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稳心颗粒在治疗甲亢引起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6月—— 2015年 6月我院收治的甲亢引起心率失常的患者 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心得安、甲巯咪唑,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使用稳心颗粒,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 61.22%,有效 32.65%,无效 6.12%,总有效率 93.88%;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 45%,有效 37.5%,无效 17.5%,总有效率 8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1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临床治疗甲亢引起的心率失常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稳心颗粒 甲亢 心率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心率失常的急救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心率失常患者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29例痊愈出院,无明显后遗症。3例抢救无效死亡,成功率90.6%。结论中毒合并心率失常的急救应迅速对症治疗,其中早期应用保护心肌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以预防心脏后期并发症,对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愈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中毒心率失常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8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率失常的发作次数。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价值较高,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 冠心病 心率失常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异常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PI200A系列动态心电记录盒对2009年到2011年我院就诊的500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测定,其中男性242例,女性258例。结果心率变异性(HRV)能较好地反映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活动的平衡状态。心率变异性降低者均伴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与HRV降低趋于正比关系。结论本研究表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通常表现为心率变异降低,心率变异性降低者是心律失常发生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心率变异 降低 心律失常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衰合并心率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心衰合并心率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本次所有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升高(P<0.05),患者心功能也有一定改善,治疗后患者心室率相对于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本组患者用药后血压下降者2例,局部发生轻微静脉炎者1例,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心衰合并心率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但是一定要合理把握碘胺酮的应用指征以及给药剂量。

  • 标签: 心率失常 心衰 胺碘酮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心病并心率失常患者临床治疗药物安全性。方法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诊断并收治冠心病并心率失常患者64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患者使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胺碘酮,两组疗程均为30d,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当无可比性,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效果较高,不良反应冥想低于胺碘酮,适于临床治疗各类心律失常

  • 标签: 冠心病 心率失常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 ( 41例 )与观察组 (41例 ),在治疗前 4周内所有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观察组口服胺碘酮片,疗程均为 8周,均同时接受冠心病的正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相关指标,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46%,差别有统计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用药途径方便、安全,而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评估分析胺碘酮治疗室性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58例室性心率失常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25例患者接受胺碘酮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组25例患者中,显著改善11例,改善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33例患者中,显著改善12例,改善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1.8%,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率失常,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该药物治疗安全有效,且经济划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胺碘酮 室性心率失常 临床评估
  • 简介:摘要:在当今的冠心病心率失常治疗中,蒙医药越来越受到社会所关注。基于此,本文就对冠心病心率失常治疗过程中的蒙医药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的分析,可以为冠心病心率失常的蒙医药治疗提供相应参考。

  • 标签: 冠心病心率失常 蒙医药 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乌头碱中毒致心率失常患者中,实施优质急救护理干预,分析效果。方法:病例是乌头碱中毒致心率失常患者,共60例,时间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普通护理干预组(30例):实施普通护理干预。优质急救护理干预组(30例):做好优质急救护理干预。比较效果。结果:护理后,优质急救护理干预组的诊疗依从性评分、临床护理满意率更高[(3.78±0.21)分、96.67%,同普通护理干预组的(2.54±0.17)分、86.67%比较](p<0.05)。优质急救护理干预组HAMA评分更低[(6.15±1.03)分,分别同普通护理干预组的(9.15±2.14)分对比](p<0.05)。优质急救护理干预组心率失常终止时间、留观时间均更短[(4.23±0.14)h、(16.15±0.33)h,分别同普通护理干预组的(6.57±1.23)h、(18.89±1.57)h对比](p<0.05)。结论:在乌头碱中毒致心率失常患者中,实施优质急救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更好。

  • 标签: 乌头碱中毒 心率失常 急救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3个月后判断药物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颗粒可改善心肌肉缺血症状,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于我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老年住院患者80例,其中冠心病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老年患者40例为对照组。经24h动态心电图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心率变异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最低心率为(67.5±10.0)次/min高于对照组,最高心率为(115.2±19.5)次/min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变异各项指标均较低对照组,但仅有SDNN与PNN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十分重要,可有效防止室性心律失常事件。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治疗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2例。参照组行一般治疗方案,实验组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能够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率失常疾病中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54例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配合使用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4%)显著优于对照组(73.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冠心病 心率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障碍合并心率失常患者共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报告结果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结果在住院期间第1次和第2次复检,观察组患者心率失常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第3次和出院后半个月、1个月复检,观察组心率失常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及其家属总满意度分别为97.33%、82.67%,两组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在精神障碍患者合并心率失常的应用中效果显著,能减少患者受药物因素引发的心率失常发生率,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精神障碍 心率失常
  • 作者: 孙小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03-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
  • 机构:[摘要]目的:对脑钠肽在不同心率失常判定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中选取107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正常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则血浆中脑钠肽浓度以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心律失常患者出现脑钠肽升高的约占68.22%,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脑钠肽升高的占74.19%,交界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脑钠肽升高的占55.88%,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脑钠肽升高的占73.81%。且房性心律失常组、室性心律失常组、交界性心律失常组血浆中脑钠肽浓度明显高于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钠肽和心律失常具有相关性,但在判断不同心律失常时差异不明显,脑钠肽浓度和房性心律失常呈正相关,可以以此为参考用来诊断、治疗房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