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性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26
/ 2

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性探索

黄志

平阳县万全镇榆垟中心学校 浙江省温州市 325400

摘要:中考是对学生初中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性考试,也是使学生得以进入到适合自己的高中的重要途径,而数学则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考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教学的原则,提倡有意义的教学指导,而不是一味地通过给学生大量布置习题去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高效地展开初中阶段的数学复习活动,为学生的数学中考提供坚实的后盾,提高学生对考试的信心。

关键词:中考数学;复习;有效性

复习是教学的重要形式,中考复习是初中教育阶段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初中数学复习过程中,面对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学时间紧张、教师备课量大等客观问题,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理清教学思路,制定严密有序的复习引导计划,让学生可以得到较高的提升,从而使学生在面对中考数学时更有心理准备,提高复习工作的可靠性。以下将从中考数学复习的原则以及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策略去阐述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性,为数学中考复习提供一些建议。

一、中考数学复习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在中考数学复习的过程中,由于数学在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很多教师容易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一味地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在复习时对教师的依赖性十分强烈,难以形成独立自主的复习意识,在这样的复习指导下学生是很难获得扎实的学习成果的,最终导致复习效率低的情况。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复习环节,教师也应当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上,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和复习计划,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因材施教原则。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尤其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分层,这个时候再一直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大部分、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太简单等情况。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和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初中数学教师在展开中考复习工作时要重视起因材施教原则的落实,结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去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促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

循序渐进原则。数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考数学复习工作非常的紧张,因此,很多教师会出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考虑,一味地采取高难度的教学,却忽视了学生的基础,导致学生在一开始很难快速地过渡到中考数学复习状态中来,对基础的把握也不够准确,从而造成了高投入低回报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抓好学生的基础,有序地展开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工作。

二、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策略

1.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

初中数学教师要保持正确的教育观念,绝不能被应试教育观念带来的功利心理所干扰,在提高学生考试能力的同时,更要看重学生在综合素质上的提高。中考数学复习是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时机,学生的自主参与也能够推动复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比如,复习“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节的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中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也越来越重视,在应用题的设计上也越来越多样化,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解题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能够快速从问题中提取信息并处理信息,因此,在本章节的复习中,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学生展开内部讨论,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并且设置一些特殊的情景,结合解三角形的知识去设计一些问题,并且将每两个小组再编成互助小组,相互之间交换问题,完成设计活动。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丰富的学习经验,在解题上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展开站在提出问题的角度上去思考学到的内容,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2.加强思维导图的应用

中考数学复习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并且复杂,而学生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快速地掌握基础知识、找到解题的有效方法,是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面对复习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去展开教学活动。思维导图是一种展示思维运作过程的图示工具,思维导图的特点是清晰、简单以及具有明确的中心,适合学生用来梳理基础的知识结构。

比如,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内容。为了让学生快速地回忆起学到的内容,并且认识到自己在知识上的空白,我首先带领学生简单地复习了基本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记忆去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放下教材,只依靠学生的记忆。在学生制作完了思维导图之后,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可以回忆起关于直线与圆的几种位置关系等基本的内容,但是在定理以及应用等方面却很难回忆起来,接下来我再让学生拿起教材,结合思维导图进行查漏补缺,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基础知识复习计划。

3.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在中考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巩固,不能够因为复习时间紧迫就一味地“向前赶”,导致学生出现记忆效率低下的情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反思,从而使反思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着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比如,复习“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节内容。在复习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经常提醒学生在做完给出的例题之后,尝试对例题进行总结分析,找出涉及到的各种题型,并且按类型地梳理在错题本上。本章节涉及到的题型比较多,包含已知两边求角,给出两角求边,或者是与其它的几何内容联系在一起并加以转化解决的问题。这样,让学生结合做过的题目去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使学生时刻掌握还需要学习什么、在学习上还存在哪些漏洞,从而提高复习的效果。

4.落实分层教学理念

初三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分层,为了保证学生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应当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进行分层,给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复习指导计划,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在展开分层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分层并不是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产生的变化,适当地调整学生的层次,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不断的挖掘。

在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等多个方面进行分层,确保各个层次的教学都是有针对性的,而不是只有形式。学生分层要考虑的方面比较多,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掌握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并且适当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接受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在分层复习指导中的参与程度。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也要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进步情况、学生现有能力等多个角度去分析,从而为学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过渡的年龄阶段,学生会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认知方式逐渐转变为以逻辑思维为主导的认知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育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而考试则是检验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有效手段。面对数学中考,教师应当保持客观的心态,了解复习面对的实际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制定有效的复习工作计划,提高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性,使学生可以顺利地度过中考。

[1]杨波.做实做细 稳中求进,变花变样 追求高效——谈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策略[J].学周刊,2020(01):80.

[2]王礼彬.初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课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147-148.

[3]孙德钦.中考考前数学复习策略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9(2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