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饮食下建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主动脉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及高脂饮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正常对照组、粥样硬化组,喂养12周后,检测血清中TC、TG、LDL-C、HDL-C的含量,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主动脉三层结构清晰,内膜光滑完整,平滑肌细胞排列整齐;粥样硬化组内膜明显增厚,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泡沫细胞聚集,弹力板处及细胞间隙可见大量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排列不规则;粥样硬化组中TC、TG、LDL-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粥样硬化组主动脉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并引起主动脉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含量的增加,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ApoE小鼠 高脂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beta -catenin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脑蛋白水解物片对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以求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药物。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9月符合脑梗死恢复期诊断标准的患者9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脑蛋白水解物片,对照组对照组不给予此类药物,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6例中,基本痊愈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3例,总有效41例,占89.1%;对照组46例中,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11例,总有效30例,占65.2%;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蛋白水解物片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减少了致残率。

  • 标签: 脑蛋白水解物片 脑梗死恢复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临床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2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46例及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 62例,分别检测两组人员空腹时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清超敏 C蛋白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清超敏 C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健康人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健康人员,差异明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血清超敏 C蛋白含量为 4.87±1.32mg/L,未发生并发症患者血清超敏 C蛋白含量为 3.06±1.15mg/L,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敏 C反应蛋白含量可以有效预测心血管疾病,且对糖尿病并发症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RA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比较多发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在全世界大约有1%的人患有此病,其中有75%是女性患者。该病的最突出特点就滑膜出现炎症,而且炎症会随着病情其对称性地从小关节进展到大关节,最终导致关节损坏、并伴有软组织损伤。患病初期会有指关节肿胀疼痛的现象,同时在关节部位有晨僵。RA早期、可靠的诊断对于采取适当的治疗控制病情的发展、避免不可逆的关节损坏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就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角蛋白抗体检测意义进行分析,消除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希望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类风湿关节炎 患者 抗角蛋白抗体 检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13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全部观察对象的血清C反应蛋白临床检查结果。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不同时点患者WBC和CRP水平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临床检查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是一种较为准确可靠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诊断依据,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清C 反应蛋白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88-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预后指向性作用。方法:抽选本院确诊肝衰竭患者54例,健康者30例,共8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3月~2020年10月期间开展回顾性诊断研究。研究期间两组人员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组间、组内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差异。结果:收集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后可知,肝衰竭患者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健康者,且轻度、中度及重度肝衰竭患者IgA、IgM、IgG水平同样高于健康者,差异显著,P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肝衰竭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神经丝蛋白检测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选取我院诊断为AD的患者20例为观察组,另取我院门诊正常的体检人员20例为对照组,取受试者清晨尿液(中段尿),取上清液测定AD7c-NTP,观察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AD7c-NTP阳性率较高(P<0.05)。MMSE分数和AD7c-NTP含量呈负相关,COR分数和ADc-NTP含量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尿液测定患者AD7c-NTP,不仅无创,且容易被患者接受,便捷性高,临床开展较易,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AD。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尿液 神经丝蛋白 检测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小儿川崎病患儿,分为对照组(26名)和治疗组(28名)。对照组行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大剂量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川崎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来源胶原蛋白调节皮肤水分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2例受试者,收治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10月收治的42例乙肝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2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采集血样检测免疫球蛋白(Ig)水平,观察评估不同人群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乙肝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研究组各免疫球蛋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1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经验。其护理要点包括:积极进行的评估与监测;急救护理和胎儿监护;视物模糊的眼部护理;纠正低蛋白血症的护理;其他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有指征地降压、利尿、纠正低蛋白血症,积极预防抽搐,预后较好。

  • 标签: 重度子痫前期 低蛋白血症 视物模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免疫球蛋白(Ig)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2年3月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治的54名受检者,其中健康受检者26名(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名(实验组)。两组均接受免疫球蛋白检验,并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实验组免疫球蛋白水平IgA(3.7±0.5)g/L、IgG(14.9±3.4)g/L、IgM(3.0±0.6)g/L显著高于对照组IgA(1.3±0.3)g/L、IgG(6.6±1.3)g/L、IgM(1.4±0.2)g/L。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Ig)检验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筛查、评估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确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7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42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8月~2021年4月行临床研究,经采集两组研究人员外周静脉血样本后,行实验室免疫球蛋白检验,乙肝患者另行肝功能检验。分析健康者、乙肝患者免疫球蛋白指标差异及不同乙肝进展阶段患者免疫球蛋白、肝功能指标水平差异。结果:(1)慢性乙肝患者IgG、IgA、IgM均高于健康者(P<0.05)。(2)轻度、中度、重度乙肝患者间免疫球蛋白、肝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筛查中的应用,可为受检者乙肝初筛提供指向性参考依据,并可依据相关指标水平评估乙肝患者肝功能损伤进展,检验价值确切。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收集时间点纳为2019.03~2021.10期间,10例慢性肾炎、10例尿毒症及10例健康体检者为样本资料,分析检验方案其临床应用价值,均对三组患者实施速率散射浊度法,对比患者(1)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A、IgM);(2)补体水平(C3、C4)。结果:(1)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IgA、IgG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5;慢性肾炎患者IgM指标高于健康组,P<0.05。(2)补体水平: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C3指标有明显降低,P<0.05;C4指标三组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在肾病患者疾病检测当中,可积极判定患者实际疾病类型,在患者疾病治疗及预后水平状态评估方面,均可提供相应参考依据,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肾病 血清免疫球蛋白 补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肝衰竭患者采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完成诊断的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7例于2019年3月至10月来我院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设置为研究组;为形成对比,随机采集同期的37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参照组,纳入研究范围的受检者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观察临床诊疗指标,对肝衰竭患者行病理活检,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检出率与准确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中的IgA、IgG、IgM均高于参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阳性检出率高达91.89%,与病理学检验结果相差不大,差异不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结论 肝衰竭患者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后的检出率较高,同健康患者相比,差异显著,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肝衰竭 诊断效果与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筛选5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时间线:2022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观察组,同时筛选同时期的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开展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观察检验结果,计算诊断结果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全血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结果相比对照组差异较大,统计差值显著(P<0.05)。观察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对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精准度较高,可以为病症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有助于疾病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疾病诊断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小儿阑尾炎患儿诊断中,采取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的小儿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102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9月到2022.9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51例为一组。一组采用尿常规检验对患儿进行诊断(称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C-反应蛋白对患儿进行诊断(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以及等检查使用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但检查时间使用时间更长,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小儿阑尾炎诊断中,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相比,所需时间更短,但临床诊断准确率有所不足,所以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小儿阑尾炎 尿常规检验 C-反应蛋白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筛选5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样本,时间线:2022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观察组,同时筛选同时期的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开展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观察检验结果,计算诊断结果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全血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检测结果相比对照组差异较大,统计差值显著(P<0.05)。观察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对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诊断精准度较高,可以为病症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有助于疾病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疾病诊断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