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事物之永恒,是与生殖和衰亡之间彼此的更迭交替联系在一起的……威廉·哈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汤之《盘铭》①对着任何活着的人谈论他的死亡,无论如何都是最令人不愉快的话题。死亡的恐惧始终笼罩着人类,不论对于人类肉体或人类文化来说都是这样。人们热爱生命,...

  • 标签: 旧事物 新事物 中国文化 文化现象 昆曲 人类文化史
  • 作者: 刘洪丹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基层群众文化在提高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取决于民智的开发和人文的开发。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基层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不能在这两个战略的实施中“缺席”。文化工作者也越发清楚地认识到,县、乡两级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和农村的文化大院,这些年来实际上是普及科学技术的主课堂,对成人进行后续教育的大学校。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晓楼赵颖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杂技艺术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注、呵护下,开始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姿多彩的各民族艺术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相互影响。杂技艺术是一种无语言的直观性的艺术,它能博采各种艺术门类之长来丰富和完善自己,有着浓厚民族特色这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西方世界虽是物质生产发达的世界,也是马戏、杂技发达的地区,但近些年来,在他们马戏、杂技舞台上,由于艺术过于商品化,舞台晚会中冗长的丑角串场,荒诞、怪异的表演几乎占去了晚会一半的时间,而真正体现自身高超技能的演出节目却显得越来越少。这种畸形发展的倾向,不仅为东方人所不欣赏,而且也为多数西方人所叹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纵观中国民族服饰,我们不难发现一种文化现象,即越是历史久远的民族,或地理环境处于比较偏僻、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民族,其服饰的式样、图案、纹样都比较稀奇、古朴,一些饰物也殊为独特。探其原委,往往和该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细细琢磨这些图案、花纹、式样与众不同的服饰,同时联系这个民族的神话传说、历史背景、风俗节庆来审察、研究,我们将会欣喜地发现,虽然这些民族的原生图腾离开现代已有数千年,但我们仍能透过这些五彩斑斓、形状奇特的服饰,影影绰绰地看到这些民族的先民们曾是那样虔诚地匍伏于地,向虎、狼、犬、蛙顶礼膜拜,向太阳、月亮、高山、河流磕头如捣,或小心翼翼地将某种鸟兽的羽皮、牙骨披挂于身,或将奇花异草编成花环,作为桂冠,然后拥簇在熊熊燃烧的篝火边,如醉如痴地欢歌狂舞。我们还仿佛看到,在竹楼或毡房里,年迈的妇人将绣有某

  • 标签: 图腾崇拜 图腾文化 民族服饰 彝族 各民族 文化现象
  • 作者: 钱国勇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06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民族学是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又称田野工作法)研究民族发展演化的一门社会。它期望通过对一个个民族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它们各自的起源、分布、社会、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关系。民族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梳理上述这些方面在历史上发展、演变的情况揭示世界诸民族发展的共同规律或某一个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民族学在欧美一些国家里又称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一种研究人的文化属性的、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学科,它和研究人类属性的、属于自然科学的体质人类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学学科。因为人的文化属性及其民族性不可能分开,所以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民族学源于欧洲,它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主要研究非欧、非西方民族的人类共同体,不涉及西方民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科本身的发展,目前民族学研究的范围已不限于非西方民族,世界上各种人类共同体,包括西方民族和西方社会中的移民社区,都已经成为它的研究对象。因为民族音乐学是民族学和音乐学的一个交叉学科,所以它一直受到民族学的发展及其各个学派的深刻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的民歌、戏曲、曲艺等唱法和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的各种唱法的总称,它是通过优美的旋律,独特的个性音色,字正腔圆、声隋并茂的演唱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塑造音乐形象,体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 标签: 中国民族 声乐 艺术 魅力 情感
  • 简介:少数民族故事影片是我国电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恰似一朵奇异的花朵.在不同时期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经典故事片频出的黄金期.众多影片至今我们还耳熟能详。新时期的少数民族影片秉承优秀传统.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的叙事结构.以民风民俗为重要元素.以爱情故事与社会变化为叙事主体.把民族文化的时代主题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进行“嫁接”.把人物性格与地域文化相互映照.形成了新鲜而又熟悉的样式和风格。新世纪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把经济生活、文化特征、心理特质、

  • 标签: 少数民族题材 故事影片 生存策略 市场 电影事业 五六十年代
  • 简介:钢琴,作为“键盘乐器之王”的西洋乐器,自19世纪末进入中国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我国已融人了中国人的音乐生活并逐步在中国的社会音乐活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钢琴这门乐器,但是,从钢琴音乐的传统文献看,带有典型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比比皆是,当代中国钢琴艺术向何处去?——走民族化的道路,创建出高度发达的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是中国钢琴艺术当前最迫切的历史使命。

  • 标签: 民族化发展 钢琴教育 中国钢琴艺术 浪漫主义风格 西洋乐器 19世纪末
  • 作者: 赵丽萍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每种唱法都存在气与声的运用,我国的民族唱法,更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唱法上已拥有了一套合乎自己民族声乐发展规律的理论以及严格讲究咬字、吐词和适应本民族语言特点的行腔。运字而又富有变化,感情真挚、朴实,充分反映我们民族性格、精神面貌的心理特征和演唱风格的科学发声方法。民族声乐的唱法不同于西方美声唱法,也区别于其它传统艺术形式。它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声音、吐字、韵味、表情、修养诸多方面的统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对"声"与"韵"的审美追求由来已久,民族声乐在"声"与"韵"的表现上越来越丰富,突出了民族声乐的个性和特色,并在不同的民族声乐作品中体现了"声"与"韵"表现力的精髓,突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其审美风貌和精神。民族声乐只有植根于本民族本地区的土壤,充分表现其风格与韵味,才能显现其民族特色和生命力,把作品声情并茂地演绎出来。

  • 标签: 民族声乐 声音技巧 声乐审美 韵味
  • 简介:众所周知,民族音乐的生成与发展,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及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任何事物如仍停滞在原来的框架中运转,终究会被前进的时代所淘汰。因此,对于民族音乐的分析和研究,也必须站在时代的视平线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传统艺术文化的当代价值为评价和借鉴吸收的重心。

  • 标签: 民族音乐 继承与发展 旋律手法 音响 继承传统 多声部
  • 作者: 王艺丹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6-18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民族化是一切艺术形式的亮点与支点、生命与灵魂。俄罗斯作家赫尔岑指出:“诗人和艺术家在他们的真正的作品中总是充满民族性的。”①周恩来也指出:“少数深化的东西可以保持,但是,多数是要能在中国土壤里植根成长的。”②对于中国的各种艺术而言,民族化不仅是本土艺术品种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所有外来艺术品种的题中应有之义。各种外来艺术品种,无不走出一条成功的民族之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就新媒体时代下民族声乐所表现出来的新的艺术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包括现代传媒中民族声乐的新内涵、演唱方法的多元化融合以及声乐艺术呈现方式的多彩化倾向等,指出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声乐所特有的文化艺术特色,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民族声乐 民族特色 文化内涵 声乐艺术
  • 作者: 夏丽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从我在文化馆器乐辅导的实践上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坚持练琴,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从事专业演奏时期,也不论是专业者,还是业余人,都会认为是一种“苦修”,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产生“逆反”情绪,大违初衷,适得其反。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歌唱的审美,是欣赏和表现声乐作品的重要环节,是歌唱修养的重要方面。它被广泛运用到了古今中外的歌曲创作、演出、欣赏之中。歌唱的审美既需要直觉感悟,也需要理性修养。这既是存在每个人身上的一种潜能,又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它,可以获得美丽而奇妙的审美效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和歌唱,从而实现一个歌唱艺术上的超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0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评选工作日前完成全部评选程序,“公共图书馆现代科技应用研究”等3个设定课题和“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等10个自行拟定课题获得立项。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是国家财政资助、文化部今年首度实施的项目,

  • 标签: 文化科技 文化部 国家 信息管理系统 文化活动中心 评选程序
  • 简介:由于文化价值具有多面性,对其进行判断往往难有确定的标准,而且极易受到各种社会人口因子以及社会态度取向的影响。社会人口因子对研究者来说较易把握,但是社会态度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为了解决这一个难题,本文提出可以使用文化世界观(CW)量表来对人们的文化态度加以判断。量表包含以下四种因子:文化关联度、文化价值的认同度、文化流失程度以及传统文化与习俗的保留程度。本文对该量表的优点以及量表中各因子与社会人口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该量表在政策管理和实施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探讨。

  • 标签: 态度与行为 文化世界观量表 量表研制 因子分析 总体分割 非市场价值评价
  • 简介: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做了题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讲话。讲话论述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十个方面的关系.其中第九个是要正确认识发展文化与运用科技的关系.提出“把运用高新科技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通过对长春同志重要讲话的学习.我认为在我们当前的文化改革和发展中,要通过文化科技自觉引领高端文化创新。

  • 标签: 文化创新 文化科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简介: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民族音乐学关注度的逐步提高,对这一学科如何才能更加符合我国民族音乐研究的争论也越来越多。在面对具体的音乐事象时,我们的研究工作究竟是坚持个案调查,从"个案"观"整体",还是从宏观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决定了研究工作的专业性和研究结果的科学性,是我们进行研究时必须做好的理论工作。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笔者所学,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调查 宏观把握 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