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字词教学浅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浅探

张英

(四川省渠县青丝乡中心学校渠县635200)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生字词的学习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所以生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新课程改革使我们认识到,应该对这一教学环节更加重视,才能帮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认识是学生的认识。也就是现在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应体会到自己的主人地位。这种这种理念已经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那么在生字词教学上也同样需要秉承这种思想。怎样做好生字词教学呢?

一、收放自如读准字音

初识生字,我们往往放心不下,面面俱到,但生字读会了,有的学生读书时还会有不认识的字,一些后进生表现更甚,怎么办呢?

我在指导学生预习初读时,先让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指名后进生读课文,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来读,并及时板书下学生读错的字词。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指名后进生读时更能暴露问题,所以课堂上不能只请优等生读,那无异于“掩耳盗铃”,要多给后进生机会,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点燃他们自信的火花。

有的生字学生也许在生活中早已认识,就不再是生字。相反,有些熟字学生如果不能再认,对他们而言也只能是“生”字。针对自身情况,读会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对于连熟字都不认识的学生是一种复习,对已认识的学生是一种巩固。这就是所谓的“放”。过度的放会使字词教学一盘散沙,显得杂乱,因而在认识了学生中读错的字词后,我就展示文中的生字词,指名读,齐读,就是所谓的“收”。

这样收放自如地学习字音,重视了“人本性”问题,尊重了人的差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使课堂教学不再是预设的活动,而是生成的。

二、联系生活提高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汉字,如商标、日用品、广告、路牌等,无处不在,可让学生搜集衣服上的商标和包装盒,找一找上面的字是否认识,自己买的玩具、文具等,从中孩子们可学到很多汉字,在日常生活中我还让学生利用在家的时间,认识父母的名字,弟弟、妹妹、爷爷、奶奶、邻居叔叔、阿姨的名字,在学校认识同学的名字,并且把自己学到的字写给同桌,这样孩子们的兴趣很浓,从中学到了很多,并且还进行了交流。

三、寻找关联整合信息

音、形、义是生字教学的三个基本要义,教学中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适时、适度、整体地开掘有关生字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这要求老师上课前扎扎实实地把生字词教学设计好,最大限度地开掘好音、形、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将生字的音、形、义植根在学生的感同身受之中,把字词教学与认识事物,与探究语言规律,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地建构生字的音、形、义间的认知组块。

另外,字词教学与文本的解读息息相连。在文本的解读中,它既可以穿针引线、上连下缀,又可以释放内涵、充实解读。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住能够产生辐射性解读的词语。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拓展该词语在文本解读中所留下的想象空间。充分地解读好这样的关键词语,一段文本乃至于整篇文本的解读都将会被激活,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饱胀起来。

四、加强阅读帮助理解

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少的一个环节。古语云:“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读比老师的讲解更重要。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读通,利用课本的注音扫除拦路虎,解决生字词,并要读准字音,读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读的方式有很多,有感情地集体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故事的读;结合插图、动作、心理感受去读都能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弄清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鼓励学生多诵读课文,通过背诵积累词语,当学生认识了这个词句时,运用时就会得心应手。由低年级开始,在儿童读物越来越有趣,知识涉及面越来越广的时候,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更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也是学习字词,理解课文的重要途径。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能换上别的词语吗,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去意会。运用词语仿照课文说话,也是考察学生是否理解这个词的重要方式。

五、突出运用互相促进

以往生字词教学的功能只定位在疏通阅读障碍上,因此,只要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就可以了。这样学到的生字词,学生在短期内可能会记得住,但时间一长,就容易遗忘。因为,实践证明,“能理解”不等于“会运用”,就像成年人学文言文一样,能读懂理解文言文的人很多,但能运用文言文表达的人却凤毛麟角。所以,“能理解”的只是静态的、消极的语言,只有不断地促其成为动态,即在语言实践运用中发挥其活力,才能变消极知识为积极知识。具体地说,就是要在“活用”上下功夫,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变抄写生字为“识字——组词——造句——写段”,这样在掌握、巩固学生字的音、形、义的过程中,又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如学习《燕子》一文,要求学生选用一些生字组词后,再造句;或选用词语写一段话。二是试着用生字词说说课文大意。如学习《军神》,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老师就让学生听写生字词“刘伯承、拒绝、麻醉剂、哼叫、晕倒、堪称”,学生相互订正后,再要求学生用上这些词或选用其中的几个词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看起来平平常常的生字词检查,由于增加了一个环节,其作用和价值就大不相同了,既巩固了生字词,又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既初步把握了课文内容,还进行了说话练习,可谓是一举多得、一石多鸟。

六、改进评价自主学习

学生的成长其实是学生的自我主动成长。实现学生自我的主动成长还要靠教师的外界强化和成长环境的创设。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教育手段。它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它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在这方面,有些老师的做法是将评价的理念渗透到学生日常的行为评价中。给学生搭设一个展示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评价平台,促进其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主动成长。

总之,字词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应封闭于满足考试的局面当中,应开发一些生动、活泼且开放的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效率,真正使学生掌握字词的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