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拟定微型钛板内固定方案对手足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后对其治愈以及愈合时间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4月~2019年05月收治的7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信封法分组后拟定每组内固定治疗方案;参照组(35例)拟定钢丝骨间结扎内固定方案展开;实验组(35例)拟定微型钛板内固定方案展开;就组间治愈、住院时长以及骨折愈合时长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手足部骨折患者治愈(100.00%)高于参照组(71.43%)明显(P<0.05);实验组住院时长为(11.46±3.59)d;骨折愈合时长为(53.59±7.49)d;参照组住院时长为(23.66±5.35)d;骨折愈合时长为(69.39±9.49)d;最终发现实验组手足部骨折患者住院时长以及骨折愈合时长均短于参照组明显(P<0.05)。结论手足部骨折患者于临床接受治疗期间,微型钛板内固定方案的拟定与应用,利于治愈提升,住院时长以及骨折愈合时长缩短,最终促进手足部骨折患者的早期转归。

  • 标签: 手足部骨折 微型钛板内固定 治愈率 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优质护理服务队骨折病人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10例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105例患者,对比组患者通过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比组患者的基础上,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以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4.28%。对比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骨折愈合能力以及功能恢复能力,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传统护理 护理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70例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各3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康复情况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结果对照组的骨折康复情况为94.3%,参照组的骨折康复情况为74.3%,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为100%,参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为94.3%,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促进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2月至 2018 年 3 月收治的 70 例 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康复情况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结果 对照组的骨折康复情况为 94.3% ,参照组的骨折康复情况为 74.3% ,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对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为 100% ,参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为 94.3% ,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促进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我院骨科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期间接收的四肢骨折病人 40 例作为本次分析病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 其中分成观察组 20 例和对照组 2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治疗效果 。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 依从性明显提高,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骨折愈合所用时间较短,且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好,两组患者之间数据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四肢骨折病人护理中添加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可有效 增强患者依从性,减少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 。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骨折病人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骨折患者40例为对象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服务模式随机分成两组。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满意为95.00%、对照组总满意为70.00%,组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则为5.00%;对照组患者发生则为15.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院骨折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提高患者的各项功能。

  • 标签: 骨折病人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观察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60例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75%,高于对照组(87.50%,P

  • 标签: 优质护理 骨折 骨折愈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诊断肋骨骨折及观察骨折愈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22-7~2023-12重庆郭昌毕中医骨伤医院门诊、住院病例中选取200例肋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开展X线诊断与高频超声诊断,分析不同方案的诊断效果差异。结果:  B组肋骨骨折检出91.00%、肋软骨骨折检出33.50%高于比对组肋骨骨折检出72.50%、肋软骨骨折检出16.50%,P<0.05。200例肋骨骨折患者中骨折愈合良好191例,骨折愈合不良9例。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肋骨骨折及观察骨折愈合效果确切,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频超声 肋骨骨折 骨折愈合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高能量四肢骨折的康复成了现今的疑难问题,往往复位困难,骨折延迟愈合,迁延日久,患者忍受极大的痛苦,我科应用科里自己发明的长骨骨愈合定量纵向应力模拟器,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骨折术后6-8周起应用,实验组60人,随机分为应用长骨骨愈合纵向可调定量应力模拟器护理功能锻炼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两组年龄、骨折折线位置、骨折粉碎程度均为完全随机分配。通过长骨骨愈合纵向可调定量应力模拟器治疗的30个患者,无钢板断裂、无增生性骨不连等骨折愈合情况;对照组30个患者中,骨不连1例,再次手术治疗,钢板断裂3例。术后未使用长骨骨愈合纵向可调定量应力模拟器的患者发生骨愈合异常问题致二次手术处置达10%。而使用长骨骨愈合纵向可调定量应力模拟器的患者未出现任何异常。骨痂的形成比对照组早约1-2个月。

  • 标签: 长骨骨愈合 定量纵向应力模拟器 临床护理 骨折 骨痂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药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骨折迟缓愈合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中医治疗方法,1个月为1个疗程,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7%(38/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30/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骨折迟缓愈合临床效果明确,与西医治疗方法比较,不良反应降低,治疗费用有所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骨折迟缓愈合 中医治疗 临床研究
  • 作者: 柏鑫 侯雪峰 吴西 王中琪 谢高倩 高玉海 陈克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基础医学实验室,兰州 730050 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兰州 730030,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基础医学实验室,兰州 730050,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基础医学实验室,兰州 730050 甘肃省干细胞与基因药物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50,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基础医学实验室,兰州 73005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模拟高原环境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钢锯截断加克氏针髓内固定法建立大鼠股骨中段骨折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n=30):对照组(大鼠饲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海拔1 400 m)和高原组(将大鼠放入模拟高原环境动物实验舱,模拟海拔高度5 000 m)。每周称量1次体重,每2周拍摄1次X线片,第4周采集血液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第8周取术侧股骨进行骨生物力学检测并取健侧股骨进行骨密度检测,第4、8周取术侧股骨进行离体Micro-CT扫描、血管造影检测,第1、2、4、8周取术侧股骨进行骨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大鼠无死亡,而高原组大鼠死亡高达26.7%(8/30);且高原组大鼠部分脏器出现病理性损伤,发生骨折延迟愈合,骨痂分化成熟缓慢,第8周仍以软骨细胞为主;高原组大鼠股骨骨密度和最大载荷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第8周时高原组大鼠出现了微血管增生但没有贯通骨折断端。第4周高原组大鼠的骨形成指标骨钙素、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ⅠNP)、骨保护素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高原组大鼠的骨吸收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拔5 000 m的模拟高原环境可能会导致大鼠骨折延迟愈合

  • 标签: 骨折愈合 血管造影术 生物力学 高原低氧环境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 简介:目的报告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患者49例,按Sanders分型:Ⅰ型6例,Ⅱ型15例,Ⅲ型28例。Ⅰ型行单纯跟骨外侧壁截骨,Ⅱ型根据有无高度丢失行距下关节原位或撑开植骨融合,Ⅲ型需同时行跟骨体部截骨或通过移植髂骨块宽度来纠正内外翻畸形。用多枚空心螺钉固定结合短腿石膏制动,确保关节融合。结果49例获得平均18.4个月随访,距下关节融合时间平均12.8周。术后的平均距跟高度、距骨倾斜角、距跟角、跟骨携带角均比术前明显改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从术前的平均25.7±4.3分提高至最后随访时的74.9±4.8分。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应以术前临床和影像学评估为基础,根据患足的畸形和患者的期望值选择个体化方案,进行跟骨外侧减压、矫正后足内外翻畸形并融合距下关节。

  • 标签: 跟骨 骨折 骨折愈合 畸形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术后愈合的相关影响性因素与处理方法。方法研究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诊的2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愈合不良者,分析其愈合不良问题以及对应治疗的效果。结果愈合不良原因中,外固定时间过短为25%,内固定材料使用不当为25%,未植骨者为20%,手术适应症不对为15%;术后感染为15%;同时解剖复位患者不愈合比例低于非解剖复位者;粉碎性骨折愈合比例高于横型与斜型骨折患者。结论股骨干骨折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做好手术适应症筛选,选择合适内固定材料,保证充分的外固定时间,做好抗感染治疗,同时尽可能选择解剖复位,对于严重性骨折要更为细致处理。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骨折愈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折延迟愈合的中医临床治疗的疗效并探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最佳方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中医骨科收治的骨折延迟愈合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骨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法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骨折延迟愈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迟缓愈合患者采取中医辨证论治疗的临床疗效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与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迟缓愈合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方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中医辨证论治疗下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2(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78.26%),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小,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中医辩证方案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骨质愈合,且不

  • 标签: 骨折迟缓愈合 临床疗效 中医辩证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序贯疗法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8例外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骨折挫伤散,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骨痂量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81%明显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9444%)(p<005)。对照组,于第15、35、60天的评分分别为(032±012)、(085±035)、(153±051);研究组,于第15、35、60天的评分分别为(056±016)、(197±038)、(288±060)。

  • 标签: 中药 序贯疗法 骨折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4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迟缓愈合患者应用中医治疗具有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84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随机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应用中医疗法,对照组则采用西医疗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骨痂光密度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对与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6%,而对照组为78.6%。同时实验组患者骨痂光密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医疗法对骨折迟缓愈合患者进行治疗,骨痂光密度改善情况良好,临床疗效优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治疗 骨折迟缓愈合 骨痂光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