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哟,怎么成这样子了?”那天我回到家,惊异地发现盆景架上的树桩盆景竟被五花大绑,枝条也被铁丝缠绕牵制着,向下弯曲或往上绷。生命哪承受得住铁丝的这般折磨?太残忍了!

  • 标签: 树桩盆景 铁丝 枝条
  • 简介:人是万物之灵,我们至今拥有的所有奇迹,没有一样不是人类创造的,“奇石”也不例外。在人类产生以前,地球上就有了岩石,然而在岩石中的部分石头被称为“奇石”者,是在人类产生之后。奇石一旦被发现、挖掘出来,它又成为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人类发现奇石,奇石又可以促进人类进步,这就是奇石和人类发展的辩证关系。人和物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

  • 标签: 奇迹 源泉 促进 例外 产生 人类发展
  • 简介:在假设最佳观赏面整姿前的树相。▲从这个角度再次审视时,千春发现右下方的一个大枝伸展突兀,而且与前面所裁去的枝条▲剪去右下方枝条后的树相。

  • 标签: 盆景艺术 形态特征 树种 产品规格
  • 简介:今井千春先生选取盆景素材常常是以改作为目的的,他选材时优先考虑的是素材的可塑性,“这个素材真的能够改作成为具有自己心目中的树格的作品吗?”——不言而喻,这也正是众多盆景爱好者十分关注的地方。

  • 标签: 改作 盆景素材 选取 作品 可塑性 选材
  • 简介:师法自然是盆景创作的大原则。无论是持何种创作主张,归属何种风格或流派的人,都认同这个原则。然而,什么是"自然"、为什么要"师法自然"、"师法自然"是如何决定着盆景的审美取向……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探讨。笔者以为,探讨"师法自然"的这些问题,会让我们从本源上知晓盆景审美取向乃至盆景流派的形成缘由,以利于我们能动地掌控这些缘由,完成盆景创作从自发到自觉的飞跃。

  • 标签: 师法自然 盆景创作 审美取向 盆景流派
  • 简介:人们关于赏石“色”的喜好大致是走的两个极端——单色和多色。喜欢单色的注重色的纯净、清润(这同时也与赏石质的纯净密不可分),这在深色调的倾向性上,则是追求赏石的凝重、古朴、深邃、悠远、含蓄等方面的意境。多色的方面有绚丽多彩的彩石,比如台湾的玫瑰石,柳州的草花石等等,最著名的当然要数南京的雨花石了。彩石色彩丰富,也鲜艳美丽。色的变化会构成图案,

  • 标签: 审美取向 石玩 不可分 倾向性 草花石 雨花石
  • 简介:《揽月》(见图一)是一件大型的动势丛林、树石、组合多变的盆景作品。作品调动了多种造型形式布局,表现了三峡夷陵一带常见的山林景色。作品首先是因“情”而作,作者常奔波于宜昌三游洞一带的山水之间,也正是这里自然美的特征,触动了情感,加上2002年第二届全国盆景学术研讨会又值中秋佳节之际,自然就将我的赏石、邀月之情寄于作品之中。

  • 标签: 盆景作品 动势 创作 创意 赏石 自然美
  • 简介:上下五千年,方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产石、赏石大国拥有自己独特的赏石文化理论体系是极其自然的,也是华夏子孙值得引以为荣的。但是,如果不站在新的理论高度更新赏石观念,完善赏石理论体系,就会直接影响、削弱我国传统赏石文化的优势地位。

  • 标签: 自然艺术 审美观 科学观点 现代观点 赏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