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用围手术期护理,对进行内胆管结石叶切除治疗的病人的治疗结果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该病治疗并自愿参与研究的100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正常普通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病人治疗效果更好,有效率为98.0%,且并发症概率更低,为10.0%;对照组的病人治理效果一般,有效率为88.0%,且并发症较多,概率为22.0%;两组病人的数据差别较大,比较明显。结论观察组使用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有该病的病人护理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药物联合超声、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4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甲氨蝶呤(MTX)肌注+超声下清宫为对照组,应用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宫腔镜下清宫为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治疗CSP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直观、安全、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介入性子宫动脉栓塞 剖宫产瘢痕妊娠 宫腔镜
  • 简介:面神经鞘瘤属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从桥小脑角至腮腺区的面神经任何节段和分支,以乳突段、迷路段多见。对肿瘤大、侵犯广的患者常采用侧颅底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脑脊液漏、脑水肿、后组脑神经麻痹失代偿、急性肺水肿等。肺动脉栓塞并非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未经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30%以上。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神经鞘瘤 后组脑神经麻痹 桥小脑角 腮腺区 侧颅底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应用于治疗癌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6年我院收治的15例确诊为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在TACE的基础上给予部分脾动脉栓塞。以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象指标(白细胞、血小板)、免疫功能指标(CD4+细胞比值、CD4+/CD8+)、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为观察指标,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患者白细胞数量为(2.16±0.48)×109/L,治疗后升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7d,患者血小板数量为(112.78±5.76)×109/L,高于治疗前,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患者CD4+细胞比值(%)为34.78±1.62,治疗后升高,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患者CD4+/CD8+比值为1.59±0.53,高于治疗前,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联合TACE用于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 标签: 脾动脉栓塞 肝癌 脾功能亢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临床护理体会。方法以我院就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中转手术率、贫血症状缓和率以及肿瘤的减小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经过相应的护理以后,对照组肿瘤减少19例、月经减少14例、贫血症状缓和16例且有中转手术7例;观察组肿瘤减少31例,月经减少17例,贫血症状缓和31例,中转手术仅为1例。观察组的康复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过程中,在手术期开展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子宫肌瘤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 临床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除治疗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70例内胆管结石患者开展临床试验,依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n=35)实施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n=35)通过其他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8.5%,对照组为17.1%。可见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将切除用于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帮助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并增强结石清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具备理想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因此在内胆管结石中有加强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肝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准切除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6年间我院240例精准切除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240例,手术时间200-300min,平均240min,中出血150~800ml,平均300ml,本组病人全部治愈。术后出血1例,术后胆漏2例,无死亡。结论精准切除由于术前诊断精准,中出血减少,病灶得以彻底切除,残余组织结构完整,术后并发症大幅度减少,治愈率明显提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你了康复时间。

  • 标签: 精准肝切除术 三维可视化肝脏模型 Child分级 解剖性肝切除技术 Pringle手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选择最佳的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案,分析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46例内胆管结石患者均分两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的数值更低,结石清除率数值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数值更低。结论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腔镜切除的效果显著,与开腹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更短,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值得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段切除 与胆管切开取石治疗内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5 年 6 月 -2016 年 6 月我院内结石患者 7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 39 例,行胆管切开取石,观察组 39 例,行段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准确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 观察组手术输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 ); 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对内结石患者采取段切除治疗较胆管切开取石更有优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肝内结石 肝段切除术 胆管切开取石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取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230例,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0例患者中栓塞发生于主肺动脉者36例,左右肺动脉者72例,左右中间段动脉者43例,肺叶动脉者51例,肺段动脉28例;主要表现为充盈缺损、管腔突然狭窄或者闭塞。结论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不仅能够清晰显示出栓子的部位、大小、数量及类型,而且能够显示出栓塞部位管腔的狭窄程度,还具有扫描速度快、无创伤性、检查方便、迅速、后处理功能强大,图像清晰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肺动脉造影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为选择最佳的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案,分析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46例内胆管结石患者均分两组,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组的数值更低,结石清除率数值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数值更低。结论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腔镜切除的效果显著,与开腹手术相比,手术时间更短,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速度更快,值得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异甘草酸镁对于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损害的疗效。方法从本院2014年07月~2015年07月化疗后出现损害的血液肿瘤病例中选择7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TBIL、AST与ALT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依次为(12.65?4.69)?mol/L、(30.37?14.39)IU/L、ALT(36.01?14.47)IU/L、91.89%,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肿瘤患者,异甘草酸镁在其化疗损害上的疗效性较高,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硫普罗宁 血液肿瘤 化疗后肝损害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对囊肿患者中出血量及术后血清AST、ALT、TBIL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囊肿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前后1周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及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AST、ALT、TBIL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观察组血清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囊肿可明显减少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其血清AST、ALT、TBIL水平,改善肝功能。

  • 标签: 肝囊肿 腹腔镜下小切口手术 AST ALT TBIL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开窗治疗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5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以传统式开腹治疗,实验组(55例)予以腹腔镜开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出血量(1.2±1.0)ml、手术时间(60.0±11.0)h、住院时间(5.0±1.8)d,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21.7%相比,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3%更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开窗应用于囊肿患者中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开窗术 肝囊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84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各组42例。结果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5.71%,对照组为16.66%X,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为21.42%,对照组为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患者后期生存质量的改善。

  • 标签: 中晚期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