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青光眼住院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随访复查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院后延续护理3个月遵医情况、生存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明显提高了青光眼患者的遵医行为,避免视功能下降,提高治疗效果延缓病程发展,患者生存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青光眼 遵医行为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尘肺患者心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45例煤工尘肺患者,给予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体外震动排痰、中医康复等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患者的呼吸峰流速及6分钟步行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结果有显著差异性(P<0.01),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提高,结果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煤工尘肺 心肺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一般管理模式和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各个科室的68名护理人员,34例为对照组34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接受NO~N3级分层级管理模式;重点考察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和患者对于不同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所实施的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基础护理、文件护理、护理出错次数等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人员自身和患者满意度,护士操作技能和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与分层级管理模式前比较有显著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一般管理模式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140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70例患者接受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7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4.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能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血液透析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果药品产品的质量不合格,则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难以估量的问题,如药物中毒等,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从药品生产环节出发,对其质量要求以及产品检验方法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药品的生产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电脑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常规护理模式用于对照组,中医护理模式用于实验组,对比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患者SGRQ评分,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为92.7%,对照组为81.9%,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支气管哮喘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药房管理与临床用药是医院日常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两项工作,与病人身体恢复情况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如何提升药房管理质量,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一直都是各级医院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就将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这两点展开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对医院药房管理以及临床用药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 标签: 退药管理 药房管理 临床用药 医护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接收的肺癌患者中随机的抽取80例参与研究,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等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另一组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每组各为40例患者。让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经过护理后,SAS、SDS评分情况较对照组肺癌患者更佳,且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协同护理能够改善肺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协同护理 肺癌患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利用品管圈提高基层医院宫外孕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质量,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方法利用品管圈提高宫外孕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质量,对其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从2017年2—8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自体血回收比例和总量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对基层医院宫外孕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了医疗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品管圈 宫外孕 手术 自体血回收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细节化护理干预对于孕产妇的睡眠质量以及负性情绪的作用。方法16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84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84例在此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两组SAS以及SDS评分均得以显著性降低(P<0.05),研究组降低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睡眠质量均得到有效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孕产妇实施细节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消极情绪。

  • 标签: 细节化护理 睡眠状况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职业康复对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生存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进行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职业康复干预;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研究组SDSS评分与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职业康复不仅能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职业康复 精神分裂症 生存质量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渗透到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中选出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1个月时的SGRQ量表各个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慢阻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尿液常规检查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受检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4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方法实施尿液样本采集和尿液常规临床检验,研究组患者在实施前质量控制基础上实施尿液样本采集尿液常规临床检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和不合格尿液检验样本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合格尿液检验样本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尿液常规检查过程中应用前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受检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降低不合格尿液检验样本的发生率,提升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医师开展相关疾病的诊断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条件。

  • 标签: 前质量控制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外来器械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的外来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外来手术器械,防止发生院内感染事件。结果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共计对96例患者实施外来器械手术,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且未出现外来器械感染事件。结论对于外来手术器械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外来器械 医院感染 持续质量改进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痛护理质量指标对肿瘤科癌痛护理的影响。方法在理论研究、临床调研基础上制定的癌痛护理质量指标,包括护理人员癌痛评估准确率、护理记录合格率、癌痛药物准确使用率、患者癌痛控制满意度、患者或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运用癌痛护理质量指标对肿瘤科进行癌痛管理,实施定期督查,定期分析讨论整改,运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癌痛评估准确率93.1%、护理记录合格率95.2%、患者癌痛控制满意度92.5%、癌痛药物准确使用率95.6%、患者或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90.4%,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痛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肿瘤科癌痛管理,能以数据、事实为依据,提高癌痛管理水平,达到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要求,使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 标签: 癌痛护理 肿瘤科 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6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手术器械包1060件,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0件。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方式提供消毒供应,观察组执行质量管理追溯系统提供消毒供应。比较两组手术器械在回收、包装、灭菌、发放各环节中的出错情况及临床对消毒供应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手术器械的出错率为1.7%,对照组中手术器械的出错率为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中临床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满意度为98.1%,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质量管理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保证回收、包装、灭菌、发放的全程控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

  • 标签: 质量管理追溯 消毒供应室 无菌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在PTCD引流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PTCD引流管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同时随机抽取PTCD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前的50名患者和PTCD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后的50名患者,对比(1)持续性护理质量改善前后患者对护士护理的满意度。(2)持续性护理质量改善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持续性护理质量改善前后患者对护士护理的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2)持续性护理质量改善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可以提高PTCD引流管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持续 护理质量 改进 PTCD 引流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品管圈在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提高动静脉内瘘护理质量”为主题,对活动前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缺陷原因进行分析,拟定实施对策,对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我科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还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使动静脉内瘘护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改进,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动静脉内瘘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物质依赖住院患者的治疗障碍因素和睡眠质量。方法选取42例物质依赖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25条目的治疗障碍评定问卷对其进行治疗障碍因素调查,同时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其进行睡眠质量调查。结果物质依赖住院患者的治疗障碍因素主要包括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负面的社会支持、害怕治疗、个人因素、时间与日常工作冲突、治疗机构难获得、治疗场所难进入等,其中以患者个人因素最为常见,构成比为85.7%;患者的睡眠质量总评分为(9.30±3.26)分,其中睡眠质量良好者3例(7.1%),睡眠质量一般者8例(19.0%),睡眠质量差者31例(73.8%)。结论物质依赖住院患者的治疗障碍因素有很多,睡眠质量较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物质依赖住院患者 治疗障碍因素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下称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进行放疗的100例食管癌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临床心理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对此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 食管癌 放射治疗 生活质量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