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脉管瘤是含有血管和淋巴的一种少见的血管-淋巴管畸形。多数病变出现于儿童,90%出现在颈部和腋窝,发生在纵隔较少见,其中前纵隔是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合并有脾脏脉管瘤的更为罕见,但影像表现具有特异性。本文通过报道1例前纵隔合并脾脏脉管瘤病例,重点介绍该病的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该病及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从最原始的形态学分类到现在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历经数百年的历史。2018年国际血管异常研究会(ISSVA)在1996版、2014版分类基础上,对血管肿瘤进行细化及补充,增添了15种少见的血管肿瘤;脉管畸形中,对毛细血管畸形亚型进行重新分类,将"疣状血管瘤"更名为"疣状血管畸形",增添了"肢体毛细血管畸形合并先天性非进展性肢体过度发育"、"CLAPO综合征"等疾病,并增加了PIK3CA相关的过度增殖性疾病谱这一类疾病。本文阐述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分类萌芽、传统分类及现代分类,比较1996版、2014版及2018版ISSVA分类的异同,并阐述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的现代分类对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简介:脉管畸形是较为复杂的病种,其治疗在近年来进展迅速。针对不同类型的脉管畸形,多样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也为专科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针对葡萄酒色斑(portwinestain,PWS)可采用激光、光动力及手术治疗;静脉畸形可采用硬化、激光及手术治疗;动静脉畸形可采用介入、注射及手术治疗;淋巴管畸形可采用硬化、药物及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脉管畸形,如何选择最为恰当的治疗方法是专科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脉管畸形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具有终生持续生长的特性,对于病变的“去”和“留”,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评估。因此评估患者的治疗风险及疗效,掌握治疗效果和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
简介:摘要59岁女性患者,发现心脏占位5天。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占位性病变。2019年6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肿瘤切除术。常规病理提示脉管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后电话随访半年,恢复良好,复查超声心动图未见肿瘤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脉管炎患者在临床上的一些具体表现,针对患者的临床病症,找到患者患上脉管炎的病因,从而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治疗前提,帮助其改善患者的病症。方法:针对我院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的36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性别、病程、年龄以及病史等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类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症。结果:从年龄上看,患有动脉硬化性脉管炎的患者通常在45岁以上,而患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患者通常在50岁以下,患上静脉炎的患者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从性别看,男性患上脉管炎的几率高于女性。从病史来看,患有心血管疾病以及经常吸烟的患者患上脉管炎的几率更高。结论:脉管炎常常伴有下肢性溃疡,而引起患者患上脉管炎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才能更好的对症下药。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观察临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期间采用脉管复康片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方案产生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2023年7月,抽取该时间段内来我院治疗的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观察,坚持奇偶数原则,以25例为一组进行均分,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脉管复康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结合脉血康胶囊进行联合治疗。通过1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结果:依据数据研究结果来看,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且具有较高的治疗满意度。上述数据统计结果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结论:使用脉管复康片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脉血康胶囊进行治疗,可以弥补单一治疗模式的不足,不仅可以巩固临床整体治疗效果,还可以保障治疗安全性,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和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癌栓与血栓的MSCT影像特点及病变解剖部位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2013年8月-2014年8月广东省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经临床诊断的18例肝硬化合并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癌栓组)和12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血栓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MSCT平扫,以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3期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5mm厚度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技术对门静脉行3D重建。观察门静脉癌栓和血栓的影像特征、分布情况及侧支循环血管形成情况,比较癌栓和血栓在平扫和增强扫描各时相的密度差异。结果癌栓组中,CT平扫12例呈低密度并血管增粗,6例呈等密度;CT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癌栓均呈不均匀强化、15例可见滋养血管影,门静脉期4例呈稍高密度、5例呈等密度、9例呈低密度,延迟期均呈低密度;18例门静脉癌栓均累及门静脉左或/和右支,仅6例累及门静脉主干。血栓组中,CT平扫3例呈等密度,3例呈低密度,6例呈稍高密度;CT增强扫描血栓均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血栓部位无对比剂充盈;12例中,11例门静脉血栓累及门静脉主干,6例血栓延伸至左叶或/和右叶门静脉分支。门静脉癌栓和血栓在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延迟期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增强扫描的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癌栓密度明显高于血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癌栓累及门静脉左或/和右支的概率明显高于血栓,而血栓累及门静脉主干的概率明显高于癌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结合MSCT平扫及3D重建技术,能客观显示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癌栓与门静脉血栓的影像特点及其累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