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57岁。半年前右下腹钝痛,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及发热。此后反复发作,考虑慢性阑尾炎。近日因右下腹痛加重入院。查体:体温36.2℃,腹平软,右下腹有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包块。白细胞数计数8.18×109/L,中性粒细胞87.4%,淋巴细胞12.6%,癌胚抗原2.58ng/mL(参考值:0-5.20ng/mL),甲胎蛋白3.2ng/mL(参考值:0~10.5ng/mL),超敏C反应蛋白50.6mg/L(参考值:0-8.0mg/L)。超声检查:右下腹见椭圆形无回声团块(图1),大小为73mm×34mm×31mm,外形欠规则,边界清晰,其内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下腹囊肿,性质待定。CT平扫+增强示右下腹囊性占位,大小约2.9cm×3.7cm。结肠镜见盲肠腔外隆起物,考虑来源于阑尾。临床术前诊断:回盲部占位,阑尾黏液囊腺瘤可能。入院第5天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阑尾肿大,长9cm,最宽处3.6cm,阑尾与末端回肠系膜粘连。因考虑阑尾肿瘤,行回盲部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诊断:阑尾黏液囊肿(appendicealmucocele,AM)(图2),慢性结肠炎伴淋巴组织增生及出血。

  • 标签: 阑尾黏液囊肿 声像图表现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后方回声增强 回盲部切除术 淋巴组织增生
  • 简介:患者女性,68岁,因无意中发现右乳肿块4d入院。查体示双乳对称,无乳头内陷及歪斜,挤压无溢液,右乳外侧可扪及约2cm×1.5cm质硬肿块,边界欠清,活动一般,无压痛,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灰阶超声显示左侧乳腺大小为20.9mm×14.5mm椭圆形团块,水平位生长,边缘见小分叶,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见钙化灶,后方伴回声增强(图1)。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团块内部稀少点状、条状血流,血管较纤细(图2)。声弹性成像显示团块内部大部分为代表低应变的红色,弹性评分4分(图3)。团块周围乳腺组织无明显结构扭曲,无导管扩张、无水肿,Cooper韧带无改变。超声提示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BI-RADS)4C类。行右乳肿块扩大切除术治疗,术中显示病灶呈灰红色。术后石蜡病理示肿瘤细胞梭形、短梭形,不规则散在花边样成骨现象,病理诊断乳腺骨肉瘤(图4)。术后行全身骨扫描,未发现骨骼系统的骨肉瘤征象。

  • 标签: 乳腺原发性骨肉瘤 超声表现 肿块扩大切除术 BI-RADS 声弹性成像 超声显示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车祸外伤入院。自诉左上腹及左侧腰部无明显不适。常规超声检查示:肝、脾大小形态正常,脾门与左肾之间可见无回声团块,大小约40mm×29mm,边界清,内透声佳(图1A)。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示:无回声区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湍流彩色血流信号,与脾动脉相连(图1B)。脉冲多普勒超声无回声区内探及单相的收缩期动脉频谱(图1C)。超声提示:脾门处无回声囊性团块,考虑脾动脉瘤。CT检查示脾门脾动脉见一38mm×28mm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其内显著增强,强化均匀,与脾动脉相仿,提示脾门区脾动脉瘤(图2),术中证实脾动脉瘤,行脾动脉瘤及脾切除术。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脾动脉瘤 诊断
  • 简介:孕妇22岁,孕,38^+3周,平时健康,月经周期规律,本次妊娠早期无感染史及有毒物质接触史,无家族遗传病史。产前于外院常规孕检及B超检查.因规律性腹痛2h急来我院产科待产。查:宫口开大3cm.胎心率156次/min,又于第一产程宫口开大8cm.因羊水混浊.胎儿宫内窘迫急诊行子宫下段副宫产术.手术中顺利。

  • 标签: 超声 误诊 胎儿裂腹伴肠管外翻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间歇性左中腹隐痛40余日”入院。患者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左中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肿瘤标记物均正常。B超示:腹部及盆腔未见确切异常。

  • 标签: 影像学诊断 空肠脂肪瘤 肠套叠 入院查体 腹部压痛 实验室检查
  • 简介:卵巢肝样癌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卵巢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学特征与肝细胞癌类似,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卵巢占位并伴血清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升高。到目前为止,仅有20例报道[1]。本文报道1例经超声检查的卵巢肝样癌且不伴血清AFP升高者。

  • 标签: 肝样癌 卵巢 甲胎蛋白 超声
  • 简介:资料患者,男性,33岁。1月余前体检于甲状腺下极触及一软组织肿块,当地医院穿刺提示左侧甲状腺癌可能,建议手术治疗,遂至我院就诊。查体发现: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左侧甲状腺下极可及3cm左右、质地中等偏硬肿块,肿块底部未能触及,右侧甲状腺及双侧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遂行超声、CT和MRI检查。

  • 标签: 超声检查结果 下极 右侧甲状腺 气管食管沟 肿大淋巴结 胸腺组织
  • 简介:女,19岁,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伴反复恶心呕吐10h"来院就诊,患者10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上腹胀痛,伴腰背部疼痛,反复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尿淀粉酶3470U/L,血淀粉酶1313U/L,中性粒细胞比率90.60%,谷丙转氨酶303.2U/L,转肽酶154.5U/L,总胆红素47.1μmol/L,直接胆红素24.5μmol/L,间接胆红素22.6μmol/L.3年前因胆囊多发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开取石术.

  • 标签: 胰腺炎 超声检查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胸闷气短1个月入院,无嗳气、反酸等其他消化道症状。常规超声检查:胰尾与胃交界处见低回声团块,大小约55mm×34mm×36mm,内部回声尚均匀,边界清。彩色超声:内见少许血流信号(图1A、1B);饮水后观察,肿块来源于胃壁,与胰腺界限清楚,肿块随着胃充盈后向右中腹移动至胰颈处(图1C、1D)。超声造影:注入造影剂声诺维9s后,肿块包膜首先出现造影剂灌注,呈环状高增强,并向内部均匀性填充,内部呈等增强(图1E、1F)。超声提示胃壁实性占位(可能是胃神经鞘瘤或胃间质瘤)。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胃体)结合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符合神经鞘瘤(图2),肿块大小60mm×35mm×32mm。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Dog-1(-)、CD117(-)、CD34部分(+)、Vimentin(+)、SMA部分(+)、S-100(+)、NSE(-)、GFAP(+)、Ki-67<5%(+)(图3)。

  • 标签: 胃神经鞘瘤 超声 双重造影 病例报告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2017年11月30日因'黑便伴呕吐1d'入院,自诉无明显诱因共4次出现大量黑便,呈柏油样稀便,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无特殊所见。患原发性高血压9年,1995年曾接受胆囊切除术,有磺胺过敏史。入院后血常规检查提示重度贫血(血红蛋白50g/L),2017年12月1日行内镜下胃出血止血术,术后诊断为贲门撕裂综合征。

  • 标签: 小肠 高度恶性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 血肿 误诊
  • 简介:男.12岁。骶尾部反复酸胀疼痛5个月来院就诊.临床以骶尾部疼痛综合征要求摄片确诊。专科检查:腰椎生理弧度增大,活动稍受限。骶尾部压痛.直腿抬高试验70°,加强试验阴性.双下肢肌力V级.双侧搭腿试验阴性.腱反射正常。

  • 标签: 骨硬化症 脊椎滑脱 放射摄影术
  • 简介:胰岛素瘤(insulinoma)属于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相对少见。美国梅奥诊所一项为期60年的观察性研究[1]及后期患者系列研究[2]显示,胰岛素瘤的发病率为0.4/10万人年。本研究回顾1例典型胰岛素瘤患者的完整诊疗过程,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识别及规范诊治。

  • 标签: 胰岛素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1资料患者,女性,22岁,因下腹部隆起7年余,近5个月腹胀加剧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无消瘦,无贫血貌,腹部高度膨隆,触及一巨大包块,上至剑突下,两侧至腋中线,张力大,稍有触痛。腹部及妇科超声检查:全腹见巨大囊性团块,上至剑突下,下至盆腔,内充满密集点状回声,其下方囊壁见32mm×24mm低回声团突向囊腔内,形态欠规则(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低回声团内,血流稍丰富,阻力指数为0.44。子宫大小及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10mm,右卵巢显示不清,左卵巢大小为32mm×20mm×17mm。子宫直肠窝可见液性暗区,范围约40mm×15mm。超声提示:①腹腔巨大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占位病变,考虑卵巢来源,恶性肿瘤待排;②盆腔积液。平扫CT提示盆腹腔巨大囊实性肿块(图2~3),盆腔积液。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antigen125,CA125)为38.58(正常值为0~35),甲胎蛋白、CA19-9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内。手术中见盆腹腔一巨大囊肿,内含黄色混浊液体,提起囊肿,见囊肿来源为右侧卵巢,囊壁可及一50mm×40mm的质硬肿块。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卵巢黏液性囊腺瘤,部分为交界性,局部癌变(黏液性囊腺癌)。

  • 标签: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伴局部癌变 超声表现
  • 简介:男,18岁,左下腹痛30h,睾丸疼痛6h入院,左下腹痛前有剧烈体育运动史。当地基层卫生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0.53×109/L,中性粒细胞85%,给予补液抗炎治疗,病情有所缓解。6h前左下腹不再疼痛,但左侧睾丸明显疼痛,遂来我院急诊。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双肾叩击痛(-),输尿管路径无压痛,阴囊红肿,左侧睾丸肿大,上抬呈横位,触痛明显,睾丸与附睾分界不清,附睾区触痛明显,睾丸抬举试验(+),透光试验(-),提睾反射消失。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浮勒 彩包 精索扭转 病例报告
  • 简介:十二指肠神经鞘瘤是一种发生于十二指肠的胃肠道型神经鞘瘤,为间叶来源良性肿瘤的一种,临床上较为罕见,恶变概率较低。在术前影像学诊断过程中,胃肠道型神经鞘瘤较为罕见,且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与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极为相似,误诊率较高。因此,提高影像科医师及临床医师对胃肠道型神经鞘瘤,尤其对十二指肠神经鞘瘤的认识非常重要。

  • 标签: 神经鞘瘤 影像科医师 临床医师 影像学诊断 术前影像学 误诊率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54岁。主诉咳嗽,咯血、胸闷2个月余,于2009年9月11日入院。查体无特殊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生化全项、心电图及肿瘤标记均无异常。胸部CT示右肺下叶见一大小约5.0cm×4.8cm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局部外形呈分叶状,增强后见瘤体内部呈均匀强化,CT值约77HU,较同层面肌肉CT值(约55HU)高,肿瘤边缘强化较内部明显;双肺门及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胸腔未见积液(图1A、1B)。纤维

  • 标签: 上皮样细胞 右肺下叶 肿瘤边缘 均匀强化 分叶状 生化全项
  • 简介:1资料和方法患者,女性,37岁,既往月经规则,量中等,近3个月来经期延长,量较之前明显增多,血、尿及粪常规检查正常。专科检查示: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中位,大小正常,质中,无压痛,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6mm,宫腔内见节育器距宫底部37mm,部分位于宫颈管内,宫颈前后径35mm,宫颈管内见45mm×22mm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示其内见较丰富的条形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为0.60。双侧卵巢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宫颈管内低回声,考虑为肌瘤,息肉,其他。

  • 标签: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 宫颈管 超声误诊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隆起型 DOPPLER
  • 简介:女,64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半月余入院。患者于前1d因进食汕性食物后,突发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向右肩部放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入院后急查B超。

  • 标签: 彩超 胆道蛔虫 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