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护理行业也日趋完善,但在发展较慢的农村,卫生院患者护理工作尚存在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有待解决。认真分析农村卫生院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医疗护理工作、卫生院自身的建设以及护理人员自身保护都十分有意义。

  • 标签:   农村卫生院 护理工作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对卫生法律知识的认知程度,分析影响护士卫生法律知识认知水平的因素,为护理管理人员后续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市数家医院进行卫生法律法规知识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学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达到及格线护士人数为367人,及格率为90.84%;在《护士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侵权责任法》三项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上,护龄超过6年的护士要明显优于护龄低于6年的护士,受教育水平为本科及以上的护士要明显优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护士(P<0.05)。结论:目前我市护士的卫生法律知识水平虽然及格率较高,但一些年资较低、学历水平较低的护士其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还需要对学历水平不高、护龄较低的护士进行法律知识强化训练。

  • 标签: 卫生法 护士 法律法规
  • 简介:摘要 探讨不同的保存时间,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液标本中的尿素氮和肌酐检测数值结果的影响。通过收集本院规律随访的30名腹膜透析患者居家24小时常规治疗的透析液,充分混匀,取50ml腹透液,分别放置在5根干燥试管内密闭保存,每根管内10ml腹透液。其中1管即时(24小时)进行腹透液液内的肌酐和尿素氮检测,2管放置常温下保存(昼夜温差15-37°),2管放置冷藏冰箱内保存(2-8°),标本于收集后的即时、24小时后、48小时后分别进行肌酐和尿素氮浓度的检测。对同一患者的尿素氮和肌酐检验值进行纵向比较,通过计算得出各个KT/V值(透析充分性)。通过观察各数据之间的差异,并分别计算KT/V值(透析充分性),得出的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得出不影响临床工作中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处方的调整的结论。进而可以通过放宽留取标本的时间,方便病人灵活留取标本并送检,以提高标本送检率,完善腹膜透析质控数据的上报。

  • 标签: 透析液  保存时间  保存方法  冷藏  常温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干预对其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3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自2020.1月开始实施手卫生干预,观察干预前(2020.1-2020.6)和干预后(2020.7-2021.1)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度及医院感染率。结果 干预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度90.00%显著高于干预前66.66%,医院感染率2.50%显著低于干预前10.00%,P<0.05。结论 手卫生作为医护工作中的基础环节,从此方面入手对医护人员进行干预,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度,值得采纳与推广。

  • 标签: 手卫生干预 医护人员 医院感染 手卫生依从
  • 作者: 何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第7卷第8期
  • 机构: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 苏州 215321
  • 简介:目的:探究品管圈护理管理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医护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实施品管圈管理的阶段分为未实施阶段的对照组与实施阶段的研究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综合能力。结果:研究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责任意识、QC手法应用、团队协作意识、问题处理能力评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最后在医院感染发生方面,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管理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且能够促进医护人员综合能力的增强,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护理管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普通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保洁员、配膳员等应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清洁、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物体表面(包括监护仪器、设备等的表面)应每天湿式清洁,保持清洁、干燥;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和洁污区域之间应更换,擦拭地面的地巾不同病房及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高低取决于环境清洁度,加强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提高环境清洁度,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本文围绕着ATP生物荧光检测在后勤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ATP生物荧光检测在后勤精细化管理中的重要性及相应策略的逐步实施。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面清洁消毒 医院感染 ATP生物荧光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提高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区域化集中供应运行中的管理质量。方法 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采取多部门协同管理,明确职责,完善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制定外来器械岗位流程及培训,运用信息化系统实行全程管理。结果 外来器械纳入区域化集中管理后,确保了各医院所用外来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外来器械的返洗率,使之完全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的管理要求。结论 通过对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达到全程监控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质量,确保临床手术安全有效的进行,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服务医院的满意度。

  • 标签: 区域化集中供应 外来医疗器械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方舱医院在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研究运用PDCA循环法在方舱医院医疗队三级防护督查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运用PDCA循环法,督查与指导、整改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优化感控监督流程、方法,穿戴防护用品的正确性、安全性稳步提升,脱防护用品时存在的职业暴露风险明显降低,在任务的中后期实现人员“零感染”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方舱医院 穿脱防护服 视频监控 体系构建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医疗机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PDCA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医疗机构中起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通过PDCA四个循环模式精细化管理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安全进行研究,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护理质量中的影响力。

  • 标签: PDCA精细化管理 医疗机构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清洗、清洗机清洗、人工+清洗机清洗3种方法对医疗器械的洗涤效果。方法将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表面光滑的A组和结构复杂(具有管道、缝隙、轴关节、齿槽部位)的B组,每组300件分别按上述3种方法清洗,并对清洗后的器械采用目测法、潜血试验法、鲎试验3种方法评估清洗效果。结果对于A组器械3种清洗方法合格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于B组器械,人工清洗与机器清洗的合格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人工+机器清洗合格率高于人工清洗或机器清洗,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于表面光滑的器械用人工或清洗机清洗均可,而结构复杂的器械应先手工刷洗后再用清洗机清洗效果更好。

  • 标签: 医疗器械 洗涤 效果
  • 简介: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2002年9月1日起实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医疗纠纷的处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在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如果其医疗证据意识淡薄,可能会在实习及以后的工作中,由于轻视或没有足够重视证据的问题,而发生医疗纠纷,造成举证被动,使自身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为加强实习护生的证据意识,笔者及同事对护生进行了医疗证据意识认知情况的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对临床教学对策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证据意识 实习护生 举证责任倒置 临床实习阶段 医疗纠纷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医疗护理缺陷成因的人文因素体系及其防范策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03年至2007年发生的192例医疗护理缺陷案例进行调查,并对形成医疗护理缺陷的人文背景进行分类整理及归纳分析。结果192例医疗护理缺陷中,属于人文因素占85.94%,其中医德医风所占的比例最高,占48.44%,其次为执行决策、沟通协调能力及法律观念等;而属于技术因素仅占7.81%。结论人文素质的缺失是造成医疗护理缺陷的最主要因素,提高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是减少医疗缺陷发生的关键。

  • 标签: 医疗护理缺陷 人文因素 人文素质
  • 简介:目的提高护士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轮流组织护士参与处理医疗纠纷。结果医疗纠纷减少,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护士参与医疗纠纷的处理可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护士 医疗纠纷 护理质量
  • 简介:今天是"5.12"国际护士节,正值全国护士欢渡自己节日之际,欣逢国家卫生部和全国妇联联合举办的全国卫生系统护理专业"巾帼建功标兵"和"巾帼文明岗"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谨代表中华护理学会向战斗在医疗工作第一线的全国护理工作者表示诚挚地慰问,对她们辛勤的工作和无私的奉献致以衷心地感谢!

  • 标签: 医疗环境 “5.12”国际护士节 和谐 中华护理学会 国家卫生部 护理工作者
  • 简介:随着医药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专业在医疗机构中的功能与作用,服务模式以及对护理人员素质、能力、职业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只有认清形势,强化竞争意识,努力学习,靠知识去服务。同时,一方面要提高管理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人才培养,调整人力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护理人员 医疗改革 护理管理
  • 简介: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由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和处理(action,A)4部分组成,周而复始循环运作,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管理。手卫生能有效预防控制病原体传播,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公共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担负治病救人的公益职能,又要担负着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管理职能。加强公立医院的应急管理能力,是防止医疗事故快速恶化、控制疾病的关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公立医院在医疗改革的背景下,往往过度关注治疗水平的提升,忽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因此造成疫病大范围传播,对公众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本文总结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从而进一步增强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应急管理制度与措施,为人民群众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 标签: 公立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能力 提升策略
  • 简介:摘要: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是是国家实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公共卫生服务中,护士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城乡居民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士的护理工作也迎来了更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工作要求,护士必须及时转变角色,找准新的定位,提高工作质量。本文便主要对公共卫生服务中护士的角色转变进行深入分析。

  • 标签: 公共卫生服务 护士 角色 转变
  • 简介:【摘要】 幼儿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的重点关注对象,诸多报道显示幼儿手卫生引发的一系列传染病的发生,是导致普遍的因病缺勤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幼儿因病缺勤现状、幼儿因病缺勤与手卫生的关系、幼儿手卫生的干预方法及效果等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幼儿手卫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 幼儿;因病缺勤;手卫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