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尿路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1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B超、VCU等,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尿路梗阻临床特点为症状不典型,体征隐匿,合并尿潴留及泌尿系感染,常有肾功能受损.结论早期尿流改道是有效的处理措施,是改善患儿肾功能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 标签: 尿道梗阻 诊断 尿道梗阻 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6例有临床症状并行泌尿系统320排螺旋CT扫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扫描项目包括延迟期扫描、常规容积薄层平扫、静脉期、动脉期。所有数据均采用后台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76例患者中有泌尿结石患者63例(8289%),其中肾结石37例(4868%),输尿管结石26例(3421%);所有患者均成功重建出显影的膀胱、输尿管及肾的三维图像,并且能通过放大、切割、旋转等方式将泌尿系统及局部细微形状、结构等清洗显示出来。

  • 标签: 320排螺旋CT 尿路成像 泌尿系统疾病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70-02
  • 简介:泌尿系统尿路梗阻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病理现象,多种泌尿系统疾病如肿瘤、炎症、结石、畸形等均可引起尿路梗阻,尿路梗阻分别由内源性疾病和外源性疾病引起的,以往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如:静脉尿路造影(IVP)、超声等诊断尿路梗阻无大困难,但对梗阻的病因诊断,单一的检查方法往往无法明确。多层螺旋CT的出现以其快速容积扫描的特点,

  • 标签: 尿路梗阻性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多层螺旋CT 静脉尿路造影 快速容积扫描 病因诊断
  • 简介:泌尿系统复杂疾病所致尿路梗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KUB、IVP、超声、CT、MRI。近年随着MSCT的问世及其重建技术的广泛应用,加之泌尿系统脏器所特有的分泌功能,研究表明,其在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上较KUB、IVP、超声、CT、MRI敏感。因此,MSCT在泌尿系统复杂疾病的诊断上,具有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尿路造影术 输尿管疾病 肾肿瘤
  • 简介:  46例病例中10例CTU检查肾盂输尿管肿瘤者,8例肾盂输尿管结石和6例肾盂输尿管肿瘤,4例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中3例诊断正确

  • 标签: 尿路造影 泌尿系统疾病 疾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腹腔镜手术对上尿路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患有上尿路疾病的患者的病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75例采用后腹腔镜手术,对照组为75例采用常规手术,分析两组治疗作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对更好,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但花费相对较高,P

  • 标签: 后腹腔镜手术 上尿路疾病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排泄性CT尿路造影(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B超检查提示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28例。其中结石性病变23例,非结石性病变5例。对所有病例均实行全尿路平扫、动脉期、肾实质期增强扫描及排泄期扫描。扫描的所有数据由影像工作站完成图像后处理获得全尿路排泄期完整影像。结果CTU对23例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诊断准确,其中10例为肾结石,7例为输尿管结石,3例为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3例为膀胱结石。5例非结石性病变中,CTU明确诊断双肾盂、输尿管畸形1例,CTU诊断肾癌、输尿管癌各1例,膀胱癌2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CTU能够清晰地获得包括肾盏、肾盂、输尿管以及膀胱在内的完整的泌尿系统图像,对诊断结石性病变准确率高,对于肿瘤病变可以通过多期扫描帮助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质,且能显示肾癌、膀胱癌及其邻近组织的受侵情况,为下一步临床治疗提供具体和可靠的依据,是—种值得进—步推广的实用性影像技术。

  • 标签: CT尿路造影(CTU) 泌尿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双侧同时内镜手术(SBES)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疾病的临床疗效,并对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择在2020年3月—2022年3月间收治的24例双侧上尿路结石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实施双侧同时内镜手术治疗,统计治疗前、后的血常规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结石清除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BES手术,术后血红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指标均更低于术前,比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期结石清除率高达87.5%(21/24),且仅有4例出现非严重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结论:给予双侧上尿路结石疾病患者实施双侧同时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红蛋白与肾功能指标,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患病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双侧同时内镜手术 双侧上尿路结石疾病 手术治疗效果 俯卧分腿位 肾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沙唑嗪联合托特罗定治疗伴尿路感染的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84例伴尿路感染的老年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口服多沙唑嗪)和观察组(42例,口服多沙唑嗪和托特罗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存质量(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夜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尿急发作次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PSS、QOL评分及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PSS、QOL评分及Qmax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夜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尿急发作次数、排尿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治疗后的剩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在排尿开始时的膀胱压低于对照组,膀胱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沙唑嗪联合托特罗定可缓解老年PD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症状,且可有效改善尿流动力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帕金森病 老年人 酒石酸托特罗定 尿路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后排尿情况及尿路症状的变化,以及术中合用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手术(TVT-O吊带及TVT-O网片吊带)对活动后漏尿及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前瞻胜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112例,合并或不合并尿路症状,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前、术后排尿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①86例随访半年的患者中,术前84.9%(73/86)有尿路症状,术后有尿路症状者50%(43/86),较术前症状改善或消失者76.7%(56/73);47例随访达1年,尿路症状改善者59.6%(28/47)。②盆底功能障碍调查问卷PFDI、UDI评分术前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改进盆底重建手术与TVT-O联合使用,均可改善尿路症状(P〈0.05),加用TVT-O效果优于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P〈0.05)。结论①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尿路症状有改善作用;②对于术前有活动后漏尿或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加用TVT-O手术比单纯改进盆底手术能更有效的治疗排尿症状。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改进盆底重建手术 排尿症状 下尿路症状 TVT—O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绝经后反复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绝经后反复尿路感染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有效率79.36%。结论对绝经后反复尿路感染患者采取长期服用小剂量抗生素、坦索罗率缓释胶囊、雌激素及尿道外口外用雌激素软膏等综合措施治疗有效。

  • 标签: 尿路感染 治疗 绝经 雌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习惯上尿路刺激症状是指尿频、尿急、尿痛和尿意不尽的感觉,通常是合并存在的。尿急是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常出现尿失禁。尿频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痛是指排尿时产生疼痛或烧灼感。这些症状是膀胱、尿道和前列腺区炎症的特征性表现。

  • 标签: 尿路刺激症状 排尿次数 产生疼痛 尿失禁 烧灼感 特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8例具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进行扫描、建立图像、分析诊断,并和手术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准确率及应用价值。结果64排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完全一致,诊断准确率为100.00%。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应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具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64排多层螺旋CT 尿路造影 泌尿系统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