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发掘阳明心学的心理学体系。方法通过整理阳明心学的相关资料及心理学相关资料。结果初步总结了阳明心学的心理学体系的理论及观点。

  • 标签: 阳明心学 心理学体系 知行合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学专业学科课程体系转向广域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实践。方法从公共与人文素养、医学基础、专业基础、护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等课程群方面构建课程体系方案。结果护理学广域课程体系是将护理学学科特点突出出来,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人文素质进行重点培养,构建具体可行的方案,达到良好效果。结论广域护理学课程体系使围绕学科的课程体系问题的都有效解决,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秉承整体护理观念,实现了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有效变革。

  • 标签: 护理学专业 课程体系 广域课程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针灸结合推拿的综合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结合推拿、Bobath运动训练疗法)和对照组(Bobath运动训练疗法)各5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30次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评估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92%和74%,两组患者治疗后综合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综合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能改善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高粗大运动能力。

  • 标签: 小儿脑瘫 针灸 推拿 粗大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针对理论所进行的研究涵盖范围越发广泛,针对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文章以现阶段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且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当代 积极心理学运动 问题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金森健康操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8例(Hoehn—Yahr分期1~3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4)和对照组(n=14)。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帕金森健康操锻炼。锻炼前及锻炼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表和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中第三分量表UPDRSⅢ进行评估。结果锻炼前,两组患者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和UPDRS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改良WEBSTER症状评分和UPDRSⅢ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帕金森健康操锻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 标签: 帕金森病 帕金森健康操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组、康复训练组,每组25例。每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临床疗效评价、Fugl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BI)为观察指标进行康复学评定。结果针康组有效率为92%,优于康复组的76%,各组治疗后FMA、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均P<0.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脑卒中的高效率治疗途径之一。

  • 标签: 针刺疗法 康复疗法 脑卒中
  • 简介:摘要“迷信”行为是竞技运动中的常见现象。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47名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的半结构化访谈,归纳了运动员赛前“迷信”行为的具体表现,探讨了迷信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结果表明(1)被访者呈现的“迷信”行为可分为保持获胜细节、携带幸运物、避免不吉利事件的发生和避免使用谐音“输”的物品4个方面。(2)实施迷信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比赛状态、提高比赛士气、增加心理舒适度和降低心理负担5个方面。本研究发现,运动员利用这些“迷信”行为给予自身积极暗示,有助于比赛发挥;而当不能实施“迷信”行为时则会主动调整自身状态,以便达到较好的赛前心理状态。

  • 标签: 运动&ldquo 迷信&rdquo 行为,竞技运动,自我控制,质性分析,运动员比赛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口部运动治疗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例脑瘫儿童分成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以传统的语言认知综合训练。观察组以口部运动治疗结合传统语言认知综合训练。两组训练的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s-s法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语言发育商的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语言发育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语言表达发育优于对照组。两组语言的理解和操作无显著差异。结论口部运动治疗结合传统语言认知综合训练能更快的提高脑瘫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帕汤治疗帕金森非运动症状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美多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镇帕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消化系统症状积分以及精神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帕汤治疗帕金森非运动症状效果理想,不仅明显改善了临床症状,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帕金森 非运动症状 镇帕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AECG)与运动平板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7年9月我院2500例行AECG检查与378例行TET检查的疑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作为“金标准”,评价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AECG的灵敏度为77.4%、特异度为30.9%、阴性预测值为20.6%,阳性预测值为85.5%;TET分别为84.7%、70.6%、18.6%、94.9%。结论AECG与TET诊断冠心病各有优缺点,TET的灵敏度、特异度在一定程度上优于AECG。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运动护理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实施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上康复运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血糖改善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血糖指标改善效果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对比P<0.05.结论康复运动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有助于强化患者血糖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康复运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运动疗法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在在我院进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运动疗法干预组执行运动疗法程序康复计划,即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实施康复计划,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影响老年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疼痛(35例)、惰性(22例)、缺少督导(15例)、家庭支持系统缺陷(13例)、体力不够(8例)、没有掌握锻炼方法(5例)、担心骨折移位(2例);(2)运动疗法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疼痛评分、体重下降幅度、食欲及平均住院日均好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实施有效的运动疗法干预,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惰性有利于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疗效及满意度,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 心理分析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方法将29例高山滑雪膝关节损伤的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结合其损伤的位置、损伤的类型进行分析。结果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位置多在前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及滑囊炎。根据其膝关节运动损伤的类型,依次顺序为扭伤、拉伤、擦伤、挫伤及切伤。结论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外侧副韧带等损伤发生率较高,且其受伤类型主要包含扭伤、拉伤等,需要加强针对性防护,降低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发生率。

  • 标签: 高山滑雪运动员 膝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卒中下肢瘫痪病人踏车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踏车运动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下肢偏瘫的改善状态。结果在治疗后的FAC评分、FMA评分以及BBS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下肢瘫痪病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踏车运动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瘫痪状态,提高平衡能力以及步行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瘫痪 踏车运动疗法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喂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的,来我科进行治疗的早产儿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了口腔运动干预护理方法。结果两组开始经口鼻喂养、完全经口喂养、住院时间对比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喂养效率、出院体重量、体重量增长速度对比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运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开始经口鼻喂养、完全经口喂养、住院时间,提高喂养效率、出院体重量、体重量增长速度,值得新生儿及NICU病房广泛采用。

  • 标签: 口腔运动护理干预 早产儿 经口喂养
  • 简介:摘要2014年8月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显示在我国人群中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男性0.7%,女性1.0%1。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是指心脏泵血功能严重损害,机体出现活动耐力下降,疲乏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是所有心脏疾病的终点事件。慢性心衰患者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5年病死率达67%,甚至与一些恶性肿瘤相当2。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前传统的心衰治疗认为患者尽量要卧床休养,以减轻心肌耗氧。80年代初,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到运动康复治疗的研究中,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了运动康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些年来,基于诊断和药物治疗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相当多的患者能从心脏急性事件中存活下来,但同时这部分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这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迫切需要康复治疗的参与3。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治疗 心脏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运动平板试验结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7例冠心病患者,全部患者均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检测诊断,并将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观察分析运动平板试验结合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检测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符合率为74.71%(65/87),运动平板试验检的诊断符合率为78.16%(68/87),而两者联合诊断的符合率为100.00%(87/87)。结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运动平板试验结合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准确性高,且无创、经济,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 标签: 冠心病 运动平板试验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脑MRI产生运动伪影的原因,提出抑制消除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7月间我院接受颅脑MRI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方式进行颅脑MRI检查,观察组患者采取加垫法进行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一次扫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扫描成功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一次扫描成功率为82.00%,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1,P<0.05)。结论加垫法进行颅脑MRI扫描可良好抑制、消除运动伪影,保障影像质量,极大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颅脑 MRI 运动伪影 抑制消除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制作一种简易、稳定的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模型,通过行为学测试动物的运动功能,为临床研究提供适宜的模型。方法根据实验要求选取SD大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半切损伤组,于手术后第1、7、14、21、28d这五个时间点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标准和斜板试验标准进行大鼠肢体功能检测,同时采用尼氏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结构变化。结果通过尼氏染色发现脊髓内部的灰质和白质已经出现变性坏死。术后半切损伤组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试验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可以成功制备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并且术后各项功能稳定、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脊髓损伤相关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

  • 标签: 脊髓 半切 损伤 模型 大鼠
  • 简介:摘要社会帮教是完整戒毒治疗的第三阶段,也是戒毒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社区戒毒是我国现阶段主要戒毒模式之一。社区戒毒中社会帮教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社区戒毒的成果好坏,因此,积极探索通过“三个建立”、“两种管法”、“四项机制”等多项措施并举建立建全科学有效的戒毒人员帮教管理体系,从管理上构建一个稳固的社区戒毒服务平台,将为更好的可持续开展社区戒毒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社区戒毒 帮教体系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