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大鼠HPA轴激素水平。探讨游泳锻炼预防抑郁的可能途径。方法:将选定的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E)、模型组(M)、运动应激组(ES)和运动应激运动组(ESE)。实验共14周,前10周,C组、M组正常饲养;E组、ES组、ESE组每周运动6次,前3周游泳时间从10min递增至60min,每周增加20min,并保持此运动时问7周;后4周,C组正常饲养,E组继续运动;M组、ES组和ESE组接受28天的慢性应激。期间ES组停止运动、ESE组继续运动。实验结束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免法检测动物HPA轴激素水平。结果:(1)M组大鼠体重增长显著降低、水平和垂直活动明显减少,食物和蔗糖溶液消耗量下降,M组动物肾上腺、海马组织和血浆中的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E组;ES组和ESE组动物显著低于M组。(2)M组动物下丘脑组织中CRH、垂体组织和血浆中ACTH含量显著高于C组,ES组和ESE组则显著低于M组。结论:游泳锻炼在应激状态下可能是通过维持HPAA自身的负反馈功能和降低海马组织中皮质酮含量,防止海马受损,维持海马在应激状态下抑制HPAA的功能达到预防抑郁的效果。

  • 标签: 应激 抑郁 锻炼 HPAA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不同体育运动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作用。方法:将64名轻度和中度抑郁患儿随机分成四组,设计不同运动时间、强度和频率的运动方案,为期18周的运动干预。结果:患儿在CDI、EPQ、CES-DC量表相关因子均有所下降,第6周运动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均分差异显著(P﹤0.05);7-18周运动干预后效果显著(P﹤0.01);躯体症状和活动迟滞因子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际关系因子组间差异显著(P﹤0.01)。集体性运动干预效果优于独立性运动组;中等强度、高频率运动优于低强度、低频率运动组。结论: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留守儿童"患儿的抑郁因子都存在干预效果,设计运动方案趋向于集体性和竞争性运动形式与情景,长期坚持体育运动锻炼对"留守儿童"患儿身心健康及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留守儿童 抑郁症 体育运动干预 研究
  • 简介:以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LT-74)[1]和家庭支持自评量表[2]、汉米尔顿抑郁量表[3]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及抑郁状况,说明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抑郁情绪有较好的作用,结论家庭支持系统能促进抑郁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家庭支持系统 影响研究 抑郁症生活
  • 简介:摘要:在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之中,它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且一直以来我们的数学都强调生活化和情境化课堂的构建,但是大部分教师对于如何构建生活情境化课堂并不是非常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轻度抑郁学生的特点,开展具有生活化和情境化的初中几何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生活情境化教学的教学方式以及对于轻度抑郁学生所带来的有益之处进行分析。

  • 标签: 初中数学 几何教学 情境化 轻度抑郁症
  • 简介:目的:验证康复运动处方对治疗大学生抑郁的作用。方法:在校经心理测验被确定为抑郁的大学生患者36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2例雏持已有的药物和心理治疗;B组24例在已有药物和心理治疗基础上实施康复运动处方,时间均为16周。结论:通过对所有参与试验的大学生实施运动处方前后的各项抑郁状、身心功能及健康水平进行随机观察和问卷测定发现:抑郁状明显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呈逐步稳定状态。其中躯体、轻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评价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A组59.24%、76.32%、52.43%;B组87.69%、92.37%、82.13%。这一结果证明康复运动处方时治疗大学生抑郁的各种身心症状均有显著效果。

  • 标签: 康复运动处方 大学生 抑郁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于产后抑郁患者的防治相关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妇产科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产前护理干预的形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抑郁发生率以及两组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表。结果两组产妇在经过护理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同时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产妇实施产前护理的过程中,通过使用产前护理干预的形式能够明显的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几率,同时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前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 防治作用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必利联合甘麦大枣汤、逍遥散加味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产后抑郁,分中西医结合组90例(观察组),西药常规治疗组90例(对照组)。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抗抑郁治疗,观察组口服小剂量舒必利,中药甘麦大枣汤、逍遥散。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地提高了产后抑郁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中西医治疗。
  • 简介:摘要:礼貌原则在促进抑郁医患会话和谐和构成良好医患关系着重要作用,礼貌原则的使用频率在抑郁医患会话中也是十分频繁。本文基于礼貌原则的语用功能,旨在分析礼貌原则在医患会话中的使用情况,通过礼貌原则在抑郁医患会话语料中的体现进行分析,得出礼貌原则的恰当使用将能使抑郁患者对医生产生信任感、增加自信和促使医患会话高效进行等积极语用功能,医生在医患会话中应着重注意礼貌原则的使用,不恰当的话语则会造成患者对一生的不信任或触发自我保护的负面影响。本文在此发现的基础上为礼貌原则在抑郁医患会话中的使用提供了启示。

  • 标签: 医患会话 礼貌原则 语用分析
  • 简介:摘要:抑郁是当今社会最为严重且比较常见的一项精神疾病,世界卫生组 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 第二大疾病。近年来,我国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 趋势,抑郁相关的活性分子例如活性氧、神经递质、蛋白质等水平变化在抑郁 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清楚抑郁的发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抑 郁主要的发病人群是青少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作为共产主义 接班人,明白抑郁的治疗方法和对社会的影响已经义不容辞。本文综述了抑郁 在当今社会的现状下最新的相关因素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 标签: 抑郁症 相关因素 社会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抑郁患者血清谷氨酸(Glu)及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就诊的抑郁患者(抑郁组)47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双相抑郁组)45例,社区招募健康对照(健康对照组)41名,以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被试抑郁、焦虑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被试血清Glu、GABA、Glu脱羧酶(GAD)水平,计算Glu/GABA比例。结果抑郁组与双相抑郁组血清Glu[(36±7)mg/L、(37±7)mg/L比(28±4)mg/L,F=10.97,P<0.01]、Glu/GABA比例(5.77±0.35、8.18±0.24比3.35±0.33,F=37.68,P<0.01)高于健康对照组,而GABA[(6.1±0.7)μmol/L、(4.1±0.8)μmol/L比(8.1±1.2)μmol/L,F=21.61,P<0.01]与GAD[(31±6)U/L、(31±6)U/L比(35±6)U/L,F=5.61,P<0.01]水平则低于健康对照组,并且双相抑郁组血清GABA水平低于抑郁组,Glu/GABA比例则高于抑郁组(P<0.01);抑郁组血清GABA水平与HAMD睡眠障碍因子呈负相关(r=-0.46,P=0.01)。结论抑郁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均存在外周血液循环Glu、GABA能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以及Glu与GABA平衡紊乱,并且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GABA能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以及Glu与GABA平衡紊乱更为明显。

  • 标签: 抑郁症 双相障碍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 简介:使老人生活在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对老人经过半年多的家庭照护后,随时注意老人的心理动态

  • 标签: 例护理 基础性家庭 家庭照护
  • 简介: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对60例抑郁患者和6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进行测评,FESCV评分抑郁患者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因子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评分研究组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亲密度适应性 功能家庭 家庭亲密度
  • 简介:摘要:高中生的抑郁自残自杀情况时有耳闻,因而造成的家庭矛盾也不时见诸报端,对学校和班级管理工作提出巨大考验。本文介绍了因受到学习困难而发生抑郁的高中学生的现状,班主任应帮助学生战胜学习障碍,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构建融洽家校关系;使学生认识自身和环境的联系,懂得换位思考。

  • 标签: 高中 抑郁症 教学方式
  • 简介:摘要:孩子的心理不是突然“生病”的,在这之前一定会有一些行为是需要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对于情绪“高需求”的孩子,我们更应该理解他、尊重他、关爱他。

  • 标签:
  • 简介:摘要:抑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的精神疾病。抑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目前,自我管理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和抑郁情绪,因此,如何提高抑郁患者康复期的自我管理能力成为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支持型 自我管理 抑郁症 康复期 应用
  • 简介:    【摘要】近年来中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导致的焦虑、抑郁、压抑等负面情绪增多。中职生因抑郁自残自杀的新闻时有耳闻,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困扰。23财1是中职本科升学新生班,本文通过对中职生罗某抑郁个案分析,从学校、家庭、两方面进行班主任应对策略分析,得出对抑郁学生教育的思考,以便为相似的案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切实帮助罹患抑郁的学生走出困境,重塑乐观人格,拥抱多彩人生。

  • 标签: 中职生 抑郁症 个案分析 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