗,根据病变大小和部位选用不同大小的准直器,80%以上的等剂量线包绕靶区,边缘剂量2-6Gy/次不等,隔日一次,常规外照射后补量4-6次,未行外照射者行8-15次。疗效评价采用国际抗Ca联盟制定的标准①完全缓解所见肿瘤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结果50例中CR达30例,总有效率(CR+PR)为8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25/46)、46%(18/39)、33%(7/21)。结论采用介入化疗治疗结合立体定向放疗腹膜后转移瘤疗效高,缓解期长,副作用小,不失为腹膜后转移瘤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消化系统肿瘤 肿瘤转移 放射学 介入性 立体定位技术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胸水沉渣包埋细胞块中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组合性抗体检测,探讨其表达在转移性肺腺癌和胸膜恶性间皮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沉渣包埋 免疫组化 转移性腺癌 恶性间皮瘤
  • 简介:在脑转移瘤的综合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对脑转移瘤病灶数目、大小和形态的准确评价至关重要,尤其当病灶数目多时,临床和影像科医师常面对耗时和遗漏的问题,探索出一种能使放射科和临床医师快速而准确发现脑转移瘤变化特点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影像学上通过增大对比剂分子量和增加对比剂剂量等方法提高病灶的信号强度,达到提高脑转移瘤检出和诊断率,但是受到对比剂顺应性和适应证等方面影响,具有一定局限性。

  • 标签: 脑转移瘤 高分辨率 重复性 对比剂剂量 减影 MR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超对单发原发性肝癌与单发转移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3例单发原发性肝癌组及单发转移性肝癌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彩超影像学特点。结果单发原发性肝癌肿瘤组内部及周边动脉血供较单发转移性肝癌组显著增多(P<0.01),其肝动脉直径、峰值流速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最小流速门静脉流速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单发转移性肝癌组肝动脉峰值流速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彩超在单发原发性肝癌与单发转移性肝癌血供及血流中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原发性肝癌 单发转移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替吉奥胶囊(S-1)单药或联合铂类治疗标准治疗失败后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既往接受氟尿嘧啶或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的一二线化疗失败的46例转移性CRC患者,患者,接受S-1单药或联合铂类治疗。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并观察无进展生存期。结果43例可评价患者中PR4.7%(2/43),SD27.9%(12/43),PD67.4%(29/43)。可评估不良反应的46例患者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1例IV度骨髓抑制伴全消化道黏膜炎,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黏膜炎等。随访至2015年4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4.5个月。结论S-1单药或联合铂类治疗标准治疗失败后晚期CRC,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作为转移性CRC的三线化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 标签: 结直肠癌 替吉奥胶囊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2020年4月至11月的肢体骨肉瘤肺转移接受三氧化二砷联合顺铂大剂量化疗的病例,对其护理进行总结,探讨其干预成效。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9例病例的临床症状、并发症、治疗和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经护理及治疗,不良反应减轻或缓解。结论:及时采取止呕、护胃、抗过敏、升血细胞药物治疗、饮食指导、营养支持、尿量监测、实验室监测等后,能安全、舒适地度过化疗期。

  • 标签: 转移性骨肉瘤 三氧化二砷 顺铂 化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