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推理过程 培育高阶思维——以《鸡兔同笼》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亲历推理过程 培育高阶思维——以《鸡兔同笼》教学为例

沈健

绍兴市上虞区道墟街道中心小学 浙江绍兴市 312368

论文摘要

“推理能力”是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学习的十个核心词之一。推理的理性精神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决定了其在数学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其核心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才能解决。

关键词】推理能力 问题解决 高阶思维

随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推理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新的判断(结论)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推理的本质功能在于推出新结论、生成新知识。可以说,没有推理,就没有今天的数学,没有推理,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前不久,有幸观看了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沈百军老师关于《鸡兔同笼》的课堂展示,感触颇深。下面,笔者就以《鸡兔同笼》一课为例,谈谈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推理过程,积累推理经验,从而促进思维发展。

  1. 在猜想中激发推理的需求

数学猜想是以一定的数学事实为根据,包含着以数学事实作为基础的可贵的想象成分。一方面,儿童天生敢想、敢说,喜欢问问题,这是有利于数学猜想的心理优势;另一方面,儿童思维的抽象性、逻辑性处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也会随心所欲,脱离数学事实提出想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经历猜想的活动过程,以激起学生更大的求知欲望。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鸡兔同笼”的问题,(课件出示:鸡兔同笼)看到这个课题,你觉得我们要研究些什么呢?(学生七嘴八舌谈自己的想法)

师:现在鸡和兔一共有5只,脚有14只,请你猜一猜,鸡有几只?兔有几只?

生1:我猜鸡有3只,兔有2只,因为每只鸡有两只脚,2×3=6只脚,每只兔有4只脚,4×2=8只脚,6+8=14只脚。

生2:老师,我是一次一次凑出来的,也是鸡有3只,兔有2只。

师:你们都很会动脑筋,鸡兔同笼问题乃是一道千年名题,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你看得懂吗?

生1:告诉我们鸡和兔一共有35只,脚有94只。

生2:问我们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待学生理解了以后,课件出示)笼子里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师:大胆猜一猜,鸡有几只?兔有几只?(全班有4位同学利用课外辅导班里学的方法计算出了结果,但说不清这样列式的理由)

在第一次猜测中,由于数据比较小,学生可以凑出答案再运用演绎推理去证明结论是正确的,可是随着数据的增大,学生已经无法在短时间内去凑出来了。笔者认为,这种猜测是学生最“朴素”的想法,虽然效率低,不具有普遍性,但是这样的经历可以有效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也为后面画图法、假设法、列表法等打基础。

猜想,是对研究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 分析、类比、归纳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的符合情理的推测性想象。提出数学猜想是发展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基础。发展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提出数学猜想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归纳、类比等多种方法,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地提出合乎规律的猜想,并在此基础上学会修正和检验猜想,对猜想作 进一步研究、探讨、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1. 在画图中享受推理的结论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相对于演绎推理来说,合情推理需更多地依靠直观形象与感性经验。而画图,正好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出头与脚的数量分配,为学生利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做好知识铺垫。

【片段二】

师:现在让我们把数据变小一些,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只,脚有26只,问鸡和兔各有几只?

生1:我是用凑的办法得出鸡有3只,兔有5只。

师:老师也给自己的学生上过这节课,有个同学是用画图的办法来想的。(老师在黑板上边画边说)先画8个图圈表示8个头,再在每个圆圈下面画两条脚,8个圆圈只用了16只脚,还多出10只脚,再把10只脚补上去,每个圆圈只能补两条腿了,所以补了5只,这5只就是兔子了,另外3只就是鸡了。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你也能在白纸上画一画吗?并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师:现在如果有9个头,26只脚了呢,请画图表示一下。如果头有11个,脚有30只呢?(全班同学基本都能很快画完)

师:你觉得这方法怎样?

生:这个方法好,快速,简单。

师:同学们,刚才的那题“头有35只,脚有94只”,你能独立解决了吗?(这时,除了一小部分同学还在画图,大部分学生已经抛开画图,在列式计算了)

沈老师连续安排了三次画图,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经历合情推理的过程:总脚数的差里面有几个2(鸡和兔的脚数差),就要把几只鸡调整成兔。有了这样的感悟,使学生在直观欣赏推理得出结论的同时,对假设法的探究就会水到渠成,对假设法的本质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1. 在假设中积累推理的经验

如果引导学生直观“看”,还只是停留在形象思维上,那么,启发学生说理,就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最主要的手段与基本途径了。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与语言发展的关系密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变得清晰而有条理。发展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就要提高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的能力。实际上,课改以来的小学数学早就引进了所谓“奥数”的内容,如二年级的《推理》、三年级的《等量代换》、四年级的《鸡兔同笼》等,目的在于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片段三】

(接上题)

师:同学们,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用画图的办法来做的……

生2:我是列算式的,假设35只都是鸡,那么就有35×2=70(只)脚,比94只脚多了24只脚,也就是94—70=24(只),再把多出来的24只脚除以2,24÷2=12(只),这12只就是兔的只数了,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

师追问:除以2是什么意思?24÷2=12(只)也就是我们画图当中的哪一部分?

生3:因为每只兔比每只鸡多两只脚,也就是把多出来的脚再两只两只地补画上去。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假设都是鸡,那么多出来的脚就是兔的脚了。

生4:我还想到了先用94÷2=47(只),再用47—35=12(只),就是让鸡和兔都抬起一半的脚,那么多出来的12只脚其实就是兔子的,每只兔子多1只脚,多12只脚就是12只兔子了。(学生的思路更宽了)

“数学推理是一种习惯,像其他所有习惯一样,必须在多种情况下经常运用才能发展。”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不同于一般知识与技能的获得,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推理能力往往不是教师“教会”的,更多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这种“悟”只有在数学活动中才能发生。由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材料,努力给学生提供探究与交流的空间,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以促进学生的推理能力在“探究、猜想、交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发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之——推理能力(上、下)》 发表于《小学数学教师》 2014第7.8.9期 曹培英