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09
  • 简介:代表这种审美现代性的现代主义文化,  文化的(或审美的)现代性反抗启蒙的现代性(或社会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性反抗启蒙的现代性

  • 标签: 张力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解读 现代性张力
  • 简介: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叶芝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理想的诗人,然而他的民族主义的本质却经常被忽视或误解。本文从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研究视角,探讨他的民族信仰的复杂演变过程。本文同时解读叶芝诗歌的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思想,其中“茵梦湖岛”阐明了叶芝对殖民主义的解构,“爱尔兰在未来的时代”揭示了叶芝的民族主义情感和对殖民主义的反抗。

  • 标签: 叶芝 爱尔兰民族主义 后殖民理论
  • 简介:我国古代武术是体育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代表了古代体育的发展成就。就目前对武术的研究中,已经有许多专门的著作,但仍存概念不清、内涵不明的弊病,本文就武术的起源、特点及其在流传与发展过程中的有益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冀在此问题的研究中略尽绵薄之力。

  • 标签: 武术文化 中华武术 重要内容 古代武术 发展过程 传统文化
  • 简介:<正>在2007年的中国荧屏上,有一部名为《士兵突击》的电视剧,低调首播于陕西台一个仅覆盖省内的频道,之后在网上规模性流传,然后又在全国各省上星频道轮番重播,收视率飙红,成为本年度全

  • 标签: 士兵突击 军旅题材 许三多 上星频道 战友情 商业片
  • 简介:话剧《寻常人家》(发表于《戏剧文学》1999年3期,原名为《有泪你悄悄流》)以女性独特细腻的笔触,演绎了当代社会中平凡人家的生活,探视当代普

  • 标签: 戏剧文学 话剧 中年人 妻子 母亲 婚姻观
  • 简介:有“中国微型小说大王”之称的孙方友,出版了《陈州记事》和《小镇人物》8大卷微型小说集,共收入了756篇新笔记体微型小说。这756篇作品,无论是写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还是写陈州乡野里那些三教九流的小人物,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他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都有独特鲜明、过目难忘的个性,都蕴藏着折射时代与人性光辉的哲理。

  • 标签: 孙方友 《雅盗》 因果结构 解读 情节 写人
  • 简介:必须承认,中国是诗的国度,从一部《诗经》开始,诗歌就贯穿了我们的整个文学史和文化史.古代诗人们五彩缤纷的个性,留下了美不胜收的杰作,这是我们整个民族无比珍重的无以伦比的精神财富,它越过遥远的时间和浩渺的空间,越过历史的刀光剑影和人性内部的重重迷雾,一代又一代地塑造着铸造着我们,在我们心里留下永久不息的回音.

  • 标签: 古诗经典 小妖拈花一笑 现代解读
  • 简介:在《乔伊斯的伦理解读》一书中,玛丽安·艾德以后结构主义现象学家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为理论基础,融入女性主义伦理学,分析了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为芬尼根守灵》等作品中的伦理困境。艾德强调读者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她认为乔伊斯作品的叙事特征要求读者承担伦理责任,参与作品意义建构。该书的出版为文学伦理批评提供了逻辑严谨、论证充分的范本,也拓展了乔伊斯研究的视野,具有不可替代的开创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玛丽安·艾德 詹姆斯·乔伊斯 伦理困境 责任 他异性
  • 简介:《现代启示录》讲的是越战,却很少有正面的战争场面,更多讲的是人性,是折射现代人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的一面镜子。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它给我们营造的是一个无序、偶然、特异、模糊、开放、反讽、非中心、非理性甚至于疯狂的氛围本文作者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符码理论及后现代主义学者对“精神分裂”的解读理论,对这部关于人性和镪望的电影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将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更立体的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 标签: 《现代启示录》 符码 精神分裂 现代性 欲望
  • 简介:摘要:海明威于1954年凭借《老人与海》这本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时他曾经说道:“这是我这辈子所能写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现在,主人公桑提亚哥的这句话也常常被人们当做名言警句来警示自己,而“硬汉哲学”一词也成为了海明威的象征。《老人与海》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一直以来被人们传阅,且一直激励着我们,传递着生命的强大和不屈服的精神。

  • 标签: 桑提亚哥 “硬汉”精神 人生哲理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那就是《尊德义》是在政与教的关系中以天道之客观性论证,教之化民也深于命,——仁、义、忠、学、教五者是以道为治的手段或 原则

  • 标签: 义解读 尊德义 政治新
  • 简介:从女性主义视阈解读郭沫若民国时期的历史剧,呈现出现代与传统相交织的复杂状态,一方面,出于郭沫若的理性创作动机,作品中多时代精神的投射和西方现代文明的信息。另一方面,郭沫若思想意识中传统男权文化的毒素,左右了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性别关系的设置。他把女性形象的依附性和工具化特质作为肯定和赞美的品质,在男女性别关系的设置上沿用封建男权文化的男尊女卑性别模式,流露出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绝对支配权。西方现代文明影响了郭沫若的意识表层,但真正塑造郭沫若灵魂的仍是中国封建男权文化。

  • 标签: 郭沫若 建国前历史剧 性别模式 性别态度 审美形态
  • 简介:<正>袁霓原名叶丽珍,祖藉广东梅县,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出生,现与先生从商。1972年开始写作。1965年印尼华校全部停办时,袁霓正读小学,从此和不少同龄女性一样,失去了继续升学的机会。然而袁霓并没有灰心丧气,十余年来在从商、相夫教子之余,断断续续地通过自学、函授、补习考试等各种方式学习华文,并写下大量素质可观的诗、散文和小说。她的著作有诗合集《三人行》,散文、小说则收入《沙漠中的绿洲》和

  • 标签: 时间意识 沙漠中的绿洲 诗心 印度尼西亚 人性之美 广东梅县
  • 简介:多数研究者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集大成,此乃事实.笔者以为:金庸的创作从纵的线索分析,清晰地显现出从文化追慕、依恋到文化质疑、文化批判的轨迹,其武侠小说的创作并非一成不变,出发时的金庸也许抱着明确的文化护道理想,然而创作日多,神话色彩日少,现实精神日强.到达目的地时,传统文化护道者的金庸已然成了一个文化的质疑者和批判者.本文从文化透视的层面剖析了金庸小说的英雄神话的背后所潜隐的文化内涵,揭示了金庸创作内在的变异轨迹.

  • 标签: 金庸 武侠小说 英雄神话 文化阐释
  • 简介:自《沈括诗词辑存》面世后,研究者集中在两方面研究沈括诗词:一方面着重探讨沈括诗词的史料价值,如祖慧先生从沈括的《图画歌》、《延州诗》、《鄜延凯歌》等显现其诗歌的科学和历史史料价值1;另一方面则将沈括的诗词理论与创作分开来研究,如杨渭生先生从沈括重视诗歌的情韵,以及与音乐、绘画的结合等探讨诗歌理论,然后单独就其诗歌创作进行研究2。事实上,沈括的诗词创作与诗词理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沈括诗词理论观照下的诗词创作情况。

  • 标签: 诗词创作 沈括 观照 解读 诗歌理论 史料价值
  • 简介:对于中德文学关系的研究,我总以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已。这其中实在是有奥义在,值得深入打捞。所幸,自1930年代陈铨先生开辟中国学者的本领域研究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学术实绩;但总体而言,仍是宏观叙事型的著作偏多,而精深的个案研究较少,而能够兼及两者并重视理论思维者,尚属少见。

  • 标签: 文学关系 中德 符号学 解读 中国学者 3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