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抑癌基因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临床病理学意义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5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P53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瘤越大的患者抑癌基因p53阳性表达越明显,癌细胞腋窝淋巴转移的患者抑癌基因p53阳性表达更明显,组织学分级越高的患者抑癌基因p53阳性表达越明显。结论抑癌基因P53是反应乳腺癌高浸润的标志物,也是乳腺癌恶性表达的标志物,尽早开展检测能够明确疾病发展进程。

  • 标签: 抑癌基因P53 乳腺癌 病理检查
  • 作者: 金莹 陈亚梅 胡晓 唐华容 余新民 范云 徐裕金 徐海苗 李盼松 李倩 常连鹏 管彦芳 陈明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12-2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45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杭州 31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放疗科,杭州 31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杭州 31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杭州 310000,北京吉因加基因研究院,北京 10220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小细胞肺癌(SCLC)基因突变的可行性及其在SCLC患者化疗±放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及胸部肿瘤放疗科收治的共77例SCLC患者,男66例,女11例,中位发病年龄60岁,其中局限期(LS)患者42例,广泛期(ES)患者35例。对患者治疗前的血浆ctDNA进行二代测序(NGS)。分析比较LS和ES患者突变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差异。根据检测到的体细胞突变,计算血浆肿瘤突变负荷(bTMB)。使用R软件计算bTMB的最优阈值并将患者分为高bTMB组和低bTMB组,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高bTMB组和低bTMB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77例患者中,76例患者血浆中检测到基因突变,ctDNA检测阳性率为98%。在76例患者人群中,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分别为TP53(89%)、RB1(70%)、LRP1B(34%)、CREBBP(21%)、MLL3(21%) MLL2(16%)、NOTCH1(13%)、ROS1(13%)、BRCA2(12%)和PTPRD(12%)。LS患者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TP53(90%)、RB1(68%)、LRP1B(24%)、MLL2(22%)和BRCA2(17%);ES患者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TP53(89%)、RB1(71%)、LRP1B(46%)、CREBBP(31%)和MLL3(29%)。NOTCH1和CREBBP基因的突变率在ES患者中(31.4%和22.9%)显著高于LS患者(11.9%和4.8%)(均P<0.05)。信号通路分析显示,ES患者携带更多NOTCH通路基因变异。在LS患者中,高bTMB组(≥ 6.96个突变/Mb)的患者较低bTMB组(<6.96个突变/Mb)的患者PFS更长(P=0.033);而在ES患者中未显示出这种差异。结论血浆ctDNA测序检测出与既往文献报道类似的SCLC基因突变谱,ctDNA可以作为研究SCLC基因组学的工具;ES-SCLC和LS-SCLC的基因突变频谱存在差异;bTMB在接受放化疗治疗的LS-SCLC中具有潜在的预后预测价值。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ctDNA 血浆肿瘤突变负荷 放化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对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增殖抑制的机制。方法:将含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cDNA重组反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导入高转移性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转染空载体细胞为对照。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CNA、EGFR、CDK4、P16INK4a和P57Kip2蛋白表达。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细胞比较,PIEN基因转染癌细胞M3SP2-PTEN对表皮生长因子(EGF)介导的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癌细胞阻滞在G0/G1期,PCNA、EGFR、CDK4以及C—myc蛋白表达减弱,而P16INK4a和P57Kip2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外源性PTEN基因具有抑制唾液腺黏液表样癌皮细胞系EGF介导的增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周期进程受阻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分子有关。

  • 标签: PTEN抑癌基因 黏液表皮样癌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X连锁显性遗传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XLH)患儿的临床特征、PHEX基因变异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诊治的25例XLH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PHEX基因变异特点及临床转归。根据PHEX基因变异位置将患儿分为N端变异组和C端变异组,根据变异是否位于重要的锌离子结合域17或19号外显子分为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组和非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组,分别分析各组发病年龄、治疗前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膝间距或踝间距、血磷及治疗后的HtSDS、膝间距或踝间距。组间比较使用秩和检验或t检验。结果25例XLH患儿中男8例、女17例,发病年龄为1.2(1.0,1.8)岁,确诊年龄2.5(1.5,4.3)岁。初诊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下肢弯曲[24例(96%)]、步态异常[17例(68%)]。HtSDS为-2.0(-3.2,-0.8),膝间距或踝间距为4.5(3.0,6.0)cm。空腹血磷0.8(0.7,0.9)mmol/L,血钙(2.5±0.1)mmol/L,碱性磷酸酶(721±42)U/L,有3例(12%)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值。25例(100%)患儿骨骼X线片均提示有活动性佝偻病改变。2例(9%)双肾髓质内少量钙质沉着。25例患儿检测出24种PHEX基因变异,11例(44%)为未报道过的变异,未发现热点变异。N端变异组21例、C端变异组4例;17或19号外显子组4例、非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组21例。N端变异、C端变异组和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非17或19号外显子变异组患儿的发病年龄、HtSDS、膝间距或踝间距、血磷及治疗后的HtSDS、膝间距或踝间距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5例患儿随访2.7(1.6,5.0)年,24例(96%)患儿规律口服磷酸盐制剂及活性维生素D,96%(24/25)症状得到缓解。HtSDS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2,-0.8)比-2.0(-2.8,-1.1),Z=-0.156,P>0.05]。治疗后膝间距或踝间距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3.0,6.0)比1.5(0,3.3)cm,Z=-3.043,P<0.05]。经治疗17例患儿复查骨骼X线片佝偻病改变均有所修复。18例患儿合并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7例出现了肾脏钙质沉着症。结论XLH患儿以步态异常、双下肢弯曲及身材矮小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现PHEX基因未报道的变异高发,未发现热点变异,也未发现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经规律磷酸盐制剂和活性维生素D治疗后除身高外症状均可明显改善,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和肾脏钙质沉着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 标签: 低磷血症性佝偻病,X连锁显性 PHEX磷酸调节中性内肽酶 治疗结果 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抑癌基因KLF-6和AP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KLF-6和APC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KLF-6与APC的mRNA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37、5%和34,3%,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96.9%和93.8%(P〈0.05)。KLF-6与APC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率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28.1%和25.0%,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81.3%和84.4%(P〈0.05)。KLF-6与AP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并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抑癌基因KLF-6和APC的低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关,且两者存在相关性。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基因 肿瘤抑制 基因 KLF-6 基因 AP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吡非尼酮对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抑癌基因Dab2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及吡非尼酮治疗组,每组均为16只。模型组及吡非尼酮治疗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模型,复制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过程。治疗组予吡非尼酮250 mg/(kg·d)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予等量1%羟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分别于手术后第7天及第14天处死每组大鼠各8只,取梗阻侧肾脏,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Dab2 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未显示肾纤维化,模型组大鼠显示肾间质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治疗组肾间质纤维化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第7天肾间质损伤评分分别为0.650±0.015,8.826±0.017,6.120±0.022;第14天分别为0.650±0.015,9.420±0.021,6.290±1.010。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肾组织结构正常,间质无明显胶原纤维;模型组造模后,形成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第14天时模型组基本形成弥漫性蓝染的胶原纤维,吡非尼酮治疗组肾间质蓝染的胶原纤维比模型组明显减少。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第7天肾间质纤维化指数半定量评分分别为0.025±0.050,0.470±0.060,0.220±0.015;第14天分别为0.025±0.050,0.590±0.015,0.390±0.033。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评分、肾间质纤维化指数半定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吡非尼酮治疗后明显改变(P<0.05)。模型组大鼠Dab2 mRNA相对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大鼠Dab2 mRNA相对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5),治疗组Dab2 mRNA相对表达较对照组亦升高明显(P<0.01)。结论吡非尼酮能够显著改善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提高大鼠肾组织Dab2的相对表达有关。

  • 标签: 大鼠 吡非尼酮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间质纤维化 抑癌基因Dab2
  • 简介: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它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中起关键作用,不但参与正常细胞生长、发育的调控.而且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抑制作用。研究表明,PTEN是继p53基因之后发现的人类肿瘤中最易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人类许多肿瘤中存在着PTEN功能的失活。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抑癌基因PTEN 临床病理特征 组织芯片 大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SP法 胞内信号传导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癌基因RhoA对VEGF蛋白表达和胞外分泌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RhoA过表达质粒pcDNA3.0-V14RhoA、对照质粒pcDNA3.0、RhoA沉默质粒pcDNA3.0-shRhoA转染到MDA-MB-231细胞中,通过Westernblot和ELISA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内外VEGF蛋白的表达,通过Westernblot和实时PCR方法分别检测RhoA对p53表达的影响及对VEGF的调控作用。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结果MDA-MB-231细胞中上调RhoA表达后,胞内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胞外分泌水平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020,P=0.032);MDA-MB-231细胞中沉默RhoA表达后,胞内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胞外分泌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131,P=0.001);并且与0h相比,在MDA-MB-231细胞中上调RhoA可以抑制p53的表达(48h:F=3.231,P=0.043),而p53表达的降低可以增加VEGF的表达水平(48h:F=3.226,P=0.015),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RhoA表达的变化可以引起胞内外VEGF水平的变化,并且RhoA可能是通过抑制p53的表达从而增加VEGF表达。

  • 标签: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RHOA P53
  • 简介:目的研究HPV16E6蛋白及抑癌基因p53在口腔癌中的表达.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口腔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口腔癌组织中p53和HPV16E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男性口腔癌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低于女性患者,HPV16E6阳性表达率高于女性患者;年龄﹥50岁口腔癌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年龄≤50岁的患者,HPV16E6阳性表达率低于年龄≤50岁的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患者的组织切片显示,p53阳性表达细胞较少,而HPV16E6阳性表达细胞较多.随着患者临床分期的升高(Ⅰ~Ⅳ期),p53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HPV16E6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Ⅱ、Ⅲ、Ⅳ期患者与Ⅰ期患者的p53和HPV16E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病理分级的升高(Ⅰ~Ⅲ级),p53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HPV16E6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Ⅱ、Ⅲ级患者与Ⅰ级患者的p53和HPV16E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癌患者的p53阳性表达率随患者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HPV16E6阳性表达率随患者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53阳性表达率的降低和HPV16E6阳性表达率的升高可能与口腔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 标签: 口腔癌 阳性表达 HPV16E6蛋白 P53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CHAMP1基因变异所致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40型(MRD40)患儿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例MRD40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临床资料,用低深度高通量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其进行遗传学分析,并回顾文献报道的CHAMP1基因变异所致MRD40病例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结果患儿,女,11月龄,表现为全面发育迟缓合并特殊面容。CNV-seq检测未见异常,WES结果提示其携带CHAMP1基因c.1908C>G(p.Y636*)新发杂合变异。连同12篇文献报道的33例患儿,除发育迟缓、智力障碍外,大多存在肌张力减退(94.1%)、说话和/或行走时间延迟(85.2%,82.4%)及眼部异常(79.4%)。共检出CHAMP1基因变异26个,大多为功能缺失变异,位于第3外显子且为新发。结论CHAMP1基因c.1908C>G(p.Y636*)杂合变异可能是本例患儿的致病原因。对于全面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肌张力减退伴特殊面容的患儿,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病因。

  • 标签: 常染色体显性智力障碍40型 CHAMP1基因 发育迟缓 全外显子组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个多囊肾病家系的致病变异位点,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DPKD)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8个独立家系中先证者的PKD1、PKD2基因,通过Sanger测序进行位点验证和家系分析,结合多囊肾疾病数据库和蛋白变异预测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检测出8个PDK1变异,包括5个无义变异和3个错义变异。其中4个无义变异PDK1:c.7555C>T,c.7288C>T,c.4957C>T和c.11423G>A已报道为ADPKD的致病变异,1个错义变异PDK1:c.2180T>G(p.Leu727Arg)报道为可能致病的变异;3个变异位点未见报道,c.6781G>T(p.Glu2261*),c.109T>G(p.Cys37Gly),c.8495A>G(p.Asn2832Ser),其中无义变异PDK1 c.6781G>T(p.Glu2261*)为致病变异,错义变异PDK1 c.109T>G(p.Cys37Gly)和c.8495A>G(p.Asn2832Ser)为可能致病的变异。2个家系的产前诊断结果显示家系1胎儿携带与先证者相同的变异,家系2胎儿未携带与先证者相同的变异。结论鉴定出8个ADPKD家系的PDK1基因变异,其中包括3个未见报道的新变异,丰富了PDK1基因变异谱。以鉴定出的变异为理论依据,成功对2个家系进行产前诊断,为临床ADPKD出生缺陷提供咨询。

  • 标签: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PDK1基因 基因变异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严重受损、面部畸形合并癫痫的患儿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方法应用全外显子分析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变异筛查,结合先证者的表型确定候选致病位点,应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父母及其他家系成员进行变异位点验证。结果先证者携带MBD5基因c.2217delT(p. F739Lfs*6)框移变异,文献未见报道,来源于母亲,经家系验证,其兄携带相同变异且具有相似的表型,其母年幼时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成绩差,可做家务,无抽搐病史。结论发现一个MBD5基因新的致病变异,丰富了MBD5基因变异谱,家系研究发现该基因变异存在表现度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该家系的病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MBD5基因 智力低下 运动发育落后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1例全面发育迟缓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样本,应用全外显子基因检测技术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检测,对可疑变异位点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基因检测提示患儿GNB1基因存在杂合变异c.239T>C(p.Ile80Thr),父母均未携带该变异,为新发变异。结论GNB1基因显性杂合变异可能是本例患儿的致病原因。

  • 标签: 常染色体显性智力低下42型 全面发育迟缓 GNB1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 简介:班级显性文化,即物质文化,指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比如教室墙壁上的名言警句、悬挂在教室前面的班训、摆放在教室里的花草等。班级显性文化建设要突出'四有',展示出班级文化的魅力。有'图书'。班级图书是学生的最爱,因为班级图书是绘本和故事书等。本学年,我采用'四个一点'的方式丰富班级图书角的图书:一是收集一点图书角以前的书;二是花钱买一点学生喜

  • 标签: 文化魅力 班级文化
  • 简介:摘要隐性广告植入影视剧渐渐被观众熟知,而其植入方式直接影响着影视剧和广告本身。隐性广告的植入方式也从“隐性”走向了“显性”,“显性”植入方式直接将广告品牌或产品在影视剧中展现出来。但是隐性广告“显性”植入方式也有优劣之分,好“显性”植入方式应建立在符合剧情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脱离剧情的生搬硬套。否则所产生的效果将会适得其反。

  • 标签: 隐性广告 显性 植入形式
  • 简介:关于“隐性失业”显性化朱满伦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和用工制度的改革,企业内有部分富余人员从生产岗位上撤下来待业,使得"隐性失业"显性化。最近,我们对辽阳市5户国营工业企业富余人员待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这5户企业离岗待业的富余人员总计22227人...

  • 标签: 富余人员 隐性失业 劳务输出 待业保险基金 社会保障体系 制度工时
  • 简介:一、隐性失业显性化的概念界定1、传统概念的局限到目前为止,尽管许多人都在使用隐性失业显性化一词,但何谓隐性失业显性化,很少有人明确论及,处于一种各自意会,没有明确阐明的状态,即使有人论及,也仅是从隐性失业与显性失业字面解释的对比中,仿佛隐含了隐性失业显性化的意义。现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传统观念是:所谓隐性失业,就是指这种失业不以社会上存在失业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失业实质上已存在,但社会上看不到失业人口,应有的失业人口被隐藏到企业内;所谓显性失业就是这种失业赤裸裸地以社会上存在相应的失业人口的方式表现出来。以此区别隐性失业和显性失业的关键是这种失业是否出现于社会,不出现于社会就是隐性的,出现于社会就是显性的,由此可以推出隐性失业显性化就是将企业内的失业者变为企业外的社会失业者,这种隐性失业显性化的界定,显然把现已广泛存在的职工离岗后,仍存在于企业内部,形成企业内部劳

  • 标签: 隐性失业显性化 劳动力市场 显性失业 人力资本投资 失业周期 失业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术前放射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情况及病灶内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5 年 2 月 ~2017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 82 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患者 41 例,分别采取不同手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采取 术前放射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术前放射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 进展期胃癌患者 手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