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在乳腺增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中选取74例进行研究,上述患者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入院,通过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物治疗占比、定期自我检查占比、合理饮食占比、门诊复诊占比、适量运动占比以及开展乳腺保健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在乳腺增生患者中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 标签: 乳腺增生 健康教育 常规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导式教育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8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以此为基础,研究组则给予引导式教育,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DQ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情程度不同的患儿(轻度、中度、重度)DQ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智力水平,且病情越轻,其临床疗效越显著,值得使用。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引导式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妇科于2017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用于妇科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改善其心理状态。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妇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乳腺癌患者行围术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探究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按照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在患者围术期分别行以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必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乳腺癌相关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乳腺癌健康知识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乳腺癌健康知识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且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经计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行健康教育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还可提升患者对乳腺癌的了解,增强术后预防,降低复发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质健康教育模式用于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接收的100例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开展同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癌知识掌握评分为(92.7±6.1)分,对照组患者胃癌知识掌握评分为(71.5±3.4)分,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0%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护理采用同质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胃癌知识的掌握程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 标签: 同质健康教育模式 胃癌 术后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健康教育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信封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护理质量与生活质量。

  • 标签: 强化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护理质量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教育组和普通教育组各60例。对普通教育组每个月以讲座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个体化教育组除每月参加小组化教育的专题讲座外,还在家庭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并定期进行家庭电话回访。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以及护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的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都较之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健康教育明显优于普通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护理,对高血压的控制有良好的作用,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可以使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压的疗效和时效上均更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病 个体化健康教育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在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肠造口病人,按照出院顺序奇偶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干预组给予延续性健康教育,随访观察6个月,评估两组病人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组病人对肠造口的主要症状(81.25%)、日常饮食(93.75%)、并发症的预防(90.63%)、运动知识(90.63%)、皮肤护理(87.50%)等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知识水平(46.12分±13.27分)、自我概念(20.83分±6.32分)、自我责任感(17.61分±5.86分)、自我护理技能(29.36分±8.52分)等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肠造口病人给予延续性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肠造口病人的疾病认知和自我护理能力,降低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健康教育 肠造口病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疾控中心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探讨来辩证疾控中心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工作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疾控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疫苗接种等检查的居民2764人,分别是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来我疾控中心进行过相关检查的人群。我们选取居民进行健康知识的调查问券活动,通过对问券结果的整合,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主要是通过健康知识的教育讲座等形式的开展,通过健康教育前后居民健康知识的了解率的对比,再进行讨论。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居民在健康知识知晓率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居民了解健康知识的内容增多,重视健康教育的人群也增多,知晓率从原来的70.3%增长到现在的83.6%,数据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控中心作为直接接触居民健康工作的部门,最能了解居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了解程度,疾控中心定期开展健康知识的普及活动,可以使居民了解更多的实用知识,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的关注程度,疾控中心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工作密不可分,有针对的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

  • 标签: 疾控中心 健康教育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实施健康教育分层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奇偶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教育,试验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分层管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试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等指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分层管理,能够等会患者病情进行良好的控制,普及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管理能力。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分层管理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在常规工作模式下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医护合作小组模式下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母乳喂养率、护士满意度以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和护士满意度分别为93.02%、95.35%,较对照组的74.42%、81.4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护理前的VAS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的VAS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医护合作小组模式对初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可更好的普及产褥期相关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护士满意度。

  • 标签: 初产妇 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卫生应急是指为应对、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做出的一系列决策和处理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在政府的领导下调动多个部门和多个学科密切配合,全社会参与才能有效运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这一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沟通和桥梁的作用。当突发事件来J临时,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可以使公众正确了解相关情况和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可以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传播正确信心,相信党和政府,相信科学可以促进公众采纳积极的健康行为,避免引起社会恐慌,维持正常的社会和生活秩序,尽快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 标签: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卫生应急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10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04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2例,对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干预,较比二组患者在饮食、用药、生活方面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饮食占比、遵医用药占比、健康生活占比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8%,对比参照组的84.62%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慢性胃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对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也有一定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干预 慢性胃炎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8年1月90例糖尿病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护理,试验组执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满意值;自我管理水平、知识掌握水平;护理前后餐后2小时、空腹情况下平均血糖值;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满意值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自我管理水平、知识掌握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餐后2小时、空腹情况下平均血糖值接近,P>0.05;护理后试验组餐后2小时、空腹情况下平均血糖值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效果好,可改善餐后2小时、空腹情况下平均血糖值,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护理管理 全程健康教育 实施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烧伤整形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烧伤整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情绪评分,并对两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用于烧伤整形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烧伤整形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授权理念下健康教育用于胆结石围术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84例胆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家庭授权理念下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各42例。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积极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前、出院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所有积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时情感反应、疼痛、躯体活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授权理念下健康教育可缓解胆结石手术患者围术期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积极度,改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家庭授权 健康教育 胆结石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小儿骨折病人240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护理,干预组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比2组患儿不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0.76±4.66)分,满意度为93.5%%,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互动健康教育模式 小儿骨折 应用效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来院就诊的小儿哮喘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35例。观察组采用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次数与再入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中效果明显,可减少患儿治疗次数,减轻患儿痛苦,促进疾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哮喘 发作次数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