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探析

刘旭

新疆伊宁市第十九小学 835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信息技术呈现飞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越来越多人关注起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其作为夯实学生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信息技术实践基础的关键所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给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向和新要求,强调了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点,鉴于此,本文从几方面出发探析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现阶段,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要从学生成为时代需求人才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入手,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转变教学观念,合理设计与安排教学活动,令课程教学目标时刻与时代发展接轨。可见,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把握学生兴趣与需要,激发学生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思考探究信息技术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实践解决问题的必备思想意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过程中,应避免从个人主观想法出发设计教学内容,而是要牢牢把握学生的兴趣与学习需求,以此为教学依据,保证教学内容可以成为学生获取学习动机的来源,达到激发学生信息意识的目的,有了学习动机与信息意识的驱动,学生自然从表面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深度探究式学习,为学生各方面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根基[1]

例如,在《计算机的组成》这节课上,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计算机由哪些构件组成,而是在讲台上放置了一台计算机模型(可拆卸),让学生依次走上讲台看一看、拆一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相对于教材上文字介绍和教师语言介绍而言,小学生对实物的观察与拆组兴趣更加浓厚,实物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需求,学生在实际用眼观察、用手拆组、用脑思考中自然而然收集整理了“计算机的组成”信息,形成了良好的信息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归纳总结出了 计算机由鼠标、主机、显示器、音箱、键盘等硬件组成。这时教师导入教材教学内容,学生理解起来非常轻松,且记忆效果更好,能够结合自己在实物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信息意识与知识,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

  1.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树立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社会兴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必备精神与能力,基于核心素养教育下的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强调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在此要求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不例外,要加大对学生现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关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彼此间个体差异,进而在差异中找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人值得学习的地方,更清晰、客观认识自己,发挥聪明才智不断提升自己,将这种想法付诸于实践行动,持续增强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例如,在《使用艺术字》这节课上,教师根据学生当前的学情科学划分了合作学习活动小组,布置了一起完成“小组Word艺术字创新设计”的任务,将合作学习与任务驱动结合到一起,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小组成员在交流任务问题时,发现有成员对艺术字插入的创新想法很好;有成员对艺术字位置和大小的改变有独到见解;有成员对艺术字填色方式有异议;有成员对艺术字的形状提出了优化建议。组员们各抒己见,帮助彼此走出了个人思维定势局限,促进了信息技术思维多元化发展,给“使用艺术字”的创新设计、创新实践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经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自己和彼此有了更加深入了解,在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中互相帮助,成为了学习共同体,一起进步发展。

  1. 有效渗透信息文化,增强社会责任与文化精神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社会进入了信息大爆炸时代,网络环境中充满的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各种信息,一旦小学生在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时期受不良网络信息侵蚀,那么个人思想道德观念、政治立场、行为习惯将会受到极大负面影响。对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敲响心中警钟,增强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和使用中的社会责任感、文化精神培养,在课堂上有效渗透信息文化,让学生可以辩证看待网络世界中的信心,理解信息技术文化,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学习、生活,坚决抵制不良网络文化与信息文化,更好的保护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

例如,在《防治计算机病毒》这节课上,教师采取了案例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近年来黑客、计算机病毒侵入个人、企业计算机系统窃取隐私信息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真实事件,学生观看后加大了对计算机病毒防治的重视程度,纷纷要求教师多传授一些计算机病毒的表现与危害;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教师与时俱进向学生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几种计算机病毒,让学生接触和学习到了教材以外的计算机病毒知识,渗透德育教育和信息文化,令学生将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计算机病毒防治实践与净化网络环境、打击不法分子联系到一起,把做合格的网络公民、维护网络安全视为己任。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方法,采取有助于塑造和发展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行策略,顺应社会进步需要,结合信息技术目前的发展趋势,加大对学生信息意识、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文化精神等方面核心素养的培育力度,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钟海峰.信息素养,意识先行 ——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信息意识的培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8(13):54-56.

[2] 封丹丹.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21(7):51.

[3] 李翔.针对新时期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7(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