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钱迪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5-31
  • 出处:《护理前沿》 2022年第9期
  • 机构:摘 要:目的:针对介入手术后治疗护理产科患者相关方法。能够起到的效果以及部分注意事项进行研究与讨论。方法:通过选择保守治疗没有起到预期治疗效果的产科急性难治性大出血患者5例,分别从介入治疗手术前、手术中与手术后的护理工作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经过介入治疗护理,产科患者们成功完成手术,并在术后保持稳定情绪,生命体征也十分平稳,5例患者均没有出现相关并发症,顺利出院。 结论:介入治疗护理对于产科急性难治性产后储出血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与恢复效果,产妇经过完整的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恢复效果良好。
  • 简介:摘要:所谓的瓣膜性心脏病,实际上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心脏疾病。退行性瓣膜病的实际发病率每年都在不断增多,特别是退行性主动脉脉狭窄。很多年龄比较高,而且有多种疾病的患者很容易患上退行性瓣膜病,而且在人工生物瓣膜的衰败需再进行手术的过程当中,患者很有可能面临二次手术的风险,所以在治疗方面,过去传统的外科手术有着特别高的风险,随着心脏瓣膜器械技术的不断发展,给这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希望。本篇文章是在最近几年来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各类型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来进行概括。

  • 标签: 瓣膜病 介入治疗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危冠心病介入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高危冠心病患者共计82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划分成参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做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区别,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老年高危冠心病 介入手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介入护士围手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作用。方法: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先随机选择约150例正在医院诊治的脑血管介入患者为主要调研对象,再随机分成参考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常规护理+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结果:两组住院费用和疾病患病率的变化具有重要统计价值(P

  • 标签: 脑血管患者 介入护士 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介入护理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进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9月-2021年2月,使用对比分析方法,以观察组和对照组为本研究小组名称,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将60例例患者分入2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介入护理,在研究期间统计患者相关资料,重点记录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运用介入护理的观察组脑血管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全程介入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脑血管痉挛、脑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介入护理 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介入护理措施并探究其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64例进行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划分,每组32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介入护理对保障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影响。

  • 标签: 介入护理 脑血管介入治疗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实验中共选取研究对象73例,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在对其进行检查诊断后均实施消化内镜治疗,治疗后,39例患者停止出血,其余34例患者再次出血,本次实验中,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究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据实验分析来看,再出血组、未出血组两组患者的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出血量、血小板、Hb、BUN数据存在有明显差异,(P<0.05),而其余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出血量、血小板、Hb、BUN是治疗后再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消化内镜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的效果,明确其对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48名患有消化性溃疡,进而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病人进行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病人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是24人。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是传统护理,观察组是优质护理。结果 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较为优异;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其在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且能够提升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可选择在临床上推广该种护理方法。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实施无痛胃镜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SDS、SAS量表评定两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HR、MAP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4.51,4.73;P<0.01),HR、MAP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t=2.48,4.96;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1,P=0.034),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28,P=0.012)。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消化内镜治疗患者的康复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提高止血疗效,降低再出血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的效果,明确其对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48名患有消化性溃疡,进而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病人进行治疗的时间都处在2020年12月到2022年12月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病人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是24人。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是传统护理,观察组是优质护理。结果 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较为优异;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良好,其在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且能够提升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可选择在临床上推广该种护理方法。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消化内镜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于我院行消化内镜治疗的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临床指标、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4)。研究组血红蛋白恢复>110g/L时间、上消化道持续出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躯体疼痛、生理机能、心理健康状况、角色生理、角色心理状况、社会机能、主观健康状况、活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躯体疼痛、生理机能、心理健康状况、角色生理、角色心理状况、社会机能、主观健康状况、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综合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消化内镜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缩短血红蛋白恢复>110g/L时间、上消化道持续出血时间、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内镜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存桂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重庆404700
  • 简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患者要求日益增加,心脏介入技术的发展变得迅速起来。心脏介入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断方法,它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是一种有创的诊治方法。一般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球囊扩张,以及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等。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心律失常的疾病,永久起搏器安装术以及射频消融术是目前唯一的根治办法。其中临床中最多的是用于冠脉介入手术的冠状动脉造影术以及支架植入术,本文就几个心内科常见介入手术护理手段展开讨论。

  • 标签: 心内科;介入手术;护理
  • 简介: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和心律失常等病变的一种疾病。它占心血管疾病死亡总数的50%左右。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此病最有效方法之一,有并发症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安全和简便等很多优点。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48例子宫肌瘤病人均采用介入治疗。结果47例子宫肌瘤均有明显减小。出血量较前明显减少,贫血明显改善。结论护理对介入后的观察与护理是介入治疗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介入治疗能否顺利进行,并能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子宫肌瘤 介入治疗 护理
  • 作者: 陈晨 2. 通讯作者:李彩霞 1. 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2. 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0-07-16
  • 出处:《护理前沿》 2020年第08期
  • 机构:介入放射学是一门融合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为一体的学科,涉及人体消化、心血管、神经、泌尿、骨骼等几乎所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其具有微创、简便、安全、疗效高,并发症少等特点,从而备受医患青睐,成为很多疾病的首选诊治方式。介入治疗作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手段,建立大型杂交手术室也成为越来越多综合性医院的发展趋势,而介入导管室的护理人员长期接触化学药物,污染物品,长期处于 X射线的照射下, DSA造影机的噪音环境中 ,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做好导管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