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溶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游使用替罗非班的STEMI患者8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自溶组43例和未自溶组45例(对照组).收集其外周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NGPTL2浓度,同时提取患者血小板蛋白,利用WesternBlot检测ANGPTL2在血小板上的表达情况.结果STEMI自溶组患者外周血血浆中ANGPTL2浓度显著高于未自溶组[(37.13±19.49)ng/ml比(26.97±16.91)ng/ml,P=0.011],ANGPTL2在STEMI自溶组患者血小板上的表达显著高于未自溶组(P<0.05).结论ANGPTL2与STEMI梗死相关动脉自溶呈正相关.

  • 标签: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自溶再通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及术(FTR)在输卵管不孕症中的疗效。方法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254例患者共412条输卵管近端阻塞或通畅度不佳,将导管置于输卵管口,使用导丝疏通后造影,对比分析其手术前后输卵管通畅程度结果本组254例412支输卵管有狭窄、粘连或闭塞,术后373支输卵管获得成功率90.5%;术后半年随访怀孕97例,达38.18%。结论SSG及FTR安全有效,是治疗因输卵管近端阻塞或不通畅导致不孕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 输卵管再通术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输卵管阻塞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行输卵管阻塞介入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将8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行输卵管阻塞介入手术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满意度及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且两组行输卵管阻塞介入手术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及焦虑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行输卵管阻塞介入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手术效果,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 标签: 输卵管阻塞 介入再通手术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输卵管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了人文行为护理、支持性心理护理、放松疗法和院外指导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心理状态,情绪及手术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手术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合理的治疗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提高输卵管复通术的成功率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输卵管再通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介入治疗输卵管堵塞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介入治疗输卵管堵塞患者 8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4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针对性护理的 40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的为 95.00%,对照组的为 77.50%,从上看,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7.5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为 25.00%,从不良反应发生上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实验组的治疗依从97.50%,对照组的治疗依从为 82.50%,从治疗依从性上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 对介入治疗输卵管堵塞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输卵管堵塞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输卵管介入术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输卵管阻塞的病例,评价操作技术及阻塞部位对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106例输卵管阻塞的病例中,Ⅰ型阻塞158条,有152条输卵管为96.2%;Ⅱ型阻塞者45条,有8条输卵管为16%。结论选用适当的操作器材以及合理的选择病例,可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且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

  • 标签: 不孕症 输卵管阻塞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血脉汤防治心梗患者支架术后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的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桡动脉或股动脉径路,按常规标准方法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低分子肝素、单硝酸异山梨酯、降脂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同时,控制好血压、血糖等其他相关疾病。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手术当日开始服用活血脉汤(药物组成肉桂、黄芪、人参、当归、白术、熟地、川芎等),水煎2次,取汁200ml,每日1剂,分2次服用。结果治疗组狭窄发生15.79%,正常好转84.21%;对照组狭窄发生36.84%,正常好转63.16%,治疗组较对照组狭窄发生显著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瘀证计分值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瘀证计分值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脉汤防治心梗患者支架术后狭窄可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肌梗死,介入支架术,活血通脉汤,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心络腹腔注射对大鼠脑缺血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线栓法建立缺血2h灌注损伤模型,灌注后1小时、1天和5天断头取脑,TTC测定脑梗塞体积;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情况;western-blot观察caspase-3表达;RT-PCR测定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心络腹腔注射可使大鼠脑梗塞体积减小;海马神经元凋亡由中晚期和凋亡小体转为早期凋亡表现,caspase-3,c-fos基因的表达降低。结论:心络可能通过抑制凋亡反应的作用机制减轻脑缺血灌注损伤,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通心络 脑缺血再灌注 凋亡caspase-3 C-FO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下泪道在泪道慢性阻塞性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100例泪道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内窥镜下泪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CRP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血清h-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采用内窥镜下泪道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内窥镜下泪道再通 泪道慢性阻塞性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壁内血肿型颈动脉夹层(CAD)血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卒中中心由基于颈部血管超声(CDU)的多模式影像学检查证实的壁内血肿型CAD患者56例(61支CAD),收集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发病至就诊时间以14 d为界。于发病后3、6、12个月行CDU随访,根据随访12个月的结果分为完全组和不全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超声表现及药物治疗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影响血管的相关因素。结果血管情况:完全组36支,3、6、12个月血管完全分别为42.6%(26/61)、55.7%(34/61)及59.0%(36/61);不全组25支:残余狭窄26.2%(16/61)、持续闭塞14.8%(9/61)。完全组与不全组比较:发病至就诊时间≤14 d的比例、壁内血肿的回声类型、血管闭塞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就诊时间≤14 d(OR=5.625,95%CI:1.302~24.293,P=0.021)、低回声壁内血肿(OR=4.888,95%CI:1.304~18.320,P=0.019)与完全呈正相关,夹层血管闭塞(OR=0.234,95%CI:0.059~0.932,P=0.039)与完全呈负相关。结论CDU显示对于低回声壁内血肿型CAD,急性期药物治疗完全较高,夹层血管闭塞者完全降低,及早评估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超声检查 随访 再通
  • 简介:摘要: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在临床上的病情危急,并且变化多端,因此临床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临床上对于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多以血管疏通为主要治疗方式,是能缓解患者病情和临床表现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给予患者护理干预作为辅助。常规的护理干预无法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对患者进行照顾和照护,使患者的舒适度不高,满意度不高,临床局限性较大。该文从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绿色通道管理、围术期管理、康复护理、二级预防、对我国开展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护理的启示5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闭塞再通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PICC )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同时 PICC 的应用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血栓性堵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是防止发生血栓性堵管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1例PICC置管血栓性堵塞的案例分享,期待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血管干预流程在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血管干预流程进行干预。比较2组入院至见到神经内科医生的时间(DTP)、入院至实验室检查出报告时间(DTL)、入院至溶栓用药时间(DNT)、入院至完成CT检查的时间(DT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观察组DTP、DTL、DTI、DNT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溶栓后24h、出院时NIHSS评分及出院时MRS评分均低于照组。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实施优化血管干预流程可提高治疗效率,保障患者溶栓治疗效果,提升其护理满意

  • 标签: 血管再通 优化流程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采用ADAPT技术在急性脑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及术后90天死亡和并发症发生、NIHSS 评分。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及患者术后NIHS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在治疗效果和术后死亡无显著差异,P>0.05不存在对比意义。结论:未来ADAPT技术在急性脑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方面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急性脑动脉闭塞 ADAPT技术 血管内再通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慢性胃炎患者遵医行为及住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延伸服务,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依从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有利于加强慢性胃炎患者的遵医嘱行为,降低住院,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柳氮磺吡啶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划生育干预对孕妇分娩后短期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320例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妇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0例。观察组孕妇在分娩前后均接受计划生育干预,对照组均未接受计划生育干预,并对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孕妇分娩后半年内的及对计划生育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结果观察组产后半年内有效避孕为97.50%,与对照组69.38%比较显著较高,为2.5%,与对照组30.62%比较显著较低(P<0.05);且干预前,两组生育保健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计划生育保健知识的认知度评分为(86.76±13.42)分,与对照组(62.24±13.43)分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计划生育干预有利于向育龄女性普及生育知识,降低孕妇分娩后短期内,对预防产后短期内意外怀孕及女性生育健康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

  • 标签: 计划生育 孕妇 分娩 短期内再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体成形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减少骨折发生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患者给予椎体成形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骨折发生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即刻骨密度T值为(-3.39±0.46),治疗后12个月骨密度T值为(-2.38±0.44),治疗后24个月骨密度T值为(-2.42±0.43),治疗后36个月骨密度T值为(-2.61±0.5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即刻骨密度T值为(-3.56±0.54),治疗后12个月骨密度T值为(-3.60±0.48),治疗后24个月骨密度T值为(-3.59±0.48),治疗后36个月骨密度T值为(-3.80±0.40),且实验组患者的骨折人数为4(8.88%)例,对照组患者的骨折人数为15(33.33%)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给予椎体成形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和降低患者的骨折发生

  • 标签: 椎体成形 抗骨质疏松 再骨折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