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文化负载词日译研究 --以 2014-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政府工作报告》文化负载词日译研究 --以 2014-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中心

王洁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510970

摘要:本文以2014-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及其日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近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研究发现,近五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策略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由于中日两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文化负载词在日译时多表现为直接移植;部分缩略语的移植,在某些年份会以加注的方式翻译,但大多倾向于直接移植。

关键词:外宣翻译;文化负载词;异化;归化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21世纪初,中国推出“文化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宣传、文化交流等方式,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基于异化归化理论,收集了近五年(2014-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日译本(人民网),进行数据采集、整理分类、统计分析,探讨《报告》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2.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

1813年,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 韦努蒂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孙致礼,2002)孙教授认为,“中国21世纪的文学翻译将以异化为主调,这将是提高文学翻译水平的必由之径”,而蔡平(2002)认为“翻译的方法只能以归化为主调,否则,翻译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对于翻译策略的选用见仁见智,文化负载词由于其“特有性”,采用异化法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本土的文化气息,但会降低文章的可读性和受众的理解度,采用归化法能使文章自然流畅却容易丧失原本的文化内涵,本文将收集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分析,探讨不同词类的日译策略。

3.文化负载词的统计分类

由于《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外交等各个方面,本文亦将收集的文化负载词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外交、五大类来分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化负载词与所属领域并无太大关联,属于民族语言本身的语体特征,在文化负载词中自成一类,因此再加上语言方面,本文将分六大类进行分析,探讨《报告》中各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由于中日两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大量文化负载词直接通过“移植”的方式译为日语,除“移植”外,也大量通过“借用”的方式翻译特有词汇,由于“移植”和“借用”都属于异化策略,笔者将其归为一类,将收集到的文化负载词的日译方法分为:移植/借用;移植加注补充;释义三种。

①笔者共收集到50个政治类的文化负载词,其中采用移植/借用的方法进行日译的有29个,占比58%,采用移植加注补充的方法进行日译的有15个,占比30%,采用释义的方式进行日译的只有6个,占比11%。其中“八项规定”在2014年采用移植的方式日译,2015年之后会在后面加注补充解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2015年采用移植的方式日译,2016年加注补充,2018年又直接移植;“双随机,一公开”在2016年直接移植,2017年加注补充,2018年又直接移植。整体来看直接移植/借用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方式。

②经济类文化负载词笔者总共收集到76个,其中采用移植/借用的方式翻译的有33个,采用移植加注补充方式翻译的有34个,采用释义方式翻译的有9个,其中“双引擎”在2015年采用借用加注补充的方式翻译,2016年采用直接借用的方式翻译;“一带一路”在2015,2018直接移植,2016,2017加注补充。

③社会类文化负载词总共45个,其中移植/借用的15个,移植加注补充的21个,释义的9个,其中“三农”这个词在2014年加注补充,15年直接移植,16年之后又采用加注补充的方式日译;“保障性安居工程”2014年移植,2015,2016加注补充;“农民工”2014,2015移植,2016加注补充,2017之后又直接移植。

④外交类文化负载词共11个,其中移植/借用的有6个,移植加注补充的1个,释义的有4个。

⑤科技类文化负载词共13个,其中移植/借用的7个,移植加注补充的4个,释义的2个。其中“中国制造2025”在2015,2016年加注补充,2017年之后直接移植。

⑥语言类文化负载词共收集31个,其中移植/借用的13个,移植加注补充的5个,释义的14个。其中“创客”在2015加注补充,2016年直接移植。

4.调查结果分析

将以上六大类的文化负载词日译方式汇总,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文化负载词的日译中,政治类主要采用移植/借用的方式,经济类移植/借用和移植加注补充大体相当,社会类移植加注补充方式最为常用,但三类文化负载词的释义翻译法都非常少。究其原因,政治经济类大多属于制度、政策名称,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一些基本的政治概念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区、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 ,经济概念如“改革开放、国有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西部大开发”等早已为国际社会所熟知,不需要过多解释,因此大多采用直接移植的方式翻译,除移植外政治经济类文化负载词移植加注补充翻译的词也并不少,大多是一些新的政策方针或缩略语,对外国人来说比较陌生,因此采用加注的方式进行补充说明。社会类是六大类中唯一一个加注补充超过直接移植的,社会问题以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为主,各个国家都面临类似的问题,虽然语言表述不同,但相较于政治经济政策而言,更容易解释,采用直译加注补充的方式既能保持中国的文化特色,又有利于受众理解。

外交类文化负载词并不多,中国的外交政策比较稳定,日译方式亦比较固定,很少出现某一年与其他年份不同的翻译版本。

科技类大多为专有名词,采用移植翻译为主,缩略语及新型词汇会加注补充说明。

语言类文化负载词的日译释义法是用的最多的。由于两国语言习惯的差异,除了一些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来源的成语,如“拦路虎”、“壮士断腕”,大部分中国的习语、俗语等日常表达光靠字面意思无法真正理解,进行释义翻译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其深层含义。

总体来说,六大类词中,移植/借用,移植加注补充的方式远远高于释义的方式,移植/借用,移植加注都属于让读者向源语靠近的翻译方式,释义属于向目的语靠近的方式,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主要采用的是异化策略,兼顾归化,异化策略中以移植、移植加注补充为主。部分缩略语的移植,在某些年份会以加注的方式翻译,但大多倾向于直接移植。文化负载词的直接移植,充分保留了中国本土文化特色,或将成为外事外宣翻译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孙致礼.中国文学的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

[3]蔡平.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J].中国翻译,2002

[4]修刚,米原千秋.中日政治文献同形词的翻译[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