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晨 2. 通讯作者:李彩霞 1. 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2. 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0-07-16
  • 出处:《护理前沿》 2020年第08期
  • 机构:介入放射学是一门融合影像学和临床治疗学为一体的学科,涉及人体消化、心血管、神经、泌尿、骨骼等几乎所有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其具有微创、简便、安全、疗效高,并发症少等特点,从而备受医患青睐,成为很多疾病的首选诊治方式。介入治疗作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手段,建立大型杂交手术室也成为越来越多综合性医院的发展趋势,而介入导管室的护理人员长期接触化学药物,污染物品,长期处于 X射线的照射下, DSA造影机的噪音环境中 ,对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做好导管室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刻不容缓。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由于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效果显著等优势,现已成为了临床用于攻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治疗,不仅能及时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而且还能避免开胸手术造成的巨大创伤,进而在急救治疗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综合疗效。目前,国内外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为了进一步确保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对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的护理情况与研究进展做出了如下综述。

  • 标签: 护理干预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生命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脓肿介入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肝脓肿介入治疗者进行研究,共20例,平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研究组,各1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负压引流术 术中配合 综合护理 导管堵塞
  • 简介: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发生凝结,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体内血液流动过于缓慢或者血液成分发生变化或者静脉壁损伤,最终导致血液在深静脉内发生不寻常的凝结。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一侧肢体发生肿胀,导致患者腿脚疼痛、难以行走。如果病情严重,栓子脱落,还会导致肺栓塞,甚至引起患者猝死。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的神经内科患者162例,将其按照入院号数的奇偶性,分为两个不同组别,每组81人。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结合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实施介入护理,最后从治疗的效果、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6%,并发症概率6.17%,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应结合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对基础的护理措施实施优化,从而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减少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因此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介入护理 脑血管疾病 并发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治疗效果、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参与本研究,随机抛硬币法均分为常规组及实验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介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结论: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通过介入护理,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负性情绪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因此,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介入护理,以提高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效果。

  • 标签: 介入护理 脑血管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消化系统症状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0名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实验组儿童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调整、生活方式调整和健康教育。对照组儿童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儿童在消化系统症状的缓解程度、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体而言,实验组儿童在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缓解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缓解儿童的消化系统症状,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系统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介入护理对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治疗效果、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80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名。观察组接受介入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护理对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具有显著的影响。它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介入护理 心脑血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伴发出血可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给予患者有效治疗的同时应予以精心的护理,使患者能及时康复。幽门螺旋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关键因素,故指导患者规范的用药对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的意义。2016 年11 月-2018 年10 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 148 例,对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护理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和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进行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程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中通过全程护理配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

  • 标签: 消化内镜 消化道息肉 电切除术 全程护理 护理配合 护理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综合止呕护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消化道反应的影响。方法:从在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中抽取96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止呕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止呕护理,两组患者给予相同止呕药物,分析两组患者具体情况。结果:在无其他因素干扰下,实验组患者止呕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化疗时多数患者易出现呕吐症状,给患者身体、心理带来不适,综合止呕护理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消化道反应,同时有助于及时防范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事件,提高患者住院疗养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止呕护理 消化道肿瘤 不良情绪 消化道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选择消化内镜检查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1-2022.1年接诊的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病人6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病人分组,一组病人接受常规消化内镜检查配合外科常规手术治疗,共计30例作为对照组,一组病人接受图像增强内镜技术配合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共计30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的疾病诊治效果差异性。结果  研究组病人的毛细血管、胃小凹分型以及病变形态影像质量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关于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选择图像增强内镜技术配合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黏膜切除术进行诊治,能够显著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保证疾病诊疗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癌前病变 消化内镜技术 诊治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脑梗塞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抽取62例脑梗塞介入治疗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62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31例患者应用一般护理,实验组31例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34.48%,明显高于实验组(13.79%),P<0.05。结论对脑梗塞介入治疗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具有较显著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脑梗塞 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