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静脉肾盂造影(IVP)[1]是泌尿系统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不仅可以观察尿路器质性病变,而且可以了解肾脏排泄功能。但传统腹部加压IVP需按固定时间摄影,并且检查时间长,图像质量欠满意。近年来,我院将IVP改为透视下动态多体位相结合适时摄影的新方法,可完全显示全尿路情况,取得明显效果。现就新方法与常规IVP所取得的影像质量及诊断情况进行比较,以求进一步探讨动态多体位在IVP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尿路造影术 体位
  • 简介:双下肢站立位是生理功能位,能够反映负重骨骼生物力线的改变,其站立位全景像可以提供双下肢的病变征象及相关角度和长度等丰富的影像资料.但是,由于目前IP及平板探测器的最大长度为17in(约43cm,1in=2.54cm),要实现双下肢全景摄影就必须采用拼接技术.笔者回顾性分析19例由我院新引进的飞利浦DagitalDiagnost单平板DR采用自动拼接技术拍摄双下肢站立位全景像的患儿的影像学资料,介绍DR在双下肢疾病诊断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放射摄影术 全景 下肢骨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样本选取的时间段设定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从本院收治的患者中抽取24例作为样本,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优质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仅为75%,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目前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优质护理的手段,能够显著的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念珠菌性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超声是眼科重要的特殊检查手段之一,由于其无创、经济且有效,在眼内肿瘤诊断和随诊等方面应用广泛。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超声成像方式的进步,超声诊断在眼科中的应用范围得到积极扩展。本文总结了超声在眼内肿瘤诊断、治疗、随访和预后中的应用,跟踪最新前沿动态,并展望超声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

  • 标签: 超声 眼内肿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A技术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肝癌患者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行肝脏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增强扫描,采用三维VR、MIP、MPR技术重建血管三维图像,并与介入治疗术中DSA图像做对比研究。结果:本组55例患者,对肝动脉2级血管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肝动脉3级血管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A能够显示腹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三维结构,观察与腹主动脉夹角较DSA更方便;CTA发现肝动脉变异13例(23.6%),与DSA完全符合。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很好显示肝癌供血血管的走行、分布、变异情况,提高TACE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对肝癌介入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肢关节的恢复状况,术前术后的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膝关节屈曲超过90°所需时间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肢关节活动度、最大屈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恢复时间 住院天数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护患沟通方法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6-2020.9,抽取本院急诊科收治的 90 例急诊患者展开研究,遵循双色球分组法分组,均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联合护患沟通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 理满意度(服务态度、人文关怀、主动服务、问题解决、护理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护患沟通方法可有效 提高急诊护理的满意度,可改善护患关系,效果显著。

  • 标签: 护患沟通方法 急诊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联合MRCP在胆管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胆管梗阻患者,对其MRCP图像结合常规MRI图像进行综合诊断。结果:60例中,根据胆管扩张形态(枯枝状、软藤状)和胆管梗阻部位的形态(倒杯口状、截断状和鼠尾状)单纯MRCP确诊36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0.0%;常规MRI扫描联合MRCP确诊50例,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3.3%;2种方法对良恶性胆系梗阻的病因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扫描联合MRCP可明显提高胆管梗阻病因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黄疸 阻塞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工智能在医疗彩超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就诊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医疗彩超领域的稳固发展,必须将人工智能引入工作中,进而满足人们看病的需求。

  • 标签: 人工智能 医疗彩超 应用 发展趋势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358例高千伏摄影的记录进行分析,男女均有,年龄15~73岁,其中2002年前127例,2002年购置CR后231例。机器用GE500mA—B型X线机富士FCR5000处理系统,DRYPIX激光像机。

  • 标签: 高千伏摄影 甲级片率 CR系统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中,借助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在临床实践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提高医疗效率的同时也确保了医疗质量,而且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精确度没减少了误诊的情况,也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其中医学影像设备在现阶段的医疗实践中应用较多,先进的成像技术能够较为清晰的将患者的病理状况展示在医生的眼前,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疗影像设备的学习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必备功课,而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也能够使得医护人员较为清晰的明确设备的构造特点,不管是在使用上还是维修管理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医学影像设备 应用
  • 简介:MRI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质子经射频脉冲激发后产生信号,其信号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为图像.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结合了功能、影像和解剖三方面的因素,能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区,具有较高的时空分辨力,为大脑功能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中医诊断 针灸学
  • 简介: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CEMRA)是继时飞法和相位法2D磁共振血管成像后新近开发的MRA技术,中高场磁共振CEMRA技术应用较成熟,而在低场磁共振的应用报道较少。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对28例颈、体部血管行CEMRA检查,对主动脉、下腔静脉、门静脉及其分支成像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低场磁共振 血管造影 图像增强
  • 简介:摘要 : 目的了解糖尿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 2017 年 3 月— 2018 年 11 月的 50 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单一护理组给予单一护理,多样性护理组开展多样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糖尿病血糖监测依从性、降糖药物口服依从性、有氧运动依从性;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并发症。结果多样性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单一护理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单一护理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糖尿病血糖监测依从性、降糖药物口服依从性、有氧运动依从性高于单一护理组,糖尿病并发症低于单一护理组, P < 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糖尿病血糖监测依从性、降糖药物口服依从性、有氧运动依从性,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减轻患者抑郁,改善血糖,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 多样性护理 应用价值 满意度 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飞利浦iU-22彩超仪对35例颅内病变患者进行病灶定位和切除范围的判断。结果35例患者术中病灶均定位准确,其中21例镜下全切除,4例功能区胶质瘤行次全切除,5例脑脓肿显著缩小,5例脑出血血肿清除满意。讨论术中超声技术可实时显示病灶部位与范围,有助于病变切除和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超声 神经外科手术 术中影像
  • 简介:分子影像可以非侵入性探测体内生理和病理情况的变化,有利于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及转归。近年来由于微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分子影像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微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优点,可以负载多种药物/分子、容易进行理化修饰、可以进行多重靶向运输等。通过与超声结合可以介导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的开放,实现多模态成像、诊疗一体化、肿瘤微环境标志物监控和信号放大。进一步研究应着眼于其生物安全性,实现材料的无潜在致病毒性、无脱靶效应及能进行体内代谢等,解决这些问题将为疾病提供一种新的诊疗模式。

  • 标签: 超声分子影像 微纳米材料 多模态成像 诊疗一体化
  • 简介: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PCM)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PCM患者的MRI资料,分析病灶信号特征、TIC特征、病灶部位及范围.结果:25例共检出病灶26个,根据MRI图像特征,将PCM分为炎症型(9个)、脓肿型(7个)及混合型(10个).14个病灶范围广泛,10个局限于单一象限及乳晕区,2个局限于乳晕区.增强扫描后22个病灶可见强化改变,TIC多数呈Ⅰ型(10个)和Ⅱ型(8个).结论:MRI是诊断PCM的有效手段,对PCM分期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浆细胞性乳腺炎 磁共振成像
  • 简介: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影响我国男性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目前已有多种核医学PET分子探针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精准分期及疗效评估,具有独特的优势及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子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液泵在儿科病人输注甘露醇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36例输注 20%甘露醇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 18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输注甘露醇,对照组采用传统重力输入法输注甘露醇,比较两组患儿输液剂量准确度、输注时间精确度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剂量准确度、输注时间精确度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儿科病人应用输液泵输注甘露醇,有助于保证输液剂量准确、输注时间精确及提高家长满意度。

  • 标签: 输液泵 儿科 输注 甘露醇 剂量 时间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