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评估在危重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12月,医院儿科重症病房共接收了危重94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18年1月—12月,医院儿科重症病房共接收了危重91例,纳入观察组,采用TISS量表快速评估疾病危重程度、护理级别,指导护理以及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患儿护理中的应用TISS量表快速评估指导护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危重症患儿 护理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onthyroidal illness syndrome,NTIS)是存在于危重患者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涉及脱碘、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蛋白质结合、细胞摄取、受体调节等多方面。危重患儿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于疾病有预后意义,且儿童患者在发生NTIS时可能比成人有更低的激素水平。长久以来人们认为NTIS是一种机体在疾病状态下出现的自我保护机制而不需要进行干预,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却发现,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似乎可以为危重患者带来益处,改善预后,但仍缺乏有力的临床证据,尚有争议。该文将阐述近年来危重儿童NTIS研究新进展。

  • 标签: 危重症 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危重患儿的气道管理是重症康复护理的重点及难点之一。儿童的呼吸道较狭小,当发生支气管炎等疾病时分泌大量黏稠痰液不易排出,易引起气道阻塞、呼吸肌无力、肺实变和咳嗽能力下降等,可加重基础病理学损伤且增加死亡风险。因此,临床上如何根据患儿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价格、清除部位以及方法的舒适性和依从性等因素,为患儿制定合适有效的气道廓清方案,帮助患儿及时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至关重要。

  • 标签: 气道廓清技术 儿童 有效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儿发生失禁性皮炎(IAD)的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相应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进行治疗的300例危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调查其一般资料、皮肤、营养、用药及失禁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300例患儿中,发生IAD患儿为79例,其发生率为26.33%,且其IADS评分为1~5分,且患儿发生IAD的部位以肛周及两侧腹股沟褶皱处为主。单因素分析表明,患儿伴有意识障碍,Braden Q评分较低、改良STAMP营养风险筛查评分≥4分、会阴部位皮肤状况评估工具(PAT)评分较高、血清白蛋白呈低水平,伴有大便失禁或大小便均失禁及水样便等因素,均对IAD的发生存在明显影响(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结果显示,患儿意识障碍、失禁类型、大便性状、尿包的使用方法和吸水性强弱为I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血清白蛋白水平为保护因素。结论危重患儿IAD发生率较高,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对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营养水平,保证皮肤的完整性及改善其失禁情况,对降低IAD发生及促进其好转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危重症患儿 失禁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儿护理方法的运用,探讨总结危重患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护理体会。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确诊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患儿100例,对患儿进行临床密切观察,采取常规护理、胃肠及胃管护理、胃粘膜护理和用药护理方法后,分析患儿的临床护理对胃肠功能障碍的控制情况。结果加强护理后,患儿治愈情况取得明显效果,100例患儿中死亡3例,自动出院21例,存活76例。结论在临床治疗加强护理,对于危重患儿控制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有显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危重症 患儿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儿科危重患儿心理行为反应的影响。 方法:从我院随机抽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治疗的儿科危重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儿心理行为反应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疼痛反应、控制感丧失和分离焦虑来评估危重患儿的心理行为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危重症患儿 儿科 满意度 心理行为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患儿规范化身体约束中循证护理实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儿在不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身体约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从非计划拔管率方面比较,实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从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实验组数据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所有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规范化身体约束的危重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身心健康,提升患儿的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可予以推荐使用。

  • 标签: 危重症患儿 规范化护理 身体约束 循证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儿父母对复苏陪伴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改善患儿及家属在复苏过程的体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方便抽样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住院的危重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属版复苏陪伴利弊评估量表(FPDR-BRS)对危重患儿父母对复苏陪伴的态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有效回收率为94.5%。结果189名危重患儿父母FPDR-BRS总分为(74.75±22.5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危重患儿父母FPDR-BRS总分在与患儿的关系、父母职业、文化水平、有无复苏经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患儿的关系、父母职业和文化水平是复苏陪伴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危重患儿父母对复苏陪伴的认同度处于中等水平,与患儿的关系、父母职业和文化水平是影响复苏陪伴态度的因素,医护人员应根据复苏陪伴态度的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儿及家属在复苏过程中的体验。

  • 标签: 儿童 父母 儿科 危重症 复苏陪伴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细节管理模式应用于危重患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于2020年07月-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危重患儿58例,以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9例,在施治期间分别提供常规管理及细节管理,统计组间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病房管理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以细节管理模式实施管理,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能增加家属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适宜临床借鉴。

  • 标签: 危重症患儿 强化细节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风险管理在危重患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08月本院62例危重患儿,2020年1月-2020年08月31例患儿未采取风险管理(对照组),2021年1月-2021年08月31例患儿采取风险管理(观察组),比较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危重症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患儿
  • 简介:摘要现代重症医学与临床营养支持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已经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的历史。早期的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已成为重症病人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只要肠道功能允许,优先选择肠内营养支持已作为营养支持的基本准则。

  • 标签: 危重病人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呼吸危重领域在2021年度(2020年10月1日到2021年9月30日)有了一些临床进展,重症肺炎发病早期、高炎性反应和病情较重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有效;右美托咪定对年龄>65岁和外科术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能够获益;在呼吸支持领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清醒俯卧位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电阻抗交点法指导滴定呼气末正压、早期应用体外膜氧合、结合神经调节辅助通气指导尽快撤机等相关研究,说明在动态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呼吸支持的重要性,这些研究成果相信也会对呼吸危重患者临床救治提供证据支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简单的生理需求发展到生物—心里的医学模式,更要求护士能够采用先进的理念来满足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并起到良好的治疗性沟通作用。方法心理护理已变成必不可少的护理方案,尤其对于危重的患者,身体的创伤和疾病的折磨已经令他们苦不堪言,再加上环境等特殊原因也可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及病情的加重。结果因此,心理护理是极为重要的。照顾危重的患者也要因人而异,有的患者会因为突然病重而出现愤怒、否认、焦虑不安,还有的患者因为身在监护室的缘故而抑郁绝望,心理承受能力差,依赖心强,对此,我们应达成共同的目标,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达到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情感交流,既可以使患者获得慰藉,也可以减轻患者的孤独,增加安全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标签: 危重症 沟通技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