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1

立德树人

曹延明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 116023

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在何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并作出解答。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作为教师,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和使命。教书育人——育人是关键,育人——立德是关键。要想受教育者立德,教育者首先要立德。在我们还是师范专业大学生的时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就天天看着,深深印在脑海里。“学高”可以“传道、授业、解惑”,“身正”即为德之根本。教育讲求言传身教,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对象来说,施教者的“身教”要重与“言传”。正像一则公益广告讲的,孩子是有样学样的。所以只有施教者先“立德”,才能使被教育者“树人”。

下面就具体说说自己粗浅的几点认识。

  1. 教师应该有高尚的情操、优秀的人格修养。

教师的形象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们的眼中,教师也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榜样。甚至在部分学生眼中,教师几乎就是“神”一样的存在。那么教师是否应该更加注重维护自身这种高大形象?一个人的仪表、着装都代表这个人的品味。一个人的语言、神态都透露出这个人的修养。教师的行为习惯在举手投足之间就把很多信息“透露”给了学生,学生在“接收”到信息之后自然会给出相应的反馈。懒惰的老师怎样去要求学生们勤奋呢?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行为习惯、人格修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给身边的孩子们做出优秀的示范,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润物无声地起到育人的作用。

  1. 教师应该传达给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人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大人给他画上什么就是什么。”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孩子们逐步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正是“小树”成长过程中需要“扶助长直”的阶段。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要让学生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要让孩子有能力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了事情要孩子们都参与讨论、分析,对事不对人的发表看法和意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和评价。让孩子们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他助认识、群体教育,达成群体普遍认可的是非观。以共识为基础,逐步使孩子们建立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以期建立正确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让学生树立小目标和较长远的目标。人生需要规划,学生还不明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教师就需要指导。从小目标入手,一天的小目标、一个星期的小目标、一个月的小目标……直至孩子们能够建立自己人生的大目标。

三、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公平公正的对待学生。

大家都喜欢聪明的孩子、听话的孩子、乖巧的孩子,那么不聪明的孩子、不听话的孩子、不乖巧的孩子怎么办?在这里我不想用“心中要有大爱”这样空洞的语言方式去解决问题。人与人必然是有差异的,学生更是这样。我们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正视和尊重学生的差异并不是一定要区别对待。在教育教学方面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才是对所有学生的最大尊重。

教师对待学生不能有亲疏远近,孩子们很敏感的,他们一下子就能够感受到。教师对待学生家长也要一视同仁并且要君子之交淡如水,教师与家长交往的过于亲密,必然会对教师、家长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学生莫名的被照顾、被关注、被爱护,只会让孩子心里产生莫名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对孩子只会有负面影响不会有正面的。

  1. 教师要甘于清贫、乐于奉献。

我的一位同事说“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我认为这句话说的很对。教师的内心就应该清如水、明如镜。我认为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是与教师的追求背道而驰的。教师要有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遵守法律法规是师德的底线。个别教师收受学生、家长的礼金、财物,甚至跟学生、家长索要礼金、财物,这无异于敲诈勒索!这是犯罪!相信这只是少数教师、极少数教师的行为,大多数教师还是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

在当今社会重视教育的同时,师德话题、师德事件也都是热门话题、热门事件。相信通过教育界同行们的努力,我们一定可以“立德树人”——立起师德,树起教育人。我们也一定可以“立德树人”——立起学生心中的普世之德,树起祖国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