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核心素养萌芽,激发数学深度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培养核心素养萌芽,激发数学深度学习

邵文迪

威海市温泉学校 山东威海 264200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方向标,引领着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面对初入课堂的孩子们,如何在给他们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核心素养的萌芽培养?我们教研组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尝试。

一、立足课堂,发现问题

一年级的课堂是习惯养成的关键,一开始老师的关注点往往都在于学生的坐姿、站姿、握笔姿势、书写情况等这些方面。当这些基本的习惯养成之后,我们立足于数学课堂,从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和质疑的能力等方面,观察、发现、对比、揣摩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归纳:

60373790becba_html_4aed95e02d12f356.gif

1.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对于数学信息的提炼抓不到重点,数学意识薄弱。

2.对于做题大多浮在表面,对于深层的“算理”理解不够。

3.没有形成初步的“建模”思想,做题方法较为单一。

4.对于数学的实用性体验不够,知识与生活脱节。








出现上面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学生的年龄特点造成的,也与教师课堂上的关注与培养密切相关,教师课上往往注重的是知识性的传授,而忽略了方法的指导、思维品格的培养,学生经历的是“浅层学习”。

二、集体研讨,对症下药

图片 3 发现问题所在,就可以“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师上课的模式,结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教研组集体研讨,分析问题、寻找原因,加以调整和改进。我们主要从“数感和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这几方面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课上回答问题、表达观点的积极性。一个有趣的教学环节,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参与感,青岛版的教材中,每单元信息窗的设计其实都带有“故事性”,利用这一特点,发挥一年级小学生“讲故事”的特长,将有趣的故事和“数学信息”完美结合,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帮助他们提炼数学信息,抓住关键问题。

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这四大核心素养与“数与代数”这一领域密切相关,而一年级最先接触的就是数,学生从数的认识到数的运算,都是一个培养数感和运算能力的过程。对于符号意识的培养,低年级还未接触到用字母表示数,但是在加法运算中,学生对于“4+5=9,5+4=9,4+5=5+4”这样的规律并不陌生,知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它们的和是不变的。”如何用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一规律,学生经过归纳推理的过程可以想到“△+○=○+△”,其中△和○表示的是任意数,这为之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打下了基础。

三、同研同磨,细化操作

通过学习交流,教研组一致认为,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大处着眼”,要有一种大思想、大理念,充分发挥课堂中学生是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必须从“细节入手”,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为高年级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

数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标准(2011版)》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案例一】一年级上册从刚开始的数数,到1-10各数的认识,通常都是从具体的数量引入,再抽象出数。像1条鱼、2只狗、3支铅笔这样具体的数量,学生可以看得到这些数量,能一个一个地数出来,进而可以抽象出1、2、3这些数。像这样把数量和数建立起联系,就是形成数感的开始。再往后学习更大的数,以至于高年级学习分数、小数、百分数时,都需要像这样建立数感。学生建立起了数感,反过来也有助于学生运用数来表达和解决问题,用数来表示数量。例如:在学习《简单的重叠问题》中,“小明从前面数排第4,他后面还有3个人,一共多少人排队?”学生要理解4和3所代表的数量,明确哪一个是包含小明,哪一个不包含,才能正确地列式解决问题。

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情景,进行数学分析,寻求数学解决。只有这样的数学才有无限的生命力,并逐渐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加强思维训练,提高推理能力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课程和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推理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

【案例二】在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先通过“10加几”的口算,让学生发现“十加几就等于十几”的简单规律,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9加几时,为了方便计算,可以先分一个1给9,凑成10,剩下的再与10相加,得出结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凑十法”。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找到“困难所在”,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想到如何解决问题。

学习了“9加几”之后,后面的“8加几”、“7加几”等,教师就可以放手课堂,将课堂交给这些一年级的小学生们,让他们自己提问题、讲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8加几、7加几”的计算方法,在探究数学方法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

(三)领悟运算算理,提高运算能力

《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对于运算能力,正确地进行运算和理解算理是关键。

【案例三】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要想计算“15-8”,如何让学生理解“15-8”与“10-8=2,2+5=7”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解算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运算能力的培养。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感,这就是之前学习过的数位,明确15的十位上是1,表示10,所以用10-8=2,再加上个位上的5,即2+5=7。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提出“因为8+7=15,所以15-8=7”,这其实也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利用之前学习过的进位加法,推理出退位减法的结果,教师对于学生这种思考方式应给予肯定与赞扬。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要培养他们“刨根问底”的精神,不要一味地寻求“捷径”,数学中的捷径和简便算法,都是建立在充分地理解算理、熟练地掌握算法的基础之上,所以这个基础很重要。一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不够精炼准确,但是我们教师能从他们不完美的描述中知道他们是否是真正的理解,再一步步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想法用最精简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模型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不仅可以为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提供桥梁,而且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并解决问题。

【案例四】一年级最先接触到的模型就是最简单的一维几何模型,在“青蛙跳格子”的题目中常常出现,一条直线,标上了原点、单位、方向,其实这就是一条数轴。虽然学生对于“数轴”的概念理解起来过于抽象,但是结合“青蛙跳格子”的情景,学生可以掌握往右(也就是数轴的正方向),数值会越来越大,往左(数轴的负方向),数值会越来与小,进而理解向右移动要用加法,向左移动要用减法,为以后学习数轴、直角坐标系这样的空间位置模型奠定了基础。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幸的是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虽然他们的各种能力素养几乎都是“零起点”,但是我们教师的意识已经具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方式和方法上,我们在不断地剖析自己、诊断课堂,在这个不断摸索和前进的过程中,让核心素养的萌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