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方法:选择本院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前后的护理管理工作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影响,并总结改善对策。结果: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患者对于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职业认识度有了更高的评价,同时患者的疾病知晓率也高于实施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乡镇卫生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医院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乡镇卫生院 护理工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检分诊之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应用常规管理以及质量持续改进组,对比2组患者预检分诊的准确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以及患者对分诊的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检分诊中,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模式,能够更好地保障预检分诊的准确性,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相应改善,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预检分诊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消毒供应室的1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对比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理论知识和洗手操作实践情况及手卫生实施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在手卫生理论知识和洗手操作实践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活动前的各项得分,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实施率相较护理前情况明显较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卫生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 - 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感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2 年5月5—13日,借助“问卷星”网络问卷和现场问卷调查,通过将问卷链接或二维码定向转发及周边市民现场调查的方式,对居民开展调查。结果 居民风险感知平均分为(25.48±6.07)分公众疫情风险感知得分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所在地风险等级、新冠相关知识知晓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地、所在地风险等级、新冠相关知识知晓度是公众疫情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公众的疫情风险感知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不同职业、文化程度人群风险感知程度不同,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根据居民的居住地、职业、文化程度分层次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性开展信息传播和风险教育,加大郊区、农村及中高风险地区疫情相关信息传播,提高其风险感知能力。

  • 标签: 公众 新冠肺炎 风险感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围绕对CSSD工作人员实施阳性强化法,对其手卫生依从性所产生的效果。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体为我院CSSD的48名工作人员,将这些工作人员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工作人员的人数比为1:1。研究组与对照组所有工作人员都接受一致的手卫生有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且均考核通过。在手卫生设施和现有的资源不变的前提下,研究组运用阳性强化法对CSSD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干预,并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CSSD工作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研究结果:研究组CSSD工作人员在接受阳性强化法后,与干预前的手卫生依从性相对比,获得明显提升。讨论,对CSSD工作人员运用阳性强化法,可以有效提升其手卫生依从性,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阳性强化法 CSSD工作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传染病疫情预防工作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研究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此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标准存在显著差异的不同地区进行对比探讨,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分别选取农村社区(对照组)、城市社区(研究组)进行研究,比较社区居民发生传染病的情况以及对免疫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在免疫知识的知晓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存在明显优势(p<0.05);研究组社区发生传染病的概率明显较少(p<0.05)。结论: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预防传染病疫情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的防控作用的同时也需要将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使得传染病疫情预防工作更加全面有效地展开。

  • 标签: 社区公共卫生机构 传染病 疫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护理措施对降低重症医学科管路千日感染率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12月和2020年1月-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住院患者10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强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的千日感染率。结果:实施强化护理措施后,患者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短于实施前,有显著差异(P<0.05);强化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管路千日感染率为2.00%,低于实施前的10.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中,采用强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置管及住院时间,降低管路千日感染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强化护理措施 重症医学科 管路 千日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智慧医学信息技术在老年痴呆病人中的应用形式、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综述,旨在了解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为老年痴呆病人有效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智慧医学 老年痴呆 病人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核医学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2月 -2018年 2月收治的 82例疑似甲状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核医学诊断和病理诊断,对比检查结果、治疗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病理诊断 82例患者中,甲状腺癌患者 53例,甲状腺炎患者 9例,甲状腺结节 14例,甲状腺瘤 6例,病理诊断甲状腺良性病变 21例,核医学诊断甲状腺癌 44例,其中诊断出良性病变 19例,核医学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有中等的一致性。数据差异显著, P< 0.05;患者治疗后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各项评分。数据差异显著, P< 0.05;治疗后,显效例数 22例,有效例数 19例,无效例数 1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77.4%。结论 核医学在诊断甲状腺癌的结果上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中等的一致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根据诊断结果制订治疗方案,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核医学 甲状腺癌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医学科护理带教中实施品管圈结合PBL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的136例实习护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各68例对照组(常规教学)及研究组(品管圈结合PBL教学),对比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分数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医学科护理带教中实施品管圈结合PBL教学能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

  • 标签: PBL教学法 品管圈 老年医学科 护理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疗护理小组在重症医学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静疗护理,观察组成立静疗护理小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结果:护理满意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疗护理小组 静脉治疗 重症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探讨综合性心理护理措施在重症医学科术后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术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心理护理措施。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心理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患者满意度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100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均衡两组之间的基本数据,每组有患者50例。在实验组中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对照组中仅使用一般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SAS、SDS量表化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人性化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核医学科检查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指导,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法:针对80例核医学科检查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6月,截止为2022年5月前来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人性化护理指导,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针对核医学的认知上,观察组患者也更为清晰、全面,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指导对于对核医学科检查的患者能够起到较好的成果,加强对核医学检查的正确认识,并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核医学科检查 人性化护理模式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管理在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在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方位护理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感染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相关责任护士院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管理在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中的效果良好,有利于降低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用价值突出.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医院感染 护理满意度 标准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