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7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对趋化因子(chemokines)作用的研究已不局限于趋化免疫细胞,其在炎症、感染、自身免疫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得到证实,而CXC类趋化因子受体3(chemokineC—X-Cmotifreceptor3,CXCR3)也逐渐受到关注,其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CXCR3在几种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近况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趋化因子 受体 恶性肿瘤 免疫细胞
  • 简介:1病例资料女,65岁,因"发作性晨起心悸、抽搐15+年,再发1h"入院.入院前15+年,常于凌晨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大汗,继发意识丧失、抽搐,每次持续2h~3h,可自行缓解,无明显饥饿感,发作间期正常,入院前1h再发类似症状.发病后体重增加约15kg.无类似家族史.

  • 标签: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 影像学诊断
  • 简介:一、病史患者,男,57岁。2010年8月30日因"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2年"来我院呼吸科就诊,门诊拟"呼吸困难,原因待查"收治。患者2008年7月感冒后出现胸闷、呼吸费力,活动时症状加重,较少咳嗽、咳痰,无心悸、头昏、胸痛等不适。就诊外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经治疗咳嗽、咳痰好转,

  • 标签: 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 呼吸衰竭 睡眠呼吸障碍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 简介:甲状腺功能的衰竭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通过监测血浆甲状腺素和/或甲状腺刺激激素水平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调节到模拟正常的生理状态。相反,胰腺β细胞功能衰竭需要胰岛素治疗,适当的替代治疗也需要监测,不是监测缺乏的激素(胰岛素),而是监测其作用的底物(葡萄糖)。事实上葡萄糖水平也受其他的几种(反调节)激素、营养的摄入、能量的消耗和许多还没有被了解的社会心理的应激因素调节,加上当前应用的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的不恰当,意味着在发现胰岛素将近80年后的今天,胰岛素治疗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生理性替代治疗的目标。本文集中地讨论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租为达到治疗目的所提供的工具方面。

  • 标签: 甲状腺激素治疗 1型糖尿病 Β细胞功能衰竭 胰岛素治疗 替代治疗 葡萄糖水
  • 简介:1型糖尿病是由免疫介导的胰腺β一细胞破坏所造成的胰岛素的缺乏,其常见的临床终点为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倾向,并因胰岛β细胞衰竭的速度以及程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人们逐渐认识到,1型糖尿病也可发生于成年人,还有些糖尿病介于1型与2型之间。这一点在ADA(美国糖尿病协会)最近发表的很多关于糖尿病的诊断与分类的报道中均有体现。

  • 标签: 1型糖尿病 免疫 胰腺β-细胞 胰岛素 临床研究 高血糖症
  • 简介:1。患者,女性,20岁。于2002年12月8日曾在当地防疫站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加拿大生产),1h后感觉周身不适、疲乏、头晕、头痛等症状,未引起重视。2h症状加重,3h出现寒颤、呼吸困难、肢体麻木、心悸、气短等症状,即送我院急诊科救治。体查:神志

  • 标签: 免疫注射 破伤风类毒素 过敏反应 实验室检查 治疗
  • 简介:从生物体的能量消耗最小化原则来讲,生理意义上的基因表达调控多发生在转录水平,尤其是转录伊始不难理解--这样可以避免进行无用的转录过程和mRNA的剪切工作,从而避免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相应地,目前被人们所熟悉的基因表达调控位点几乎都集中在基因的5'端,即转录调控的主要作用位置.然而基因不只有5'端序列,其3'端序列以长度推测亦应富含信息量.目前普遍被接受的一种观点是,基因的3'端,尤其是3'非翻译区涉及了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过程,主要参与mRNA的稳定性、基因表达的定位以及翻译效率等生理进程的调控,具体可能在干细胞增殖分化、性别决定、神经元发生、血红细胞生成等过程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基因表达调控 转录水平 非翻译区 能量消耗 生理意义 mRNA
  • 简介:患者:女,53岁,因"乏力伴全身疼痛1周"于2016年12月入院。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伴全身疼痛,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WBC)3.1×10^9/L,血红蛋白(Hb)69g/L,血小板(PLT)23×10^9/L。骨髓穿刺(骨穿)提示:原始细胞占93%。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 标签: WT1基因 HOX11基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简介: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随着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快速增多,如何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应急物质 储备
  • 简介: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牢的不断上升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最常见死亡原因是进行性心力衰竭加重和心源性猝死。尽管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l已取得进展,但对存在心脏失同步化的心力衰竭患者常难于取得疗效,由此应运而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resvnchronizationtherapy,CRT)的理念.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 心力衰竭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采用解剖M型(AMM)超声技术观察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内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室侧壁运动的改变。方法28例行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72h及3个月时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二尖瓣水平短轴切面和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获取前间隔、前壁、前侧壁、下侧壁、下壁和下间隔等各6个节段,在心尖四腔水平切面获取室间隔中间段、侧壁中间段、室间隔基底段和侧壁基底段等4个节段的解剖M型图像,测量这些节段的室壁收缩期增厚率。结果28例左回旋支狭窄置入支架的患者,相比术前,术后72h及3个月时,由左回旋支供血的心肌各节段的室壁收缩期增厚率均较术前显著增高,而术后72h内和术后3个月时的室壁收缩期增厚率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迅速改善狭窄动脉供血区域的室壁运动状况,并至少维持3个月;采用AMM超声技术测量室壁节段的收缩期增厚率,能随访评价支架置入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疗效。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图 解剖M型 冠状血管 支架
  • 简介: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是一类临床罕见的、恶性程度高的心脏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认识不足,往往难以早期诊断,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有广泛转移。现将解放军第305医院2014年收治的1例右心房肉瘤伴肺转移的病例进行报道。

  • 标签: 右心房 肉瘤 肺转移
  • 简介:病例:男,53岁,因“胸闷10d余,加重2d,恶心、呕吐2d”入当地医院诊治。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少量饮酒。入院第1天血生化示:Na^+103mmol/L、Cl^-70mmol/L,第2天Na^+105mmol/L、Cl^-75mmol/L.第3天Na^+117mmol/L、Cl^-75mmol/L.第4天Na^+142mmol/L、Cl^-106mmol/L。诊断为“冠心病”、“电解质紊乱——低钠、低氯血症”。住院期间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及扩张血管的药物治疗,并纠正电解质紊乱,10%NaCl30mL/d静脉滴注,连续7d。患者胸闷、憋气明显减轻,但出现精神症状、发作性意识模糊,不能进食、伸舌、说话,且症状逐渐加重。

  • 标签: 中枢髓鞘溶解症 电解质紊乱 脱髓鞘病 脑桥 基底节
  • 简介:病例:男,30岁,退伍军人。于2011年10月某日下午食用油煎蜂蛹约400g,6h后出现头痛、头昏,随即出现惊厥,四肢强直,牙关紧闭,神志不清,持续3min后自行缓解,随后苏醒。于次日到医院就诊,候诊时再次发作抽搐1次,

  • 标签: 蜂蛹中毒 多器官损害 癫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在早期脑挫裂伤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105例经CT或MRI检查明确诊为脑挫裂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型颅脑损伤65例,重型颅脑损伤40例;将同时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95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排除神经系统疾病。采集两组研究对象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S100B蛋白浓度。结果健康对照组、轻型颅脑损伤组和重型颅脑损伤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分别为(0.10±0.03)μg/L、(1.11±0.43)μg/L和(2.60±0.63)μg/L,各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S100B蛋白水平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脑挫裂伤诊断及评估伤情程度的辅助指标。

  • 标签: 血清S100B蛋白 脑挫裂伤 早期诊断
  • 简介:1临床资料先证者(Ⅱ7)女,38岁。12岁时无诱因下出现双上肢散在多发乳头样肿物突起,无疼痛、瘙痒、破溃等不适,肿物逐年增大,18岁时肿物发展到颈部、背部、腹部及双下肢。20余岁时无诱因下出现偶发发作性左侧肢体屈曲抽动,伴肢体麻木及乏力,每次持续5~10min后自行停止,

  • 标签: 神经纤维瘤 家系 病例报告
  • 简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1904年出生,主因发现右下腹包块3个月于2002年10月入院,无自觉症状,查CEA、CA724偏高,腹部B超和CT均提示右下腹相当于升结肠处软组织肿块,考虑升结肠肿瘤.

  • 标签: 多器官衰竭 肿瘤 治疗 生命体征
  • 简介:POEMS(polyneuropathy,organomegaly,endocrinopathy,m-protein,skinchanges)综合征又称Crow—Fukase综合征(以下简称本病),是一组罕见的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为突出表现,常有多系统损害及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临床症候群。而糖尿病也可存在弥漫性对称性感觉运动神经病变,本病如以糖尿病为初发表现,易造成误诊。现报告1例并作相关文献复习。

  • 标签: POEMS综合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POEMS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多系统损害症候群,常见于中青年因其常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变(polyneuropathy)、器官肿大(organomegaly)、内分泌病(endocrinopathy)、M蛋白和皮肤改变(skinchanges)而命名,亦称CrowFukase综合征。POEMS综合征累及多系统,症状多样化,临床少见。解放军第254医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POEMS综合征 老年人 解放军第254医院 多发性神经病变 多系统损害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transporter-1,Glu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蛋白在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2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Glut-1和VEGF蛋白表达,通过CD31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评估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并分析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HIF-1α、Glut-1和VEGF蛋白在糖尿病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乳腺癌组织(t=2.255,P=0.030;t=2.154,P=0.038;t=2.225,P=0.032).糖尿病乳腺癌组织中HIF-1α与Glut-1和VEGF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0.561,P=0.003;r=0.435,P=0.014).糖尿病乳腺癌组织中MVD水平较无糖尿病乳腺癌组织显著升高(t=9.458,P=0.000).乳腺癌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x2=4.689,P=0.030;x2=5.051,P=0.025).结论糖尿病导致乳腺癌组织中缺氧相关指标HIF-1α、Glut-1和VEGF蛋白表达上调及MVD水平升高,且乳腺癌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相关,提示糖尿病可能通过高糖和缺氧促进乳腺癌进展.

  • 标签: 乳腺癌 糖尿病 缺氧 微血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