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依匹斯汀片联合中医拔罐刺络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依匹斯汀抗过敏治疗,观察组联合拔罐兼梅花针经络针刺治疗,对照组联合除湿止痒乳膏涂抹,1个月为1疗程,均治疗2疗程。通过有效率、湿疹面积及严重指数评分(EASI)、瘙痒积分、不良反应等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39,P〈0.05),EASI积分、瘙痒积分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组胺药依匹斯汀片联合拔罐刺络疗法治疗慢性湿疹可显著降低患者EASI积分和瘙痒积分,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同时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湿疹 依匹斯汀 拔罐刺络
  • 简介:皮肤浅部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尤其在南方更为多见.我科自2002年6月-2003年6月对280例门诊患者使用本院的中药制剂(简称癣洗剂),加派瑞松霜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皮肤浅部真菌病 派瑞松霜 洗剂 中药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减配合穴位自血疗法、口服泛昔洛韦片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泛昔洛韦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比单纯西药治疗治愈率更高,而且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知柏地黄汤 穴位自血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阿维A治疗角化性湿疹的疗效、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将236例角化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H。和H: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西替利嗪(10mg/次,每天1次)、赛庚啶(2mg/次,每晚1次)、甲氰咪呱(0.2g/次,每天3次)三联治疗,局部外用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维A胶囊20mg,每日随中餐顿服,2周后疗效不显著者加至30mg/d,皮损消退后改为10mg/d。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及停药4周、8周后的疗效。结果:停药后4周、8周,观察组在症状体征总积分、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1)。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维A治疗,能有效增强角化性湿疹的疗效,并有一定预防复发作用,且安全性好。

  • 标签: 小剂量 阿维A 角化性湿疹
  • 简介:目的:探讨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89例,治疗组给予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对照组仅口服阿维A胶囊。2周为1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并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X^2=11.40,P〈0.05)。治疗后2、4、6周,治疗组患者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6.0%,与对照组28.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15,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X^2=2.36,P〉0.05)。结论: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中重度痤疮效果优于单一用药,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痤疮 中重度 阿维A 甘草酸苷
  • 简介:目的观察燥湿止带煎剂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使用燥湿止带煎剂、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15d后观察疗效。结果燥湿止带煎剂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总有效率为70%,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的总有效率为5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燥湿止带煎剂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燥湿止带煎剂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痤疮专用锋钩针联合丹参酮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治疗.方法选择寻常性痤疮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联合组,治疗组采用痤疮专用锋钩针挑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酮口服治疗,联合组采用丹参酮口服联合痤疮专用锋钩针挑刺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4周对其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痤疮专用锋钩针组对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在治疗2周及4周后与丹参酮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非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优于丹参酮组(P<0.05);联合组对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以及综合疗效均优于丹参酮组.结论痤疮专用锋钩针治疗寻常性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丹参酮联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锋钩针 寻常性痤疮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开放式的临床试验设计。48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1%吡美莫司乳膏2次/d外涂靶皮损,观察皮损和自觉症状变化并与治疗前对比。结果治疗6周后,48例患者有效率为100%。8例患者出现刺痛和烧灼感,未中断治疗,总体耐受性好,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高。

  • 标签: 激素依赖性皮炎 吡美莫司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驱白巴布期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3组,试验组给予驱白巴布期片口服,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对照组1给予驱白巴布期片口服,对照组2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3个月和6个月后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以面部疗效最好,躯干次之,四肢疗效最差。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驱白巴布期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Abstract

  • 标签: 白癜风 驱白巴布期片 他克莫司软膏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联合皮肤微创清除术与单纯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40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采用5%ALA-PDT联合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1-2次;对照组200例采用单纯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2-4次。治疗后2、4、8周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记录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2、4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2.5%和90.5%,对照组分别为22.5%和41.0%;8周随访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5%和37.5%。2、4、8周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Х^2值分别为100.25、108.81、88.55,P值均〈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ALA-PDT联合皮肤微创清除术治疗寻常痤疮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光动力 皮肤微创清除术 寻常痤疮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48例采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对照1组42例采用超声导入氨甲环酸治疗;对照2组40例采用谷胱甘肽静滴治疗;三组患者总疗程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4周及12周后,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47.62%、40.00%和89.58%、80.95%、60.00%。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χ^2=4.13,P=0.042;χ^2=7.31,P=0.007);治疗组在治疗12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2组(χ^2=9.11,P=0.003),但与对照1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P=0.245)。结论:超声导入氨甲环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起效较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黄褐斑 超声导入 氨甲环酸 谷胱甘肽
  • 简介:目的:观察仪一受体阻滞剂加抗抑郁药治疗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α-受体阻滞剂加抗抑郁药在缓解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66例ⅢA、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2例口服仅一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维生素E、维生素C;对照组74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维生素E、维生素C。两组各治疗6周,观察前列腺炎症状指标(NIH—CSPI)与前列腺液常规变化。结果:抗生素舍用α-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较单用抗生素更为有效。结论α-受体阻滞剂加抗抑郁药可明显改善ⅢA、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

  • 标签: 前列腺炎 受体阻滞剂 抗抑郁药 改善症状
  • 简介:目的探究复方中药对特应性皮炎患者治疗和免疫功能的调节。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特应性皮炎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患者54例患者以复方中药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予以西替利嗪口服治疗,为期3周;治疗前后采血,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的比例,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的变化。结果对照组83.9%,研究组87.7%,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治疗前后CD3变化不大。治疗后患者CD4、CD4/CD8上升,而CD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治疗后患者IgA、IgG、IgM较治疗前升高,而IgE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中药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明显,具有上调机体免疫能力,特别是对细胞免疫功能。

  • 标签: 复方中药 特应性皮炎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将93例中度以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和丹参注射液400mg,对照组1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400mg,对照组2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均为每日1次,连续用药10天。三组的基础治疗药物均为阿维A胶囊10mg口服,1天3次,连续用药10天。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1、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分别为5.04、5.36,P值均〈0.01);治疗组的PASI下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2(P值均〈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银屑病较二者单独使用,效果更显著,疗效更确切。

  • 标签: 银屑病 复方甘草酸苷 丹参
  • 简介: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5mg1次/隔日,肌肉注射,共注射18次,同时给予氯雷他定片10mg/d口服,连续治疗3周。对照组仅给予氯雷他定片10mg/d,连服3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别有显著性,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uc=3.27>1.96,P<0.05,α=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皮肤划痕症 氯雷他定 卡介菌多糖核酸
  • 简介:目的观察微等离子体联合甘醇酸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痤疮瘢痕患者随机分为微等离子体联合甘醇酸试验组及微等离子体对照组,每组30例。微等离子体治疗使用闪耀离子束,每2个月治疗1次;甘醇酸治疗于每次微等离子体治疗后1个月进行,每项各进行3次治疗,全部疗程7个月。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采用ECCA评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两组EC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ECCA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等离子体治疗痤疮瘢痕效果确切,联合甘醇酸治疗疗效更佳。

  • 标签: 痤疮瘢痕 微等离子 甘醇酸 色素沉着
  • 简介:目的:对阿维A治疗儿童脓疱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评估。方法:对10例儿童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进行回顾性研究,起始剂量使用0.6~1.0mg/(kg·d)阿维A持续治疗4~6周,过渡期减量为0.2~0.4mg/(kg·d)治疗4~6周,维持剂量为0.2~0.3mg/(kg·d),持续6~12周,随访7~32个月,观察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9例儿童脓疱型银屑病PASI评分下降率均≥90%,1例为60%~〈9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干燥(60%,6/10)、瘙痒(40%,4/10)、唇炎(10%,1/10),其他副作用如骨骼发育迟缓、肝功能异常等均未发现。结论:低剂量使用阿维A治疗儿童脓疱型银屑病安全且疗效佳。

  • 标签: 脓疱型银屑病 泛发型 阿维A 儿童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阴囊湿疹的疗效。方法:将70例阴囊湿疹患者随机分为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组及单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对照组各35例,7天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治疗后2周统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和6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P>0.05),2周后统计复发情况发现治疗组复发5例(17.24%),对照组复发18例(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6,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康复新液治疗阴囊湿疹远期效果较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糠酸莫米松乳膏 康复新液 阴囊湿疹
  • 简介:目的评价氨甲环酸联合2%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74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所有患者外用2%氢醌乳膏共3个月,试验组同时口服氨甲环酸片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结果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氨甲环酸联合2%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黄褐斑 氨甲环酸 氢醌乳膏 药物联合疗法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诊治的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组(显微组,13例)和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组(腹膜组,10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切口疼痛程度、精子数量、密度、活力、活率、睾丸动脉识别、精液质量改善、静脉曲张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微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腹膜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数量、活力、活率均显著高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动脉识别率、精液质量改善率100.0%(13/13)、69.2%(9/13)均显著高于腹膜组50.0%(5/10)、30.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曲张复发率15.4%(2/13)显著低于腹膜组30.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7%(1/13)显著低于腹膜组30.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2.3%(12/13)显著高于腹膜组60.0%(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较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显著。

  • 标签: 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