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肇始于1902年的《哀希腊》百年汉语翻译史,映射的是不同译者把拜伦诗歌纳入历史语境、注入个体生命的诠释过程。源文本只有一个,目标文本可以无穷衍生:目标文本在转化源文本的同时在语内交流系统中相互对话,译者的存在论地位与影响的焦虑亦在此凸显。梁启超、马君武的《哀希腊》译本为时局政教服务的认知取向,促使拜伦和诗歌主人公的形象成为结构于启蒙救亡意识形态的文化想象。苏曼殊、胡适、查良铮等人的译本在着意考量语际交际的同时,更倾力探索东西文学审美的共同体与文学语言的共通语法。这些各有千秋、溯古还今的诗性创译实践,直接促成《哀希腊》在远离源语言文化的异域文坛成为文学经典。亦使之成为透视中国近现代文学翻译的万花筒。

  • 标签: 《衷希腊》 语言学诗学 话语结构 心智材料 诗歌语法
  • 简介:英国诗人丁尼生的叙事诗《公主》,最初以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体例被译介到中国,题为《公主之提倡女》。这一译本较之于原诗,在文体、内容、审美风格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既与原诗内容和译者的翻译主旨相关。也与“小说”这一文体的特征和功能密不可分.同时反映了晚清到“五四”前后中国小说的文学地位和文学处境的变化。《公主之提倡女》为译者如何合理利用本民族的文学传统,从而使译文与原著在审美上相映成趣、更好地与译入语文化相融合.提供了诸多启示及成功的翻译范本。

  • 标签: 丁尼生 《公主》 跨文体翻译
  • 简介:<正>《江海学刊》1990年1月号发表赵宪章《中国古代文论:文艺经验方法的历史型态》一文,指出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一、审美的主体性。特别注重审美主体在实践中的意义,侧重从审美主体出发接受、认识文艺现象,侧重对文艺的本质和规律作出主体性的规定。而文艺现象对于审美主体的价值关系,往往是它最感兴趣的课题。二、浑整性。它并不舍弃关于艺术现象的直观材料,虽然是理论批评,仍保留着形象体系的具体可感性。它将对象作为一个浑然整一的有机体,从整体上进行感知和把握。三、表述方式的意会性。即用直观、直感去体验、领悟,而不是“以言相传”,即不是用明晰、确定的概念进行表述。主要表现在概念与范畴的非确定性、意会性;理论学说中的意会性主张,如严羽

  • 标签: 表述方式 理论批评 形象体系 可感性 审美主体 中国古代文论
  • 简介:一、主流电影,一个重要的电影新概念2005年以来,“主流电影”这一概念,开始出现并在电影的重要刊物《当代电影》、《电影新作》、《电影文学》、《电影艺术》、《电影评介》、《艺术评论》中闪闪流动,2007年《当代电影》第6期推出了“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主流电影”栏目,共7篇文章:

  • 标签: 主流电影 电影学 中国 歧义 《电影艺术》 《艺术评论》
  • 简介: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转型的时代。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走过的历程,从总体上可以说是一个现代转型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引进和吸收西方文论的基础上,中国文学批评理论所建立的多样动态的理论结构,给新时期的中国文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使得中国文学理论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与昌盛。新时期的文学评论家利用中西合璧的文学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与解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标签: 当代文学批评 语言学转向 中国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 外国文学作品
  • 简介:<正>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文艺和美学理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此同时,近百年来,西方的文艺和美学在哲学和科学变革的影响下,也有很大的发展。它以探索面之广、涉及问题之多、理论和方法的角度之新,向马克思主义文艺和美学进行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迎接西方的挑战,加速马克思主义文艺和美学的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一、面对挑战我国文艺美学的出路何在?新时期以来,面对西方的挑战,为了积极推动文艺美学的发展,许多学者从多方面探索发展我国文艺美学的新途径。这些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美学理论 生长点 新途径 理论建构 科学变革
  • 简介: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天气预报。出门前听听天气预报,路上顺便了解今天的天气。人们甚至还想知道在城市的某一地区,某个特定时间的精细天气预报。

  • 标签: 奠基人 气象学 天气预报 中国 现代人
  • 简介:<正>帖,原初本指书于帛、简牍、信札等墨迹手书,如流传至今的王羲之《十七帖》,即王羲之的尺牍二十九通。然而名家书迹毕竟少见且珍贵,于是就出现了把这些书迹模刻在木石上,拓制下来,给普罗大众作为书法学习的临本。在宋代,这种刻帖大规模兴起,因此也把这种刻于木石上名家书迹的拓本也称为"帖"。据传最早的官刻丛帖是《淳化阁帖》,世称为"帖祖",由于摹刻的都是历史上经典的书法作

  • 标签: 帖学 淳化阁帖 刻帖 十七帖 丛帖 临本
  • 简介:对于中德文学关系的研究,我总以为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已。这其中实在是有奥义在,值得深入打捞。所幸,自1930年代陈铨先生开辟中国学者的本领域研究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学术实绩;但总体而言,仍是宏观叙事型的著作偏多,而精深的个案研究较少,而能够兼及两者并重视理论思维者,尚属少见。

  • 标签: 文学关系 中德 符号学 解读 中国学者 30年代
  • 简介:贾平凹的《古炉》把文革熔化在古炉村的生活里,极力回避主题先行的先验预设,让文革在小说的生活里自然长出,让人性在文革中F1动表演;黄平凹力图拂去覆盖在文革上厚厚的意识形态灰尘,深潜到事件的根部——善恶无解的人性,以强大的写实功能,努力进行表象还原,回到事实本身,他无意于揭过去的伤疤、审判过去,他关心的不仅是古炉村或中国的灾难时代的现场,还有与人类的本性和普遍性紧密相连的人为灾难的发生机理。

  • 标签: 人性内涵 世界性 现象学 先验预设 主题先行 意识形态
  • 简介:社会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关怀与美学的、诗学的探讨是文学批评的两大基本维度。整个20世纪的文学批评史几乎就是在这两极之间反复震荡摇摆,并力图寻求一种协调与平衡。在中国,由于人文传统与历史境遇的交互作用,几乎每一个对于文学与文学批评持

  • 标签: 文学批评史 左翼文学 诗学 境遇 美学 反复
  • 简介:乾隆时期,馆阁文人不再像顺康之时那样矜持身份,而是比较积极地思考建设词体的问题,总结词体的特质以及唐宋名家词集的特色,他们的词体观比较成熟,论述较为客观,结论亦经得起推敲,对词体的认识远远超过了《钦定词谱》的编者,代表词体官方研究的最高成就。而在词律的建设上,他们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并对前期的词谱建设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词学史 意义 词律 词体观 乾隆时期
  • 简介: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英语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语言交流工具,我国英语教育的地位也被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我们要在新课标要求下改进高中英语词汇记忆的方法与技巧。

  • 标签: 少教多学模式 英语词汇 教学方法 技巧
  • 简介:杨匡汉坚决主张本土化—但不是保守的而是开放的,是将他者包客进来,在异与变的碰撞中把本土一些相对稳定的、具有历史连续性的观念重新解读,以形成当代表述形式并对全球化产生的“反冲击”。孟繁华认为传统的批评方法、基本概念、关键词语已被渐次废除,代之而起的是他者的概念群,构成丁当代文艺发展的两难处境,但经过整合与重建,必有新成果涌现出来。金惠敏认为“回到主体”的对话,其意义仅在于使对话在预设的原始主体的前提上成为可能、而绝不是说在对话中虽身经百战而毫发未损的自我确认。“如果全球化是一种进攻型的帝国主义,那么在狭隘民族主义意识中徘徊的则是防御型的帝国主义”。李Jun平认为,“本土化”不如“本土性”确切,因为前者试图“化”一切而显出霸气而后者只是提醒别忘记本土特点因而显得平和一些。“全球化背景”对中国文学理论本土性问题意味着既要从Universal(世界的、普遍的)角度,也要从Manifold(多样的)或Varied-dimension(多维的)角度,将中国文论的异质性问题考虑进去。王钦峰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解构“本土”,认为“本土化”的号召力是以民族文化的过去为基础的,其情感成份多而理性成分少,它可能把国家或民族推到固步自封的老路上去。林衡勋认为,现当代中国学者文论著作虽多,但大都采用“西方文论在中国”而不是“中国文论在世界”的方式。张喜洋通过解析奈保尔个案,指出,“诺贝尔文学奖”作为文化上的全球性事件,实质是要求多种多样的“本土”文化去参予。杨Yang告诚人们注意“本土化”口号背后可能潜藏的极端民族主义。蒋淑娴强调以世界眼光、本土意识重建当代文论,反对后现代主义的一味消解。殷鉴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欧化”实际�

  • 标签: 全球化 文艺学 本土化策略 中国 文学理论
  • 简介:美学语言是美学和语言的交叉学科,它意在研究言语中的美。广告语言是现代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刺激消费的实用价值,又不乏引人注目的审美价值。本文以美学语言这一新兴角度审视广告语言中的美学价值,窥视广告语言与民族文化观念之间的联系。

  • 标签: 广告语言 美学语言学 言语求美律 民族文化
  • 简介:是毛水清先生继之后的第二部散文集,集中收录了文章50多篇,分为"故乡情怀"、"京华一瞥"、"校园内外"、"山川走笔"和"心海记痕"五辑.其中,"故乡情怀"、"京华一瞥"和"山川走笔"大部分是游记,记叙和描绘了各地的风景和人文景观."校园内外"记叙作者在自己所处高校的生活,"心海记痕"则是记录作者自己近年来的心态,这两部分都是作者身处高校对校园内外和整个社会的一种观察,表现了作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和人文情怀.

  • 标签: 毛水清 散文 《流云集》 人文精神 叙述方式
  • 简介:透过经学诠释的视域,儒家以“思无邪”为中心的《诗》教观,是历代儒士在《诗》之为“义之府”的前理解中,对《诗》教意义在此时当下的筹划、构建及修正。作为第一位自觉的《诗》诠释者,孔子断章取义,引《诗》论《诗》,以“思无邪”本文的字面意义对《诗》教的意义予以概括性的规定;《毛诗序》则将“思无邪”的整体意义规定为一种政教类型,视《诗》本文为一个内在一致的统一体,以“美刺”言诗,形成从整体到部分融贯一致的封闭的诠释循环系统:朱熹则以对本文实际真理的肯定修正“美刺说”.并在“劝善戒恶”的层面,重新构建了“思无邪”之“使人得其情性之正”的去邪归正的《诗》教观。

  • 标签: 经学诠释学 《诗》教 思无邪 诠释学循环 完全性的先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