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体力活动老年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并探究二者的关系是否由抑郁介导。方法2017年1-3月在上海市黄浦区招募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认知功能受损和抑郁的评估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体力活动评估采用GPAQ量表,内容包括职业活动、休闲锻炼、日常交通、家务劳动四个方面。运用R3.1.0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探讨抑郁是否作为中介变量介导体力活动老年认知功能之间的关联。结果1005例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9.1±7.6)岁,其中男性472例,女性533例。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高血压及脑卒中史后,每周体力活动不足600METs-min的对象相比,每周体力活动达600METs-min以上者患认知功能受损患抑郁的OR值(95%CI)分别为0.14(0.06~0.37)0.11(0.04~0.28)。抑郁认知功能受损存在正向关联,MMSE评分随着CES-D评分的增加而降低(P〈0.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体力活动对认知功能受损的直接作用为-0.148(95%CI:-0.303-0.034),体力活动通过抑郁对认知功能受损的间接作用为-0.046(95%CI:-0.105--0.015);抑郁部分介导了体力活动认知功能受损之间的关联,可以解释二者关系的23.8%(P〈0.01)。结论体力活动认知功能受损存在负向关联,抑郁在二者的关联中起到中介作用。

  • 标签: 体力活动 认知功能受损 抑郁 中介作用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拔牙手术患者的疼痛特征,以及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为寻求减轻拔牙手术疼痛的有效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接受拔牙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老年组),另选择70例接受拔牙手术非老年患者作为非老年对照组。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拔牙手术和护理。进一步将老年组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亚组和常规护理亚组,每组35例。常规护理亚组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亚组行常规护理亚组相同的常规拔牙手术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所有患者的咀嚼痛和咬痛程度进行量化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拔牙后1d和2d老年组的咀嚼痛和咬痛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老年对照组(P〈0.05、0.01)。拔牙后1d和2d舒适护理组的咀嚼痛和咬痛症状均比常规护理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老年患者拔牙后的咀嚼痛和咬痛程度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拔牙时牙科医师应当充分重视老年患者的疼痛特征,有利于进行拔牙手术;舒适护理能够改善老年拔牙手术患者的疼痛,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拔牙手术 疼痛 舒适护理
  • 简介:衰老(aging)作为目前生物医学研究的重大热门问题,越来越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2014年仍然取得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结果,学科共识日趋一致.为了更好地给国内从事衰老抗衰老研究及应用人员开阔研究思路,本述评2012年[1]、2013年[2]的风格有所不同,在描述国内外这些成果丰富的衰老研究专家及其主要成果的同时,探秘得到这些激动人心结果的研究思路以及相关的前期实验依据.

  • 标签: 抗衰老 医学研究 国内外
  • 简介:胃肠道的运动过程是由神经、平滑肌细胞和激素等因素参与,并通过高度复杂的机制进行调控的。胃肠运动功能有障碍会产生一系列症状,如胸痛、吞咽困难、反酸、烧心、腹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老年人是胃肠动力性疾病的高发人群,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其引起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老年人 胃肠动力性疾病 诊治 胃肠运动功能 平滑肌细胞
  • 简介:目的上海男性高龄老人骨健康状况分析维护。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8年4月来我院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BMD测定的男性1227例,部分患者骨转换标志物检测;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骨转换标志物中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N—mid骨钙素(N—mid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正常水平状态;尿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CTX)、尿吡啶啉(PYD)正常状态且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其中PYD中60—69岁80—89岁、60-69岁≥90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腰椎骨密度80—89岁、≥90岁组高于60-69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髋部骨密度80—89岁、≥90岁低于60—69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高龄老人(≥80岁)骨折患病率比60—69岁组高2倍。结论男性高龄老人以髋部骨密度检查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症依据;髋部骨折风险明显增加;骨折风险最高人群是高龄老人;高龄老人应进行骨健康维护。

  • 标签: 老年人 80以上 骨密度 骨和骨组织 生物学标记
  • 简介:国家统计局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大陆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同比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增加了2.93%,基本接近2010年联合国人口年鉴的预计,显示我国人口正迅速老龄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由于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占用了近50%的社会医疗资源,对国家、社会乃至家庭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延缓衰老,健康安度晚年,整体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科学界刻不容缓的任务。

  • 标签: 延缓衰老 老年性疾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统计局 自噬 社会医疗资源
  • 简介:膳食营养家庭老年人的身体功能、生活质量、医疗经济负担及社会和谐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基础.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以循证营养科学证据为基础,结合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状况、膳食习惯和食物供应以及饮食文化等情况,修订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 标签: 中国营养学会 膳食指南 老年人 计划生育委员会 应用 解读
  • 简介:随着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发展,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从5%上升至55%~67%,同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约5%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恶性肿瘤[1],在我国已列第4位。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有调查显示囝约80%的女性及74%的老年男性(≥60岁)患有甲状腺结节,且老年甲状腺癌在同期甲状腺癌患者中发病率为14.3%~28.6%。虽然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但是老年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病死率高,临床上仍采取手术治疗为主[3]。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老年男性 低钙血症 肿瘤术后 甲状腺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
  • 简介:人体可保持自身稳态(Homeostasis,体内平衡、自身功能稳定)功能的稳定,是保证生命活动和延长寿命的关键,氧化损伤及促炎因子反应是机体稳态的两大有害因素,氧化一免疫一炎症连锁反应也是衰老的机理之一。机体可保持终生抗氧化、抗炎功能的稳定,有利于机体稳态的稳定,从而有利于健康及延寿。

  • 标签: 抗氧化 延寿 抗炎 保健 机体稳态 连锁反应
  • 简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虽诊断标准不断更新,疗效却不尽如人意,近十余年来一直是消化学者研究的关注点。当前以脑一肠轴为基础,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来解释及治疗IBS已被广泛接受。随着炎症及肠道菌群改变在IBS发病中认识的进展,以及益生菌对多数IBS患者良好的治疗效应,人们对肠道微生态IBS的关系也愈加重视。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微生态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IBS患者 胃肠道功能性疾病 治疗效应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发病特征及治疗疗效的异同。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门诊诊治的48例(66耳)老年人(老年组)和93例(122耳)非老年人(对照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二者在病程、病因、听力受损、鼓膜穿刺治疗有效性上的异同。结果老年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就诊前平均病程较对照组长,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首诊原因多为耳闷、耳鸣;对照组患者病因也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首诊原因多为耳闷、听力下降。在听力受损伤上,除气骨导差外,均可出现骨导听阈提高,以4kHz、8kHz为主。老年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8%,较对照组的81.2%低。结论老年人非老年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病程、首发症状、治疗有效性上有所不同,需完善筛查、及早诊治。

  • 标签: 老年人 中耳炎 回顾性研究
  • 简介: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是ICU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现代急救危重医学中获得高度重视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2003年SARS流行的抢救实践中,对其加深了认识,积累了经验。但它的定义及发病机制仍众说纷纭。笔者就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断中若干基本概念诊断标准提出以下观点,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断 标准 SARS流行 危重医学 现代急救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稳定期治疗中的问题.探讨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对策。方法调查57例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临床资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观察患者近2周治疗情况。设正常对照组。结果慢阻肺组16%并发肺心病,40%有合并症,低白蛋白血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例数较对照组多(P<0.01).68%服用抗生素,5%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稳定期治疗不规范,建议加强对患者教育、随访、管理。

  • 标签: 慢阻肺 患者 老年 稳定期 治疗中 对照组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室异常和临床的关系,给临床变化判断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总结168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室生化检查结果,以是否有低磷血症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低磷组和非低磷组),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炎症吸收情况及死亡率.结果低磷血症组患者血清钠、钾、钙、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低于无低磷血症者(P《0.05),尿素氮及碳酸氢根高于无低磷血症患者.而且,低磷血症组下呼吸道感染吸收时间稍长于非低磷血症患者,而迁延不愈及死亡率高(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室检查异常病情及预后不良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老年人 下呼吸道感染 实验室检查异常 临床表现
  • 简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由此导致脑卒中、冠心病、慢性肾功能障碍等靶器官损害已引起学者的高度关注,但是,高血压引起的老年脑功能损害的状况,即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序贯性改变尚未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临床上早期识别或诊断高血压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早期临床干预和药物治疗,将会极大地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本文试从老年高血压病对大脑结构及功能影像学的影响,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识别和干预措施进行文献回顾。

  • 标签: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高血压患者 慢性肾功能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 早期识别
  • 简介:全国老龄协会于1996年7月发布我国人口老龄情况,目前全国已有1.2亿老人,占人口总数的9%以上,即将进入老龄社会。据预测,到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13亿,从2020年至2050年的老龄化高峰期,全国老年人口总数将从2.3亿上升至4.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从15.6%上升为27.4%,2020年,80岁以上老人可能达到2780万。

  • 标签: 医疗保健 老人 上海 老龄化 总数 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