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上好思想政治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激发兴趣,上好思想政治课

赵凤玲

赵凤玲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成人教育中心063000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关键词:激发兴趣教学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

一、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它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通过大量的研究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因为只有抓紧住这些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效果。

二、设疑、解疑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三、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兴趣。诚然,中学生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

四、以优美感人的语言激发兴趣。“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工具。”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练、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以形象的漫画激发学生的兴趣。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这里的态势不是指由于几种力量对比出现的战略形势,而是特别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身体语言,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等。态势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内心心理活动的对比,它反映了一个人喜、怒、哀、乐、爱、憎等丰富的情感。这种身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不仅能对口语起辅助作用,而且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正因为“态势”具有上述功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要恰当运用身体语言,用亲切和蔼的语言、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发挥态势对口语的深化补充作用,使教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把政治课不再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七、运用课本知识激发兴趣。知识就是力量,针对中学生求知欲强的特点,笔者在讲课中会尽量运用现成的教材满足学生的要求。一些教师在备课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搜寻教材以外的材料,不善于就地取材、利用教材现成的材料。孰不知,教材上的材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具有较高典型性的。教师必须重视这些现成材料,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现成的东西似乎没有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只要教师认真备课,善于吸收消化、灵活运用,同样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八、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境,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灵魂,震撼其心魄,达到以情激情、以情育情之目的。如在讲授“热爱祖国”内容时,先让学生唱国歌,再让学生观看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时升旗仪式的录像,接着介绍历史上岳飞、邓世昌、李四光、钱学森等人的爱国故事,结果许多学生被他们的爱国行为所感动,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紧接着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新时期作为青少年应如何报效祖国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就达到了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的效果。另外,教师结合自身独特的经历和感受来说明教材上的一些原理,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若历其事之感,同样可以达到用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总之,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多从学生的学习角度考虑,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