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肝囊肿肾囊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接收的 138例肝肾囊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强围术期护理),各 69例。结果:研究组肝肾囊清除率明显更高,且并发症更少,与常规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肝肾囊患者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过程中加强围术期护理,可进一步提高囊肿清除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这对于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加快,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超声 介入治疗 肝囊肿 肾囊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治疗肾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9月之间收治的70例肾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肾囊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肾囊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82例需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的肾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41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1例实施针对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引导 穿刺抽吸 肾囊肿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治疗肾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半年来为10例肾囊患者行三孔法腹腔镜下肾囊去顶术的临床资料,并评价腹腔镜经腹途径、后腹腔途径的疗效差别。结果10患者全部手术顺利,术中、术后均未予以输血,术后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经腹与后腹腔途径之间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上无明显差异,但经腹途径在术后排气时间稍晚。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肾囊去顶术治疗肾囊。具有切口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囊肿 肾疾病 三孔法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入肝肾囊硬化治疗效果。方法以回顾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肝肾囊硬化患者42例,对其采用超声介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42例患者显效32例(76.2%),9例显效(21.4%),1例术中发生出血,后经处理获得手术成功(2.4%),总有效率为97.6%;痊愈率为100%。结论对于肝肾囊硬化患者采用超声介入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有利于帮助患者更快的得到恢复。

  • 标签: 超声 介入 肝肾囊肿硬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64例肾囊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开腹治疗方法,研究组则予以后腹腔镜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腹腔镜治疗肾囊手术出血量少,恢复快,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囊肿 腹腔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肾囊去顶减压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博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肾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式肾囊去顶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下肾囊去顶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腹腔镜下肾囊去顶减压术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为10%,而同期对照组为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囊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疗效确切、安全高,值得作为临床治疗肾囊的首选方案而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肾囊肿 去顶减压术 高碳酸血症 尿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引导下介入治疗肾囊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肾囊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3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CT引导下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囊患者CT引导下介入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疗效显著,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CT引导下介入治疗 肾囊肿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许多肾囊性疾病与遗传和先天因素有关,如多囊肾、髓质海绵肾、多房肾囊变,肾多房囊肿等。目的讨论先天性肾囊性疾病的CT诊断。方法根据CT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多囊肾CT表现为双肾增大,肾质内有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CT值可与水相似或为高CT值;髓质海绵肾CT能发现亚临床无尿路症状的患者,平扫两肾正常或髓质钙质沉着,典型者呈花束状排列。增强扫描可见钙化周围扩张的收集管内造影剂聚集,造成钙化影增大的假象,从乳头伸向髓质的低密度囊状影代表未显影的扩张肾小管,而增强的条影则代表造影剂在扩张肾小管内的聚集,CT还可显示乳头钙化及其他脓肿并发症等。

  • 标签: 先天性肾囊肿性疾病 CT诊断 多囊肾 髓质海绵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腹腔镜治疗临床病例中的30例肾囊患者。方法对30例肾囊的患者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5人,对战组采用经腹腔镜方法的腔镜治疗,观察组选用后腹腔镜治疗腔镜。分别对观察组合和治疗组进行治疗效果分析,对比观察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治疗组和观察组3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后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相同的手术时间内,术后的出血量差异性极其微小,但观察组15例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较短,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肾囊的治疗效果较好,术后的复发率较低,切口较小,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少,是值得在医学临床治疗上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肾囊肿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皮维碘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的价值。方法对67例78个肾囊,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29例34个囊肿选用1096皮维碘,38例44个囊肿选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选用10%皮维碘硬化治疗34个肾囊,显效26个、有效7个、无效1个,总有效率97.06%;术后出现轻微腰痛10例,低热3例。选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44个囊肿,显效32个、有效10个、无效2个,总有效率95.45%,术后出现睡痛25例,低到中度发热17例,醉态6例,并出现休克1例。选用两种硬化剂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采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增多(P<0.01)结论CT引导下穿刺抽吸,硬化治疗肾囊是安全、有效的方法,10%皮维碘是一种最佳硬化剂。

  • 标签: 硬化治疗 肾囊肿 CT引导 皮维碘 术后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 ]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治疗肾囊的价值。方法:对 45例肾囊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后,然后注射无水酒精,注射剂量为抽出囊液总量的 1/3,最大剂量不超过 50ml,三次注射,治疗后 6个月复查。结果: 45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肾囊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率为 100%, 6个月后超声复查,显效率为 84.4% (38/ 45),有效率为 16.6% (7/ 45),总的有效率为 100%。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 12—3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抽吸囊液后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肾囊,方法简便,有效,安全可靠,并且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这项新技术。

  • 标签: [ ]肾囊肿 超声引导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B超与CT两种临床影像检查方式,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肾囊的B超、CT的重要应用诊断价值。明确肾囊的最佳检查方法,确定更准确的检查方法和更实用的临床诊断信息。方法:选取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60例根据病例确认的肾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样本对B超、CT都进行了影像检查,实验组采用CT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B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图像质量、操作技术难易度、肾囊大小,数目及检出率。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CT检查方式质量优于B超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意义。对于B超和CT来说,CT的清晰度和分辨率都要高,B超很容易忽略体腔中的异常器官,因此B超的诊断率要比CT低得多。B超检查发现的病变灶数目以及大小也比CT少。总之,CT检查对肾脏囊肿的诊断比B超更准确。因此,CT是最好的选择。结论:CT在诊断肾囊的临床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较高的准确,特别是小病变的肾囊,其确诊率比B超高。CT检查对肾脏囊肿的临床诊断有较大的价值。CT对肾囊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B超多层螺旋CT 肾脏囊肿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肾囊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行开放囊肿去顶术治疗,对照组行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肾囊具有手术时间短、书中出血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单纯性肾囊肿 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患者,女,48岁,因查体发现右肾囊包块3年余人院。患者于3年前常规查体时泌尿系B超检查提示右肾囊,大小约1.7cm×1.5cm,无发热、腰痛等。曾就诊当地医院,查尿常规:红细胞(+),复查B超未见异常,考虑为右。肾囊,未予重视。

  • 标签: 右肾囊肿 囊性肾癌 多房性 误诊 临床 B超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介入治疗肾囊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5月~2008年5月在门诊超声引导下治疗的54例单纯肾囊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4例单纯肾囊均穿刺成功,介入治疗后随访三月至两年,未见囊肿复发,视为达到治疗效果。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单纯肾囊是目前微创治疗中最简便易行、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介入治疗 肾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肾囊和肾肿瘤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我科2017年1月--2020年10月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05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采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患者肾肿瘤、肾囊发生率,以及发生率和维持血液透析时间关系。结果:(1)对105例血液透析患者肾肿瘤和肾囊发生率统计后获得,肾囊发生率37.14%,肾肿瘤发生率为3.98%。(P

  • 标签: 肾肿瘤 肾囊肿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肾囊采用介入超声法治疗后远期效果探讨。方法选取40例来我院进行肾囊诊断与预后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待患者疾病确诊后给予患者介入超声法治疗,经过2年随访调查了解该治疗法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0例患者超声引导下介入抽液治疗成功率为100.00%,随访后大部分患者肾囊病灶消失,5例患者囊肿明显缩小,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结论肾囊临床治疗时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病情选择治疗效果好、安全高的介入超声法进行预后治疗,有助于患者疾病尽快康复。

  • 标签: 介入超声法 肾囊肿 疗效
  • 简介:2005年3月-2009年1月我院共施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4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6.6(23~66)岁。病变位于左侧29例,右侧17例。单发囊肿30例,多发16例。囊肿最大直径平均6.7(4.5—13)cm。所有病例均经泌尿系B超、静脉。肾盂造影及肾脏CT检查确诊,并证实囊肿与肾盂不相通。术前常规检查无手术禁忌,术后均经病理诊断证实。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