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病理特点为不同程度髓鞘脱失、炎性细胞浸润、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轴索损伤。近年通过建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EAE)来研究Tau蛋白与神经元及轴索损伤相关性[1],并且以Tau蛋白为治疗靶点的药物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TAU蛋白 多发性硬化 轴索损伤 髓鞘脱失 脱髓鞘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血白蛋白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观察组在肝硬化治疗中应用人血白蛋白和利尿剂,对照组在肝硬化治疗中仅应用利尿剂,对比两组肝硬化患者在人血白蛋白和利尿剂下的临床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肝硬化患者在人血白蛋白和利尿剂治疗下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两组肝硬化患者在人血白蛋白和利尿剂治疗下ALT(丙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GGT(谷氨酰转肽酶)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两组肝硬化患者在人血白蛋白和利尿剂治疗下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利尿剂。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肝硬化治疗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Ⅲ型胶原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本文通过对Ⅲ三型胶原蛋白的基本特性与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皮肤年轻化之间的关系的探究,解析了Ⅲ三型胶原蛋白在皮肤年轻化中的作用和机制。

  • 标签: Ⅲ三型胶原蛋白 皮肤年轻化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慢性伤口患者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效果。方法: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接收慢性伤口患者88例,按随机数表法纳入常规组(n=44,应用泡沫敷料)、研究组(n=44,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比两组治疗效率、伤口愈合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换药次数、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结果:研究组治疗效率比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VAS评分、换药次数比常规组少(P<0.05)。研究组IL-6、IL-8、PCT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慢性伤口患者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具有确切疗效,能够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伤口快速愈合。

  • 标签: 慢性伤口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
  • 简介: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水平的慢性疾病[1],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CKD(1~3期)称为CKD早期,常无任何症状,CKD3期以后,症状趋于明显,进入肾衰竭后症状则进一步加重。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因此,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微球蛋白 抑素 健康体检人群 特异性治疗 人民健康水平 肾小球滤过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焦炉工外周血中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焦炉工人肺癌筛查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152名男性焦炉工人为接触组,以141名男性水处理工为对照组。采集2组人员晨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内暴露指标1-羟基芘(1-OH-Py)的水平。同时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DNMT1、HDA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DNMT1、HDAC1蛋白的表达与焦炉工人工龄、工种、吸烟、饮酒等的关系。结果接触组尿1-OH-Py水平[(0.043±0.011)μg/mmolCr]和血清中DNMT1[(28.4±7.2)μg/L]、HDAC1蛋白[(382±64)μg/L]的表达高于对照组[(0.017±0.004)μg/mmolCr、(17.6±3.0)μg/L、(246±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触组中不同工种间DNMT1、HDAC1蛋白表达水平也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焦炉作业工龄的增加,接触组DNMT1、HDAC1蛋白表达水平都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中DNMT1、HDAC1蛋白可作为焦炉工人肺癌早期筛查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DNA甲基化 肺肿瘤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对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缺铁性贫血学龄前儿童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铁剂,观察组给予铁剂联合维生素A。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Hb、SF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Hb、SF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2.86%,对照组14.2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联合铁剂治疗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可提高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表达水平,安全性高,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铁剂治疗。

  • 标签: []维生素A 铁剂 学龄前儿童 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 血清铁蛋白
  • 简介:目的分析糖化血清白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清白蛋白 诊断
  • 简介:1病例资料病人,男,45岁,因"四肢麻木、无力4个月余,加重1个月"收入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查体:体温36.5℃,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6/95mmHg,神志清楚,慢性病病容,行走蹒跚。各心瓣膜区未闻及心脏杂音,肺、腹部查体无明显异常。右手可见一大小约1cm×1cm痛风石,有压痛,四肢肌张力稍减弱,肌力3级,双下肢无浮肿。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下肢水肿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 简介:目的分析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导致严重低血压、气道压力升高及临床应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2009~2010年上报鱼精蛋白不良反应47例病例。47例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中度和重度血压降低30~50mmHg的38例,轻度血压降低20~29mmHg的9例。结果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和输血等措施,在不良反应发生5min之内血压恢复正常的40例,占85.11%;7例除药物治疗外,同时重新建立体外循环、手动控制呼吸等10~30min内好转。结论鱼精蛋白导致严重低血压反应难以预测,手术进行中必要的预防和积救治措施是降低鱼精蛋白严重不良反应的的关键。

  • 标签: 鱼精蛋白 中和肝素 严重低血压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法对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性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胰激肽原酶、贝那普利或缬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化瘀补肾法方药,2组均以20d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4h蛋白尿定量,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高血浆ALD指标(P〈0.05)。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肾小球性蛋白尿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 标签: 蛋白尿 益气化瘀补肾法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凝集试验和比色法分别对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CRP、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动态检测。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Hb、ALB、SCr表达水平分别为(11.08±1.62)mg/L、(87.17±11.84)g/L、(35.40±3.27)g/L、(711.22±213.37)μmol/L,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P〈0.01)。其中13例CRP异常患者治疗前后CRP、Hb、ALB、SCr表达水平分别为(13.78±2.38)mg/L、(16.16±4.19)mg/L和(83.54±12.31)g/L、(82.68±12.36)g/L和(33.45±3.45)g/L、(32.94±3.19)g/L和(724.15±222.32)μmol/L、(367.43±152.76)μmol/L,与CRP正常组相比,CRP水平增高,ALB水平下降,差异有显着性(P〈0.05~P〈0.01)。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可显着降低患者外周血中SCr水平,但可诱导CRP增高;CRP增高与Hb、ALB呈负相关。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EBP)是海马胆碱能神经刺激肽(HCNP)的前体蛋白,参与多种信号转导过程。本课题组前期蛋白质组研究发现PEBP在吗啡依赖大鼠不同脑区具有差异表达。因此,本研究目的为观察该蛋白是否在阿片依赖过程中发挥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验证PEBP蛋白在吗啡依赖大鼠不同脑区的差异表达。建立大鼠吗啡依赖与自然戒断模型,

  • 标签: 磷脂酰乙醇胺 结合蛋白 阿片依赖 吗啡依赖大鼠 免疫印迹实验 差异表达
  • 简介:β2-微球蛋白(β2-MG)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尤其是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并由此释放入血,因分子量较小,每天生成速率较恒定,只通过肾脏排泄且几乎被近端肾小管完全吸收,

  • 标签: Β-微球蛋白 测定 影响因素
  • 简介:为了促进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合理应用,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共同制订了国内首部基于循证医学的《人血白蛋白用于肝硬化治疗的快速建议指南》。在指南制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指南推荐意见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从白蛋白的血浆浓度、低蛋白血症所造成的功能障碍以及病理生理异常诸方面,制订了人血白蛋白的应用原则和推荐剂量,以期为临床医师及药师合理应用人血白蛋白提供基本规范和具体指导。本文将主要对指南形成的推荐意见、证据总结以及推荐说明进行解读。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肝硬化 快速建议指南 推荐意见
  • 简介:肠CYP3A4介导的生物转化和P糖蛋白介导的药物主动泵出肠细胞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因素.有证据显示CYP3A4和P糖蛋白在小肠不是共同调节的,但两者在药物肠道处置中的协同作用已得到体外试验和动物体内试验的证实.进一步了解两者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改善CYP3A4/P糖蛋白底物的生物利用度.

  • 标签: CYP3A4 P糖蛋白 药物代谢 肠道 肝脏首过代谢 生物利用度
  • 简介:癫痫是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意外的常见疾病,患病率达到5‰。在新确诊的癫痫患者中,50%以上的患者通过单药治疗,癫痼发作得到有效控制。另外近20%的患者接受2种抗癫痼药物联合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大约有30%的患者,经过单药治疗以及多药联合治疗,

  • 标签: 难治性癫痼 多药转运蛋白 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