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型失语行针灸治疗的效果,并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型失语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4月-2020年5月;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33例(行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和研究组33例(基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温和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语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失语评分明显较参照组高P<0.05)。影响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型失语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二:(1)脑卒中临床分期;(2)脑卒中发作次数。结论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型失语效果显著,可有效促使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尤其是针对首次病发或处于急型期和恢复期的患者而言;应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型失语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前患者感染性指标(HBsAg、Anti-HCV、Anti-HIV、Anti-TP )进行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感染状况,避免医疗纠纷发生。方法:选择我院2018-2020年住院1947例输血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酶联免疫方法对输血前患者进行HbsAg、Anti-HCV、Anti-HIV、Anti-TP进行检测。结果:2018年HbsAg阳性率7.96%;Anti-HCV阳性率0.32%;Anti-HIV阳性率0.32%;Anti-TP阳性率1.43%。2019年HbsAg阳性率8.15%;Anti-HCV阳性率1.33%;Anti-HIV阳性率0.30%;Anti-TP阳性率3.41%。2020年HbsAg阳性率9.31%;Anti-HCV阳性率0.78%;Anti-HIV4阳性率0.62%;Anti-TP阳性率3.26%。结论: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均具有一定比例的阳性检出率,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各感染性指标检测,能够有效避免医疗纠纷,保障患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还能为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输血 感染性指标 输血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6月90例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分组。对照组用传统的全麻方案,观察组进行瑞芬太尼全麻方案。比较两组腹腔镜全麻手术麻醉效果;咳嗽、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平均动脉压。苏醒时间、恢复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腹腔镜全麻手术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平均动脉压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恢复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稳定平均动脉压,改善苏醒质量,加速术后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手术麻醉 瑞芬太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138例桥本甲状腺炎伴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用左旋甲状腺素片,观察组加用硒酵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FT3、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临床治疗中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和硒酵母,可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左旋甲状腺素片 硒酵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微生物检验中PCR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患者90例,均采集痰液或尿液标本进行PCT技术检验,分析检测结果,评价PCR检验的特异度、灵敏度。结果:该90例患者中痰液标本62份,检出大肠埃希菌计35.48%、铜绿假单胞菌计6.45%、肺炎克雷伯菌计19.35%;尿液标本28份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4.29%。PCR检测特异度100.00%,102拷贝/ml核酸样本检测灵敏度为100.00%。结论:PCR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能有效检出各类病原菌,诊断效能高。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PCR技术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是医院较为特殊的科室之一,主要收治急危重症、需要密切监护的患者,较普通病房配备的设备更齐全、人员更充足,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救治。重症患者由于病情易反复,心理压力较大,常存在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容易引起睡眠障碍,导致身体各种功能、功能降低,不利于身体恢复,临床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应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以缓解不良情绪。亲情化护理是在护理干预中注入亲情、人性化元素,注重干预对象的心理体验,使医患之间形成一种主客间深层次的服务关系,利于增进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提升护理效果。本研究观察亲情化护理对重症患者焦虑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重症患者 心理护理 亲情化护理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明确合理用药管理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0例服用西药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6月-2020年6月,分为参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视为参照组,研究组实施合理用药管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西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疗法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参照组甘露醇消肿治疗,给予研究组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低于研究组(96.67%),P<0.05。研究组的肿胀消失用时和住院用时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的治疗中,中医疗法的疗效较为显著,患者肿胀症状缓解速度较快,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荐。

  • 标签: 骨折 肢体肿胀 中医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灸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10月的 42例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取艾灸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疗效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整体护理在突发性耳聋患者艾灸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艾灸 突发性耳聋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中予以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接受100例需要办理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管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的对比情况中,观察组的满意度(98.00%)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62.00%),两组研究对象在比较分析时显现出相对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各项护理工作与服务中切实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可显著提升护理水准,降低病患与护理人员发生矛盾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细节管理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了我院在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期间进行血常规检验的 26例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标本当作此次研究样本,分析和研究有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结果 : 导致血液常规检验结果不合格的的因素主要包含患者生理因素、人为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分别占 26.92%、 38.46、 11.54%、 15.38%、 7.69%。结论:患者生理因素、人为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这 4类因素是导致患者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这 4类因素所占比例为 92.30%。鉴于上述导致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各类因素,应加强对血液采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以提升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水平,确保血液样品的采集、送检、制剂的使用、贮存等各个流程的科学、合理的操作。此外,还应不断优化血液常规检验的有关制度,梳理以往的流程,对不足之处及时改进,以促使血常规检验的有序进行,最大限度提升血常规检验质量。

  • 标签: 血常规 临床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慢性肺心病临床诊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78例,按照衰竭器官的数目分组,分成两个器官衰竭组47例,三个器官衰竭组21例,四个及以上器官衰竭组10例。结果两个器官衰竭组47例死亡19例,死亡率为40%,三个器官衰竭组中21例死亡16例,死亡率为76%,四个及以上器官衰竭组中10例全部死亡,死亡率为1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有慢性肺心病的老年患者的死亡原因与慢性肺心病的并发症有关,在对慢性心肺病老年患者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控制,是降低老年慢性肺心病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老年患者 临床诊治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路径实施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临床路径提供相关参考。方法:文献研究法,既以“临床路径”、“医疗质量”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搜索到715篇相关文献,同时结合查阅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的方法。结果:临床路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改善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结论:优化临床路径,规范医疗行为,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建立专业协作的临床路径团队,才能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

  • 标签: 临床路径 应用现状 实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