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接收的肺癌患者中随机的抽取80例参与研究,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等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另一组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每组各为40例患者。让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经过护理后,SAS、SDS评分情况较对照组肺癌患者更佳,且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协同护理能够改善肺癌患者的负面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标签: 协同护理 肺癌患者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曲美他嗪与常用心血管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在各大医院无标准选取一百五十名心血管疾病患者按要求分成四个实验治疗组(先心安曲美他嗪组,倍他乐克曲美他嗪组,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组,麝香保心丸曲美他嗪组)和一个实验对照组(曲美他嗪组),治疗持续3个疗程,记录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见效率分别为90.00%,86.67%,70.00%,96.67%;而曲美他嗪组的见效率是7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TMZ与其他心血管药物如本实验所用的以上各种药物,具有协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先心安 阿托伐他汀 倍他乐克 麝香保心丸 心血管药物 协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ADL评分、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协同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达克宁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比的方法给将1245例VVC患者分为3组,Ⅰ组采用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达克宁栓治疗415例;Ⅱ组采用臭氧冲洗雾化治疗420例;Ⅲ组采用臭氧冲洗雾化+达克宁栓治疗410例;统计分析各组的疗效。结果Ⅰ组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分别60.96%、24.10%、14.94%;Ⅱ组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分别为84.76%、8.10%、7.14%;Ⅲ组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分别为96.83%、3.17%、0。3个组治愈率、治愈率+显效率及好转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臭氧协同达克宁栓治疗VVC具有标本兼治、起效快、疗程短、疗效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值得在基层推广使用。

  • 标签: VVC 臭氧 达克宁
  • 简介:摘要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为儿科临床人才培养、儿科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本文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系统整合课程、启发式教学、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提高儿科学本科教学质量的途径,为医学生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医教协同 儿科学 本科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CT下引导穿刺联合亚甲蓝染色定位肺小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31例患者,采用CT引导下穿刺与亚甲蓝染色定位相结合的方式,行肺楔形切除术对肺小结进行快速病理诊断,若为肺癌则行肺叶切除术。分析穿刺定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本组31例患者均定位成功,并获得快速病理诊断。穿刺定位时间为(19.89±6.27)min。结论CT引导穿刺定位合并亚甲蓝染色定位肺小结快速病理诊断,能有效确定肺小结是否恶性,快速确定下一步诊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CT引导穿刺 亚甲蓝染色 肺小结 肺癌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协同缩宫素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宫产产妇240例,所有产妇均排除以下疾病肝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各类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前列醇使用禁忌、凝血机制障。然后随机将产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后立即予肌肉缩宫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片,依次观察两组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出血量以及子宫收缩的情况。两组均在用药后予综合护理并分析两组护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1),子宫收缩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协同缩宫素并给予综合性护理,疗效优于单独缩宫素治疗,可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和出血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缩宫素 米索前列醇 子宫 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协同增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采取同样的抗炎、镇痛等保守治疗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护理。对比两组的治愈率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SCL-90进行评价;实验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患者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健康水平。

  • 标签: 中医辨证护理 急性阑尾炎 协同增效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与5-FU对人胃低分化腺癌BGC823细胞体外协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重楼总皂苷与5-FU单独及联合用药对BGC823细胞抑制增殖和促凋亡的影响。结果重楼总皂苷联合5-FU对胃癌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优于各单药组。结论重楼总皂苷联合5-FU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协同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重楼总皂苷 5-氟尿嘧啶 胃癌 协同作用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对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率97.1%高于对照组81.4%;自我护理能力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协同护理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效果显著。

  • 标签: 协同护理 高血压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病理实验课对提高学生知识建构和临床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医教协同,以培养规范化、标准化临床医学人才为核心,强调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鼓励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改革,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探索适合本校医学生的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 标签: 医教协同 民族高等院校 病理学实验课 教学改革 PBL CBL 开放式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协同进行跌倒风险防范、医从性自评结合音视频教育在老年患者防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2月收治的跌倒高危风险老年患者120例,按电脑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基于知信行模式实施音视频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对跌倒风险及防范的认知水平、遵医行为。结果两组患者宣教后跌倒风险及防范认知测评分、医从性均较宣教前明显升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前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宣教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协同进行音视频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有效提高患者防范认知水平与医从性,保障住院安全。

  • 标签: 知信行 音视频 健康教育 老年患者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对非瓣膜置换房颤口服华法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7年12月连续住院的120例非瓣膜置换房颤口服华法林抗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华法林使用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能力、华法林使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应用到非瓣膜置换房颤口服华法林患者中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华法林用药依从性,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房颤 华法林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以及对生活方式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糖尿病患者1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护理内容;研究组79例,加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方式及治疗依从性差异。结果研究组加用协同护理模式后,70例患者满足健康生活方式标准,达标率为88.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例(74.68%),差异显著(χ2=4.223,P<0.05)。研究组加用协同护理模式后,治疗高依从性者68例,其高依从性比例为86.0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4例(6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糖尿病 生活方式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活质量和住院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06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协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生活质量以及住院次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住院次数也明显比对照组的要少,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取协同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溃疡性结肠炎 生活质量 住院次数
  • 简介:摘要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利用诸如格列本脲等传统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体质量增加以及血糖偏低等情况,依从性也相对较差。同时随着治疗的持续性进行,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呈现进行性下降,从而导致药物降糖效果的降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通过对肾脏葡萄糖重吸收的抑制作用,促使葡萄糖经由尿液正常排出的进行,进而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也对血压以及体质量的降低具有一定功效,其造成低血糖的情况较为罕见,泌尿生殖道感染是其应用后可能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类型。作为一类降糖机制以非胰岛素依赖型为特点的药物类型,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不失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途径之一。

  • 标签: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2型糖尿病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态度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给予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基于常规组护理,给实验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在自我效能和疾病态度等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疾病态度,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在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慢性乙型病毒性 肝炎患者 疾病态度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以前期较成熟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为研究平台,研究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对水盐协同转运蛋白的影响以及燥湿和胃及利水渗湿两种常用的治湿方法干预后的影响,揭示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对水液代谢的影响的机制,从系统生物学水平揭示肾脏在调节水液代谢方面分子机制以及燥湿和胃及利水渗湿两种临床上常用治湿之法对水盐协同转运蛋白的影响。方法模拟外湿过盛、困阻脾胃,饮食不节、湿从内生,情志不遂,气机受阻,水湿不运三大致湿病因,建立湿阻中焦证模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KCC1、KCC3、KCC4、NKCC1的含量。结果湿阻中焦证模型KCC1、KCC4含量呈上升趋势,KCC3、NKCC1的含量呈下降趋势,经自然恢复后KCC1、KCC3、NKCC1的含量呈下降趋势,KCC4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干预后KCC1、KCC3、KCC4、NKCC1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湿阻中焦证可能影响机体水液代谢,导致水盐代谢失调,而中医燥湿和胃及利水渗湿两种治疗湿阻中焦的方法可能通过调节机体水盐代谢从而改善湿阻中焦症状。

  • 标签: 湿阻中焦证 水盐协同转运蛋白 不换金正气散 利水渗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协同护理模式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在入院时及出院后2个月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进行仔细评估,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对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36.13±4.85),(40.34±5.6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3.78±5.42),(45.26±5.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43,3.847;p均<0.01)。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生活质量评分为(78.12±3.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72±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P<0.01)。结论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缓解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协同护理模式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糖酸红霉素二元手性选择剂混合体系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的协同效应。方法以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作为二元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拆分3种药物,考察了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的浓度和缓冲溶液的pH值对对映体分离结果的影响。结果对考察的手性药物,在选定的条件下,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组成的二元手性选择剂混合体系相比单一乳糖酸红霉素体系显示了更好手性选择性。结论乳糖酸红霉素和羟乙基-β-环糊精组成的二元手性选择剂混合体系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呈现正协同效应。

  • 标签: 乳糖酸红霉素 羟乙基-&beta -环糊精 毛细管电泳二元体系 手性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