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细胞合并胆管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从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细胞合并胆管患者中随机抽选出80例参与,将80例肝细胞合并胆管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40例。对照组肝细胞合并胆管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半年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病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值小于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肝细胞合并胆管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中应用价值确切,对于患者预后康复均积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 标签: 肝细胞癌 胆管癌栓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肝细胞侵犯下腔静脉(inferiorvenacava,IVC)形成者并不少见,临床上治疗较困难.自1999年以来,我科对14例肝细胞合并IVC者成功施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肝细胞癌 合并症 下腔静脉癌栓 手术后护理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肝细胞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易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由于预后极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影响肝癌整体疗效提高的瓶颈。肝癌合并门静脉的最佳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随着技术的发展,放疗对于门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证实。个体化及综合治疗的进一步优化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探讨肝细胞合并门静脉放疗及综合治疗的现状和未来前景。

  • 标签: 肝肿瘤,原发性 放射治疗 门静脉癌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肝癌合并门静脉或下腔静脉患者应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 70例入组对象均筛选自本院诊治的肝癌合并门静脉或下腔静脉患者,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将患者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为调强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疗,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的效果比较明显,具备一定的安全度,在治疗中,有优势。

  • 标签: 肝癌 门静脉癌栓 调强放疗 化疗
  • 简介:摘要肝细胞合并胆管是肝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率为0.5%~2.5%,疾病进展快、预后差,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的诊断与治疗共识,造成该疾病的治疗极不规范。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基于国内外本领域研究获得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制订《肝细胞合并胆管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该共识针对肝细胞合并胆管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型、外科治疗、辅助治疗以及其他局部、区域性和系统性治疗进行系统阐述,旨在规范、普及和提高对肝细胞合并胆管的诊断和多学科治疗水平,改善该疾病总体预后。

  • 标签: 肝肿瘤 胆管癌栓 多学科 诊断 治疗 共识
  • 简介:肉瘤样肾细胞临床少见,具有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的临床特点。肉瘤合并腔静脉形成者临床上更为罕见,我院泌尿外科近期收治1例肉瘤样肾细胞合并腔静脉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患者,女,5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3d"入院。无腰腹痛及血尿,无其他慢性病史及肝炎结核病史。查体:右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 标签: 肉瘤样肾细胞癌 腔静脉癌栓 文献复习 临床特点 恶性程度 癌栓形成
  • 简介:目的探讨肝细胞(HCC)合并门静脉(PV)、肝静脉或下腔静脉(IVC)的处理。方法总结1993年1月-2002年1月采用肝切除和取出术治疗HCC合并PV、肝静脉或IVC68例,其中PV63例,肝左静脉1例,肝中静脉合并PV左支1例,肝右静脉、IVC合并PV右支1例,IVC2例。结果6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其中2例患者在术后30d内死亡,术后30d病死率为2.9%,其余6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肝切除和取出术治疗HCC合并PV、肝静脉或IVC是安全的。

  • 标签: 肝细胞癌 癌栓
  • 简介:摘要肝癌合并门静脉(PVTT)发病率高、预后不佳,其治疗模式逐渐向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转变。笔者从肝癌合并PVTT的发生基础、分型,手术治疗指征、术后辅助治疗和术前转化治疗方案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肝肿瘤 晚期肝癌 门静脉癌栓 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 简介:患者,女,79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0余天入院。患者10d前因自觉消瘦行体检,发现左肾占位,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诉近1年来体重下降约30斤左右,伴乏力,纳差,无畏寒发热。CT及MRI检查提示左肾癌伴左肾静脉、下腔静脉(图1)。积极完善术前准备,与肝脏外科同台手术。

  • 标签: 下腔静脉癌栓 左肾癌 MRI检查 体重下降 畏寒发热 左肾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肝门静脉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肝癌患者100例,进行超声检查后,重点观察其门静脉内部回声及血流特点,并与CT、MRI或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发现伴有门静脉者37例,与CT、MRI或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检测不仅能够准确探及门静脉内的所在部位,还可通过对其回声类型及其血流状况的分析,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超声 肝门静脉癌栓
  • 简介:目的探讨在TempofilterⅡ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肾癌Ⅲ型下腔静脉切除的安全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治疗的7例肾细胞合并Ⅲ型下腔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经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放置TempofilterⅡ腔静脉滤器于下腔静脉内近心端,然后在全肝血流阻断下切开肝下下腔静脉,直视下切除。结果7例患者术前均经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明确诊断,7例均手术成功,6例与下腔静脉无明显浸润,1例浸润下腔静脉侧壁行下腔静脉成形。全组无肺栓塞(PE)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TempofilterⅡ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肾癌下腔静脉切除是安全的,可有效预防PE的发生,术中全肝血流阻断在无血状态下切开下腔静脉是完全切除的关键。

  • 标签: 腔静脉滤器 肾肿瘤 下腔静脉 癌栓
  • 简介:通过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合并胆管的螺旋CT影像资料,探讨其影像学特点,并认为该病多见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以及胆管内的强化时相可能取决于肝内原发灶的强化时相,该病易误诊为胆管细胞,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鉴别。

  • 标签: 肝癌 胆管癌栓 CT
  • 简介: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PVTT)的疗效。方法:对52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患者实行伽玛刀治疗。采用50%~700/0等剂量曲线覆盖计划靶区(PTV),单次处方剂量为3.0~4.5Gy,照射总剂量在30~49.5Gy之间,并观察PVTT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伽玛刀治疗结束3个月后,门静脉完全缓解18例(占34.62%),部分缓解23例(占44.23%),稳定4例(占7.69%),进展7例(占13.46%),总有效率为78.85%。生存6个月48例(占92.31%),生存12个月38例(占73.08%),24个月29例(占55.77%),中位生存期为14.04-月。结论:伽玛刀治疗门静脉疗效确切,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肝细胞癌 门静脉癌栓 伽玛刀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医院逐步开展下腔静脉的手术治疗,针对不同分型的下腔静脉,采取了包括肾癌根治性切除、下腔静脉部分切除及体外循环辅助下的取出等多科室合作的手术治疗,都收获了良好的疗效。作者对近年来肾癌伴下腔静脉的外科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下腔静脉癌栓 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辅助手术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T鉴别门静脉血栓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50例门静脉血栓与50例门静脉患者的资料。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结果  50例门静脉血栓患者中,42例(84.00%)血栓位于门静脉主干。栓子出现高密度影15例(30.00%)、中等密度26例(52.00%)、低密度9例(18.00%)。栓子完全栓塞8例(16.00%)、偏心栓塞42例(84.00%)。50例CT平扫低密度30例(60.00%);门静脉管腔直径增粗40例(80.00%)。完全栓塞49例(98.00%)。在门静脉右支30例(60.00%)、左支12例(24.00%)、主干5例(10.00%),肠系膜上静脉3例(6.00%)。结论  门静脉血栓与在密度、强化、栓塞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CT可提升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CT 门静脉血栓 癌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细胞(HCC)是典型的炎症相关性癌症,肿瘤免疫环境(TIME)在HCC发生、发展和抗肿瘤治疗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免疫治疗效果与TIME密切相关,因此,靶向免疫环境是治疗肝细胞的一项具有吸引力的策略。现阐述HCC免疫环境的特点,基于免疫环境的治疗方法,以及HCC对免疫疗法产生应答或抗性背后的免疫环境信息。

  • 标签: 肝细胞癌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免疫细胞 免疫检查点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