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直肠癌Miles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7月-2020年5月时段内直肠癌Miles术患者60例,甲组为术后常规护理,乙组为术后协同护理,比较心理状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和甲组相比,乙组心理状态评分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6.66%),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Miles术患者,术后协同护理模式的运用,既可疏导其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直肠癌 Miles术 心理状态评分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医护和家属协同护理模式用于小儿肺炎护理中产生的价值。 方法 80例小儿肺炎护理患儿被纳入此次研究中,收治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10月,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开展分组,各40例,A组采取基础护理,B组采取医护和家属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模式产生的价值。  结果B组满意度比A组高(P<0.05)。  结论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采取医护和家属协同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具有积极在临床上开展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 小儿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82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维度协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疾病不确定感及生存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中国成年人情绪性量表(ESCA)3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多维度协同护理 情绪状态 疾病不确定感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后尿道断裂术患儿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接收的60例后尿道断裂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为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d、术后2d、术后3d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后尿道断裂术患儿的影响较明显,能够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医院-家庭协同护理模式 尿道断裂术 NRS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改善乳腺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化疗副反应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乳腺根治术患者108例,抽签法分观察组(协同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各54例,比较两组生存质量与化疗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生理领域、躯体疼痛、社会关系、独立性与精神健康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化疗副反应发生率(5.55%)低于对照组18.51%,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乳腺根治术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能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化疗副反应发生,值得借鉴。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乳腺根治术 生存质量 化疗副反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协同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取协同护理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期间应用针对性营养干预联合协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期间选取86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营养干预联合协同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的营养水平评分更高;研究组不良事件率更低;研究组经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血液透析 针对性营养干预 协同护理 不良事件率 生活质量
  • 简介: 【摘要】 :目的:选用一定数量的样本对比研究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 24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的手术护理,另外选取 240 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组,对该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的相关手术护理措施,其中包含:成立协同风险管理小组、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培训及护理意识培养、优化手术室的人员配置等。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各项综合技能评分,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能力、患者的风险了解能力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 < 0.05 )。结论:将协同风险控制的相关内容引入到手术实验室管理中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意识先,在协同风险控制的管理思路下,患者的风险认知水平也得到了充分地提升,有助于降低手术实验室的护理缺陷,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协同风险控制 手术室管理 护理工作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的作用及其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结果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和同时期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协同护理干预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中对新生儿以及产妇的影响进行调查。 方法 :以我院产科 80 例分娩产妇、新生儿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协同组,所有产妇均为 2017 年 4 月 -2018 年 4 月间分娩人员,对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母乳喂养率以及产妇抑郁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常规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 15.0% ,协同组为 2.5% ;常规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为 72.5% ,协同组为 95.0% , P < 0.05 。常规组产妇抑郁评估分为( 14.7±4.2 )分,协同组为( 8.5±1.9 )分, P < 0.05 。 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母乳喂养率,更有利于促进母婴健康。

  • 标签: 协同护理 母婴同室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协同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取协同护理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效果。方法取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纳入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48/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提高其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老年糖尿病患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以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脏病患者的5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协同护理措施。然后就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进行效果差异性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经过协同护理后,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对心脏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的一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并且协同护理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较高,促进患者朝着病情良好发展的方向发展。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在心内科护理中协同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8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平均分配的方法将这80例病患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护理措施,对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联合协同护理,对比两组病患接受护理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护理,观察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心内科病患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联合协同护理,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且能够有效的提升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内科 协同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 要:铜银和氯离子进行协同联合氯化抗菌消毒(40μg・L-1铜银游离子,400μg・L-1铜银游离子和0.3mg・L-1游离子和氯)前后用逆转录PCR的实验方法同时检测铜银协同氯化消毒前后脊灰杆菌病毒的内部核酸,并用内部免疫破坏印记检测法(DIBA)同时检测脊灰杆菌病毒的抗原性(包括蛋白质);用内部核酸免疫修复法的实验方法测定噬菌体f2的内部核酸免疫修复存活率,并用联合血清生化学法的方法同时检测噬菌体f2的抗原性.以此基础来深入探讨利用铜银和氯离子进行协同联合氯化抗菌消毒对脊灰病毒内部核酸的免疫破坏抑制作用.得出的RT-PCR的检测结果显示存在铜银脱氢离子通过协同联合氯化细菌消毒前后对脊髓灰质炎一型病毒组的ⅰ型(PVI)的特异免疫条带为明显阳性,协同氯化消毒后的ⅱ型为明显阴性;DIBA检测结果显示铜银协同氯化消毒前后的检测结果差异均为明显阳性.铜银脱氢离子通过协同联合氯化细菌消毒产生灭活免疫作用后,大肠杆菌噬菌体f2的中性核酸细胞修复存活率不会随免疫作用持续时间不断延长而显著降低;该型噬菌体的抗原性与正常细菌无明显显著差别.

  • 标签: 消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脊髓灰质炎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临床实际工作为出发点,讨论协同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中的价值与重要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例数为40、对照组例数为40。对照组接受内分泌科普通护理,包括健康安全教育、饮食宣教、行为锻炼等方面。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的模式,其内容有建设协同护理组、制定协同护理计划、实施协同护理措施、监测与评估等各项措施,比对两组患者的对护理满意度及空腹血糖、餐后二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等多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和安全管理能力,同时提高其对护理满意度,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协同护理 老年病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治疗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我们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心内科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4.67%vs.88.37%,P<0.05),并且观察组的社会和心理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多维度协同护理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与自我护理能力,同时缩短了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更好治疗与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心内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冠心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术后SA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术后身体恢复的应用中,可有效改善术后身体恢复,提升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