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寻常型银屑病和氧化應激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对4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重度组17例,轻中度组29例,并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TNF-α、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中度组合重度组患者的血清T-AOC、SOD、GSH-Px水平比对照组低,血清CAT水平比对照组高(P<0.01),重度组患者的血清T-AOC、SOD、GSH-Px水平比轻中度组低,CAT水平比轻中度组高(P<0.01,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血清T-AOC、SOD、CAT、GSH-Px、TNF-α、OPN水平是对患者病情程度诊断的检测指标,临床中可以积极的预防。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氧化应激 炎性因子 疾病活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清泻法在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血清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含量变化,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临床分两组,A组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内服中医清泻法自拟方加减治疗做对比观察,观察术前第1天,术后2,5,8天血清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检查结果。结果临床通过两组患者做比较,观察到B组治疗0J,患者各时相LPS、TNF—a均早较A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清泻法治疗0J,疗效确切,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7-0184-02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Jaundice,简称0J)是肝胆外科常见病,多需手术治疗解除梗阻。而病人手术前后,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我们通过前期的动物实验研究[1],发现OJ易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与血清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的出现有关,它们可造成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改变,如肝、肾、胃、血液系统等,导致多种并发症[2]。临床中,我们通过两组患者的对比,发现采用中医清泻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用西医常规治疗,能降低手术后患者LPS、TNF—a的含量,证实对减少OJ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阻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骼肌蛋白分解代谢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选取30只健康小鼠,将其按双盲法平均分为对比组、实验组,每组15只小鼠,以单纯熏香烟法建立慢阻肺模型,后取小鼠伸趾长肌,将其分别置于有或无TNF-α的孵育液中,并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检测泛素蛋白、mRNA水平。结果实验组泛素mRNA、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TNF-α对慢阻肺骨骼肌蛋白分解有促进效果。

  • 标签: 骨骼肌 慢阻肺 蛋白分解 TNF-&alpha
  • 简介:目的:探索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调亡诱导配基(TRAIL)在肺动脉高压(PAH)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09年至2012年间就诊于瑞金医院门诊或住院部的患者82例,分为2组,心脏彩超检查诊断为PAH的患者27例作为PAH组,非PAH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TRAIL水平,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功能分级(WHO-FC)和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PAH患者的血清TRAIL水平显著增高[(131.20±60.44)pg/mL比(77.28±26.84)pg/mL,P〈0.001]。在PAH组中,血清TRAIL水平,①WHO-FCⅢ级和Ⅳ级的患者明显高于WHO-FCⅠ级和Ⅱ级者[(155.25±49.93)pg/mL比(74.08±43.12)pg/mL,P〈0.001)];②与6MWD呈线性相关(r=-0.544,P=0.044),而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间无相关性。结论:PAH患者血清TRAIL明显升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调亡诱导配基 WHO功能分级 六分钟步行距离 肺动脉收缩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的变化。方法选择病毒性脑炎患儿40例作为研究组,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IL-6及TNF-a指标。结果研究组脑脊液中IL-6及TNF-a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血清中IL-6及TNF-a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NF-a、IL-6水平提高是诊断病毒性脑炎的重要指标,所以临床应针对TNF-a、IL-6的产生及释放给予相应的免疫调节及细胞拮抗剂治疗,以此尽快控制病情,保障治疗质量。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血清 脑脊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摘要克罗恩病是炎症性肠病的类型之一,有终身复发倾向。近年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已成为中重度克罗恩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其不耐受、失应答也较常见,导致长期安全性问题和医疗成本增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肠内营养联合TNF-α单克隆抗体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成人克罗恩病患者TNF-α单克隆抗体的失应答率,提高诱导缓解、维持缓解率。本文概述了肠内营养联合TNF-α单克隆抗体治疗成人克罗恩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Crohn病 肠内营养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 阿达木单克隆抗体 失应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大鼠肺血管重塑的关系。方法2020年1-6月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Wister大鼠10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EPH组(52只)、假手术组(52只)。CTEPH组经左颈外静脉注入栓子,制备CTEPH模型,假手术组注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栓塞7 d、1个月时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栓塞7 d、1个月,假手术组血浆TNF-α[(45.62±1.65)ng/L、(46.24±2.82)ng/L]均低于CTEPH组的(47.15±1.58)ng/L、(48.85±2.96)ng/L(t=3.48、3.31,均P < 0.05);栓塞后7 d、1个月,假手术组肺动脉平均压(mPAP)均低于CTEPH组(t=1.89、3.11,均P < 0.05);栓塞后7 d、1个月,假手术组肺动脉TNF-α mRNA均低于CTEPH组(t=3.06、3.36,均P < 0.05);栓塞后7 d、1个月,假手术组肺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均低于CTEPH组(t=1.73、4.17,均P < 0.05);血浆TNF-α与肺动脉TNF-α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82,P < 0.05);血浆TNF-α、肺动脉TNF-α mRNA与mPAP均呈正相关(r=0.62、0.73,均P < 0.05),与WA/TA均呈正相关(r=0.61、0.63,均P < 0.05)。结论TNF-α可能经促进肺动脉压提升、血管重塑参与CTEPH发病。

  • 标签: 动物 大鼠 肿瘤坏死因子α 高血压,肺性 血管重塑
  • 简介:中药中剂量组每日以相当于临床成人剂量10倍的鼻渊舒口服液〔相当于鼻渊舒口服液5ml/(kg·d)-1〕灌胃,中药低、中剂量组、西药一组、假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②中药中剂量组

  • 标签: 中肿瘤 口服液鼻窦炎 因子影响
  • 简介:摘要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消化道慢性非特异性透壁性炎症性疾病,传统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近20年来,以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生物制剂极大地改变了CD预后,但临床使用仍面临挑战,如原发无应答和继发失效的出现。随着对CD病理生理学的深入研究,针对不同炎症通路靶点的新型药物不断涌现。本文就这些新型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及论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克罗恩病 抗白介素 抗整合素 JAK抑制剂 反义寡核苷酸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7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PCI术后1年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及术后48 h血清hs-CRP、TNF-α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CI后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PCI后1年随访结果,197例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 39例,发生率为19.8%(39/197)。MACE组39例,非MACE组158例。MACE组和非MACE组患者PCI前血清hs-CRP分别为(9.70±4.71)、(7.50±4.61) mg/L,PCI后48 h分别为(15.37±5.01)、(12.16±4.38) mg/L,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ACE组和非MACE组患者PCI前血清TNF-α分别为(33.1±8.9)、(25.7±8.0) ng/L,PCI后48 h分别为(47.6±8.1)、(32.4±7.6) ng/L,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血清hs-CRP、TNF-α浓度为PC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OR(95%CI )分别为2.069(1.715~3.358)、2.825(1.614~4.372),P值分别为0.020、0.027]。结论血清hs-CRP、TNF-α浓度与PCI患者预后有关,PCI术前血清CRP、TNF-α浓度均为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血中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与糖尿病牙周病的关系.方法对5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牙周病的筛查,检测血CRP、TNF-α与健康体检配对人群进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牙周病的患病率高达63.7%,对照组为21.6%.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CRP为(8.4±0.9)mg/L,糖尿病无牙周病患者为(5.9±0.8)m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在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组为(234±28)ng/L,明显较糖尿病无牙周病组的[(178±28)ng/L]增高(P<0.01).结论糖尿病与牙周病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导致牙周病加重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进展.

  • 标签: 糖尿病 血清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牙周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眼底疾病,其重要的病理过程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重要的炎性反应诱导因子,可由活化的RPE细胞、小胶质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进而参与PVR发生和发展过程。除了细胞因子之外,表观遗传学因素如DNA甲基化也在PVR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甲基CpG结合蛋白(MeCP2)参与EMT及纤维化,且在PVR膜中有较高的表达,转化的RPE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也存在MeCP2的阳性表达,推测MeCP2在PVR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NF也可刺激MeCP2的表达。因此,本文就MeCP2在PVR形成中的作用以及TNF与MeCP2之间的交互反应在PVR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 MeCP2 DNA甲基化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表观遗传学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0例糖尿病合并不同程度肾脏损害时其TNF-α的水平,同时检测尿白蛋白排泄量(UAlb)、血肌酐(Scr)、空腹血糖、血脂、血清胰岛素(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TNF-α水平在糖尿病病人各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F=18.78,P〈0.05、0.01),且随UAER及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依次升高,4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18.78,P〈0.05、0.01)。随肾损害的进展,胰岛素敏感指数渐降,且TNF-α水平与ISI成负相关,与UAlb、血肌酐呈正相关。结论:TNF-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2型糖尿病 肾损害 肿瘤坏死因子 胰岛素抵抗
  • 简介:目的:探析血清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检测在尖锐湿疣疾病诊断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共收治的47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组,另外从我院随机抽取47名健康体检人作为研究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的TNF-α和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26.52±7.08)g/mL明显低于对照组(38.83±8.86)g/mL,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34.17±8.04)g/mL明显低于对照组(48.92±6.68)g/mL,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的TNF-α和IL-6水平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的一个显著特征,并且可以直接反映出患者此时细胞免疫功能的高下,为尖锐湿疣疾病的临床确诊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可以明确疾病的严重程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TNF-Α IL-6 巨噬细胞 免疫功能
  • 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系统性全身性免疫疾病,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病过程中有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研发的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五种蛋白类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类风湿关节炎 灵仙新苷
  • 简介:目的观察CP方案联合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反应停)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方法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26例在解放军第452医院确诊为晚期卵巢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CP方案联合沙利度胺,n=13)与B组(单独使用CP方案,n=13)(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解放军第452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比较其疗效。A组用药方案为:(500~700)mg/m^2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静脉给药+(50~75)mg/m^2顺铂(diamminedichloroplatinum,DDP)静脉给药+200mg沙利度胺口服,每晚1次,连续治疗1个月。B组患者除不口服沙利度胺外,用药方案同A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A,B两组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α、肿瘤抗原125(cancerantigen125,CA125)含量。结果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抗原125含量A组较B组明显降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也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P〈0.05)。结论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沙利度胺与常规化疗药物有协同作用,可增强常规化疗药物作用。

  • 标签: 沙利度胺 晚期卵巢癌 药物作用
  • 作者: 向飞 薛冬冬 罗佳 胡建红 原莉莉 贾杰只 黄跃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5
  • 出处:《中华烧伤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8,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8(现在深圳市人民医院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创面修复科,创面修复研究所 51802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途径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调节大鼠缺氧心肌细胞能量生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135只1~3 d龄SD大鼠乳鼠,分离培养心肌细胞。(1)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常氧空白对照组、缺氧空白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组,每组1瓶。常氧空白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缺氧空白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后缺氧6 h;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组细胞常规培养后,分别加入TRAP1过表达空病毒载体、TRAP1过表达腺病毒载体病毒悬液转染48 h后缺氧6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TFAM蛋白表达。(2)取细胞,分为常氧空白对照组、缺氧空白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组、缺氧+TRAP1过表达+TFAM干扰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TFAM干扰组,每组1孔,前4组细胞处理同实验(1)对应组别。缺氧+TRAP1过表达+TFAM干扰对照组、缺氧+TRAP1过表达+TFAM干扰组细胞分别加入TFAM干扰空病毒载体、TFAM干扰腺病毒载体病毒悬液转染48 h,其他处理同缺氧+TRAP1过表达组。采用ATP检测试剂盒及酶标仪检测细胞内ATP含量,采用COX活性检测试剂盒及酶标仪检测细胞内COX活性。(3)取细胞,分为常氧空白对照组、常氧+叠氮化钠组、缺氧空白对照组、缺氧+叠氮化钠组,每组1孔,常氧空白对照组和缺氧空白对照组细胞处理同实验(1)对应组别。常氧+叠氮化钠组细胞实验前30 min加入32 nmol叠氮化钠,缺氧+叠氮化钠组细胞缺氧前30 min加入32 nmol叠氮化钠后缺氧6 h,同前检测ATP含量。以上实验均重复3次。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1)与常氧空白对照组比较,缺氧空白对照组细胞TFAM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与缺氧空白对照组和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比较,缺氧+TRAP1过表达组细胞TFAM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2)与常氧空白对照组(0.552±0.041、1.99±0.15)比较,缺氧空白对照组细胞COX活性(0.270±0.044)和ATP含量(1.09±0.11)均明显降低(P<0.01)。与缺氧空白对照组和缺氧+TRAP1过表达对照组(0.269±0.042、1.17±0.12)比较,缺氧+TRAP1过表达组和缺氧+TRAP1过表达+TFAM干扰对照组细胞COX活性(0.412±0.032、0.404±0.016)和ATP含量(1.75±0.06、1.69±0.07)均明显升高(P<0.01)。与缺氧+TRAP1过表达组和缺氧+TRAP1过表达+TFAM干扰对照组比较,缺氧+TRAP1过表达+TFAM干扰组细胞COX活性(0.261±0.036)和ATP含量(1.23±0.07)均明显降低(P<0.01)。(3)与常氧空白对照组比较,常氧+叠氮化钠组和缺氧空白对照组细胞ATP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缺氧空白对照组比较,缺氧+叠氮化钠组细胞ATP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TRAP1能够通过上调TFAM表达来提高COX活性,最终减轻缺氧导致的大鼠心肌细胞能量生成受损。

  • 标签: 肌细胞,心脏 缺氧 腺苷三磷酸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 线粒体转录因子A 细胞色素c氧化酶
  • 简介: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51900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给予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重组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我们医院收治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甲氨喋呤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赛普进行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性,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重组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RA 益赛普 柳氮磺吡啶 甲氨喋呤 并发症
  • 简介:目的通过中枢阻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作用,观察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时神经递质失衡的影响,探讨中枢炎性因子对心衰时交感兴奋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致心肌梗死的方法制备心衰大鼠模型,假手术对照只穿线不结扎.对心衰大鼠和假手术大鼠持续4周经侧脑室灌流TNF-α阻断剂依那西普(etanercept,ETN)10μg/h或人工脑脊液(aCSF);另一种处理则是以腹腔注射方式给予相似剂量的ETN.4周后测定心脏功能学指标和形态学指标(LVEDP、±dp/dtmax、RV/BW、Lung/BW)和肾交感神经放电(RSNA);ELISA技术测定促炎因子(PIC)在血浆和下丘脑室旁核(PVN)中的含量以及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PVN中谷氨酸(Glu)、去甲肾上腺素(NE)及血中儿茶酚胺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获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定PVN内酪氨酸羟化酶(TH)和谷氨酸脱羧酶(GAD67),后二者分别为NE和γ-氨基丁酸(GABA)的限速酶,以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大鼠PVN区NE和TH表达增强,GAD67和nNOS表达减弱;血浆炎性因子、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增多;肾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对心衰大鼠经侧脑室持续灌流ETN可减轻上述神经递质失衡现象和心衰时肾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表现;而经腹腔灌注相似剂量的ETN对心衰大鼠PVN处的NE、TH、GAD67和nNOS的含量没有影响,对肾交感神经兴奋也无作用,说明上述影响是通过位于中枢的PIC起作用.结论心衰时PVN区炎性因子增高,引起中枢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多,抑制性神经递质减少,神经递质平衡失调,从而增强交感兴奋促进心衰发展.

  • 标签: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丘脑室旁核 促炎因子 神经递质 交感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