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辩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皮肤缺损情况,在近节指背切取皮瓣,皮瓣包含指背神经及指固有神经背侧支,逆行修复创面。结果15例皮瓣有14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小部分坏死。成活皮瓣无臃肿,质地软,供区无并发症,关节活动不受影响。结论该皮辩不损伤指固有动脉、神经,操作简便,手术一次完成,是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指背神经 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指损伤
  • 简介:提出了一种直流无刷电动机的N-PID转速调节器的设计方法。在直流无刷电动机的高性能速度跟踪中,若仅采用传统的PID调节器,则难以克服系统超调和短时振荡问题,采用复合N-PID的控制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功能在线调整PID控制参数。介绍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直流无刷电机神经网络调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运用这种设计方法很好地抑制了超调和振荡。

  • 标签: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直流无刷电动机 神经网络控制
  • 简介:利用BP神经网络构造一个评价模型,对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实验教学进行综合评价。

  • 标签: 实验室 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 简介:麦克尤恩在《星期六》中运用脑神经科学认知大脑的智慧,阐述了认知的建构主义本质,指出人类虚构故事的自然本能与认知过程中反思、校准和修正先见的必要性。小说将主角设定为脑外科医生,探讨了根植于脑神经科学的大脑如何运用充满情感的叙述引导个体正确地感知和判断,指出生活经验隐而不现的编故事本质。

  • 标签: 《星期六》 麦克尤恩 脑神经科学小说 叙述虚构
  • 简介:BP算法是人工神经网络的传统常用训练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新型的、随机性的、全局性的优化方法。基于MATLAB对比这两种训练方法的异同和优缺点,从而达到神经网络的最优化训练,充分发挥神经网络的作用。

  • 标签: 神经网络 BP算法 遗传算法 训练
  • 简介:针对无刷同步发电机旋转整流器常见故障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BP神经网络的旋转整流器故障识别方法。运用小波包分析(WAP)提取故障特征信号,建立故障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采取粒子群-人工蜂群(PSO-ABC)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最优初始连接权值和阈值等结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

  • 标签: 同步发电机 旋转整流器 WAP PSO-ABC 故障识别
  • 简介:研究粉煤灰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将对粉煤灰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也非常有利。应用BP神经网络对粉煤灰混凝土极限粘结应力进行预测,表明该预测方法预测精度高,高效可行,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不仅为粉煤灰混凝土极限粘结应力的获得提供了新方法,而且为寻求关于粉煤灰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各影响因素之间内在的和整体的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神经网络 粉煤灰混凝土 极限粘结应力
  • 简介:对一类具有摄动的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基于动态面控制技术,提出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法消除了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后推设计中,由于反复求导而导致的复杂性问题.通过对下界的讨论,避免间接控制中的奇异性问题.利用李亚普诺夫方法,证明闭环系统是半全局一致终结有界,且通过适当选择参数,跟踪误差收敛可以达到任意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自适应控制 神经网络 严格反馈系统 动态面控制
  • 简介:研究海歆集团洗衣机订单需求预测,制造业在国内行业竞争激烈,早已进入微利时代。降低库存和加强原材料成本控制是提高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由于洗衣机订单变化受季节性和随机性影响较大,传统预测模型对订单变化规律难以准确描述,无法满足预期精度要求。根据该企业目前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生产方式,构建灰色神经网络模型来进行订单预测。利用灰色神经网络处理订单产生中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仿真试验表明,相对于传统预测方法,改进灰色神经网络提高了订单需求的预测精度,可企业制定生产及采购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洗衣机订单 需求预测 灰色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 简介:针对一类具有饱和非线性输入的混沌系统,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逼近能力提出一种控制方案。该方法利用自适应控制和鲁棒控制,使系统可在模型函数和外扰未知下,设计出结构简单有效的控制器,有效消除了现实中由于饱和非线性输入的存在而引起的控制器抖动的不良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混沌系统 饱和 非线性输入 神经网络控制 自适应控制
  • 简介:逆控制法通过逆建模使串联控制器拥有与被控对象互为倒数的传递函数.将逆控制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可以使逆控制法的控制效果都得到改进.以经典热工过程为控制对象,通过逆控制器与常规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仿真比较,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快速反应性、精确的控制效果以及很强的自适应能力.

  • 标签: 逆控制 神经网络 仿真 热工过程
  • 简介:目的探讨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老年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延误诊治的原因。方法对26例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常因忽略血糖检查而延误诊治;代谢异常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麻痹的主要发病机理,血管损害起着重要作用。结论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应及时检查空腹血糖可避免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动眼神经麻痹 临床特点 血糖
  • 简介:在分析了粗糙集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各自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将两者综合集成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思想是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神经网络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属性约简,借此来简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利用该方法对航材的消耗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训练次数并且预测效果比传统神经网络效果好。

  • 标签: 粗糙集 BP神经网络 航材消耗
  • 简介:基于后推设计方法,Nussbaum函数的性质及积分型李亚普诺夫函数,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方案。通过引入示性函数,提出一种简化死区模型,取消了死区模型的倾斜度相等的条件。此外,该方法取消了函数控制增益符号已知和死区模型参数上界、下界已知的条件。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是半全局一致终结有界。

  • 标签: 死区模型 神经网络控制 自适应控制 后推 NUSSBAUM函数
  • 简介:目的:建立不经分离同时测定安痛定注射液中三组份含量的方法.方法:运用误差反向传播(BP)的人·工神经网络法(ANN)并将人工神经网络法与标准法测得实际样品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法测得模拟样品中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100.6%、100.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1.8%、1.7%,经t检验表明,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法可快速、准确地测定复方药物制剂多组份含量.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法 安痛定注射液 测定 氨基比林 安替比林 巴比妥
  • 简介:目的:评价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5年9月参加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共62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教学模式组31人,采用常规教学法.EBM教学模式组31人,在常规教学法的基础上融入EBM理念.24周临床轮转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并调查学员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79.06±7.28分对80.94±5.21分,E=0.2491),但EBM教学模式组学员临床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常规教学模式组(84.52±8.19分对76.68±9.18分,E〈0.05).此外,相较于常规教学模式组,EBM教学模式组学员对当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更高(87.1%对64.52%,E〈0.05).结论:EBM教学模式更易被学员接受,有助于培养学员临床思维并提高其解决临床问题的综合能力,值得在神经内科及其他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医学 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高职教育招生规模中期预测,是制订高职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如何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灰色关联分析基础上,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湖北省2015—2025年高职教育招生规模进行预测,并预测未来高职生源的基本构成:普通高中毕业生约占35%;职业高中毕业生约占25%;普通中专毕业生约占21%;成人中专毕业生约占高职生源19%。

  • 标签: 高职招生 BP神经网络模型 优势分析 中期预测
  • 简介:目的CT引导下经圆孔外口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V2支)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3例三叉神经痛病例,在局部麻醉下,采用GEBrigtSpeed16层CT扫描定位,经眶下裂入路圆孔,进行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结果23例患者,经过CT下定位均能精确进行射频治疗,效果良好者22例;1例为轻微好转,仍需口服止疼药物。结论CT眶下入路达圆孔外口穿刺路径无大血管及神经,能精确定位穿刺针位置及深度,且在局麻下即可操作,方便安全,易于快速判断疗效。

  • 标签: 三叉神经痛V2支 CT引导 圆孔
  • 简介:目的总结31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巨大听神经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31例巨大听神经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31例患者术后均治愈出院,1例复发。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加强病情动态观察,注重神经系统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听神经瘤患者护理的重点。

  • 标签: 巨大听神经瘤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